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试探性攻打西夏时,仅用一支三千人的队伍,攻下3座城
发布时间: 2023-07-11

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兵团,其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悍?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公元1205年,也就是成吉思汗第二次称汗的前一年,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土地,他派出一支军队,开始试探性攻打西夏。

之所以是试探性攻打,是成吉思汗对攻打定居的文明国家,底气不足,没有任何取胜的把握。

在连年的战争中,成吉思汗虽然在草原上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将草原上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王朝消灭,但没有和任何有正式建制的王朝发生过冲突。

文明国家的武力如何?成吉思汗不清楚,他需要通过实战方式来详细了解。

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强大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成吉思汗仅用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就一连攻下西夏的3座城池,如同进入无人之境。

西夏能和辽、金、南宋平起平坐,说明其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可面对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没有抵抗力了呢?

西夏的管理模式,让成吉思汗找到了驾驭方法,最终导致西夏走向衰亡。

从人口的数量来看,西夏的人口大约有300万,由于采取全民皆兵的制度,能集结的军队大约50万,但其常备军的数量并不多,为六至七万之间。

可是,西夏的军队为何难以阻挡成吉思汗的三千蒙古骑兵呢?有以下原因:

一是西夏的精锐部队,主要集中在皇城。

西夏的常备军本就不多,其精锐部队并不在边境上守卫边疆,而是集中在皇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

展开全文

当时的西夏皇帝是李安全,这位靠谋朝篡位取得统治权的皇帝,极端缺乏安全感,很担心自己被人赶下龙椅,因此,西夏的主要兵力,是保护皇族的安全,并不是保护西夏的边疆。

二是西夏守卫城池的军队,战斗力薄弱。

西夏作为定居国家,主要的防御力量,是依靠坚固的城池,并不是城中的军队。

由于全民皆兵,西夏派驻在各个城池的军队,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承担守卫城池的重任。

另外,成吉思汗在派兵试探性攻打西夏时,西夏人已经在和平的生活环境中,生活太久了,突然遇到有人攻击的时候,通常是两种态度:一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突然有人来攻击?蒙古骑兵的行军速度很快,当西夏人在犹豫不决中,想方设法弄明白蒙古人的意图时,城池早已被攻破。

二是积极抵抗。这虽然能拖延蒙古人的进攻步伐,但也有致命弱点。按照西夏的规定,任何人要想调动、集结地方武装力量,都必须得到皇帝的同意。

兵贵神速,受到蒙古人攻击的城池,根本没有时间来给朝廷送信。

更为关键的一点,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团作战,有一个特别的方式,那就是在攻打一座城池的时候,往往会把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人屠杀干净,避免消息扩散。这样的方式,让蒙古人屠了一座城池后,下一座城池,根本不知情。

三是老百姓对西夏王朝的统治者不支持。

西夏朝廷由于宫廷不断发生内乱,导致朝野震动,派系林立,腐败严重,很多基层官员,鱼肉老百姓的事件时有发生。

老百姓得不到公平对待,又申诉无门的情况下,就会铤而走险,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

很多老百姓看到蒙古人来攻打西夏后,不仅漠不关心,甚至还会帮助蒙古人。

当时,蒙古人对攻打西夏的城池束手无策,可有些老百姓,竟然为蒙古人建造攻打城池用的云梯、投石器等,从而加速西夏城池的陷落。

正是以上原因,让成吉思汗在试探性攻打西夏时,仅仅用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就一连攻下3座城池。在这3座城池中,除了主动投降的一座城池没有被屠外,其余两座城池都被夷为平地,变成废墟。

正是这次试探性攻打,让成吉思汗找到了驾驭西夏统治者的方法,并不断带兵前往攻打,最终让西夏逐渐走向衰落,直到灭亡。

成吉思汗驾驭敌人的方法,在《成吉思汗:要驭天下,必先驭人》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订阅。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元史》《金史》(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