小学语文作文课(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中,不少人最感到头痛的就是作文课。“作文作文,难煞人”几乎成了相当数量同学的口头禅。而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这种快速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审题是关键。

  因为命题作文,题目是由别人出的,而不是作文的人自选自定的,这就有一个做文章的人领会出题目的人的意图问题。所以我们在作文之前,必须要先审题。那么如何来审题呢?许多教师都按规定模式来指导学生,那就是一要确定一下文章的形式,即用什么体裁来写;二要判断一下选材范围;三要定下一个切题的主题思想。以上审题方式有它的优点,但所规定的范围太广,使学生产生一种摸不着头绪的感觉。我在实际中总结出了一下几种快速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1、从分析题目语言结构中找选材范围。作文题目一般是由一个词组或一个或几个词构成。这就要分析一下他们的语法关系,是偏正结构还是动宾结构等。一般规律来讲,主语部分是确定人称或主人公的,而谓语部分的动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如《我跟爷爷学编织》,“我”是说要用第一人称写,写“我”的故事,“学编织”是中心,“跟爷爷”是范围限制,你就不能写成跟别人学编织。

  2、从关键词语中找写重点。有些题目中心词不一定是写作重点,而修辞词、限制词却是文章的重点。如《我家的顽皮的小花猫》,就要重点写小花猫如何“顽皮”,而不要大写特写顽皮以外的事。还如《难忘的一件事》,就要写出难忘之处,否则就是不扣题。

  3、从题外找主题。有的作文题目只有一个词。如《国旗》《大地》《青松》等。这样的作文题重点在于写好它本身及它的象征意义。因此审题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写《青松》,可以联想到那些不屈不挠的革命志士。如写《国旗》,可将爱国旗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融为一体。

  4、把大题目化小。大多数命题作文为了照顾到不同人的不同情况,往往题目出的大一些。但作文的人在审题时不可就题构思,而应当尽可能将大题目化小,必要时还可以加个副标题限制。如写《记一件有趣的事》这个题目就比较大,选题范围也很广。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根据自己的经历将这个“事”字限制一下。如写“我和弟弟捉鱼”等,这样一限制,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二、主题要明确、集中。

  所谓“主题”,那就是文章的核心。比如一个桃子,主题就如桃子里面的“核”。当看到一个题目时,如何来确定主题,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围绕题目来展开联想。特别要注意题目中出现的一些限制词。这样在认真分析限制词,从限制词找突破口的基础上,作文者脑海中的主题才能明确集中,很快进入意境,并展开丰富的联想,才有内容可写。

   三、结构要合理。

  文章的结构也是一个重点。主题明确了,结构也要合理。如果一篇文章不注意结构的话,即使主题再明确,那它也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文章的主题了。我认为一篇文章要结构合情合理,那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1、“凤头”。所谓“凤头”,就是文章的开头要入题。文章的`开头要简短,用一两句话点出要写的内容,使作文者尽快进入意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也可以用总括式、倒叙式、追忆式、抒情式、引文式,还可以用先声后人式等方式来开头。

  2、“猪肚”。所谓“猪肚”,是指文章的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丰富。当我们做文章时,文章的内容要紧紧地围绕主题,尽量使内容写得更具体、详细、生动,使主题得到有力的发挥。文章内容才会生动形象。

  3、“豹尾”。我认为文章的结尾应该尽量做到简短有力,前后呼应。这就是所谓的“豹尾”。这样可以达到一拢千斤的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

  总之,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是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肯动脑、肯学习,在作文实践中又能灵活机动,从实际出发,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是不难掌握的。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作文课

一、自读、自改:1、读.教师要围绕本次习作的训练要求,提出本次习作修改的建议,让学生当自己的第一读者.自由朗读,对那些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让学生在自读中进行自主修改.2、看,重点是否突出,主题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该详写的要大加渲染,该略写的要惜墨如金.3、想,文章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语言特色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只有把这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自己的意思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个性才能得到表露,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在自读自改这个环节,老师要交给学生必要的修改符号和修改方法.例如低段教师用统一规范的符号为学生批改句、段练习,给学生做示范.到了四年级上册又交给学生的增加号、删减号、和圈去错别字的符号.四年级下册又交给学生练习删减段落、调整段落顺序.关于修改符号,教学时要注意应统一,全班人统一,每个人自己前后统一.还要注意根据年段特点提高要求,做到循序渐进.
二、互读、互改1、读同学的佳作片段,欣赏同学的佳作.在老师对学生的习作了解的基础上,选优秀的片段、习作,大家欣赏学习.评评他们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能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行评议,提高学生的习作欣赏水平.2.再把自己的习作和同桌或小组内交换,照老师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对同学的习作进行修改,教师巡回指导答疑.3.写出自己对同学的表扬和建议.(也就是写评语)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认真观察生活,选一个像修鞋姑娘这样真诚的人,写一写.就要求学生结合《修鞋姑娘》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表达人物的真诚.在初稿后要求学生修改:抓住有情有意有详有略进行自改互改自改.为习作写评语要求:(1).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看看有没有独到之处,写下自己的深刻印象.三、再读、再自改学生再次拿到自己的文章后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根据自己新的认识和别人给你提的建议进行删、增、调、改,润色加工,最后完成自己的本次习作.四、教师复查教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关注学生修改习作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对学生修改后的字、标点、好词、好句、评语,签同意观点,还可以指出不足,个别点评,提高学生的互改能力.互改作文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还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既可以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崔菊萍:如何上好小学语文作文课

第一招:勤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取自报刊书籍。可直接在报刊书籍上圈点画出对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报,可摘录,也可写读后感,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如蜜蜂酿蜜一样,首先采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小到身边的人和事;大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积累的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还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后让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于笔端,成为真实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强练笔。练笔,往往是从写日记开始。如果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轻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养兵千日——写日记,用兵一时——写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断酝酿——构思,寻找突破口——灵感,然后下笔成文。收集积累的材料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