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孔子修订六经,留下《论语》,与之孔地位相同的苏格拉底没留下任何著作,为何研究他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孔子修订六经,留下《论语》,与之孔地位相同的苏格拉底没留下任何著作,为何研究他

孔子、苏格拉底,东西方思想的两个典型代表,各自影响东西方思想上千年。我们研究孔子儒家思想的同时,研究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西方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对人类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人类的智慧不分国界。

人类思想如水。水,汇流成河,百川入海。人的思想也是个流动,汇集,融会贯通的过程。对东西方智慧和思想都有所研究,会丰富思想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受孔子儒家思想影响较多的中国人,学习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东方思想的同时,学习西方思想很有必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西方新神学思想、西方哲学思想和现代科学思想的奠基人,是开山鼻祖,理应学习和研究。

思想是个独立的生命体。

思想与人类有着共生的关系。你看不到它的身体,但它具有出生,发展,成长,壮大的生命特征,它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它通过人类表达着它的存在。

如果把孔子所代表的东方儒家思想比喻成思想这个生命的一条腿的话,那么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西方哲学思想就可以说是思想这个生命的另一条腿。思想的生命从而可以行走。

思想有着思想进步的追求。

思想的追求,作用在人类,使得人类具有追求和探索精神。这种追求造就了人类。使人类成为地球这个星球上最有智慧的一种文明,人类不断探索和发现新大陆,思想随之逐渐进步。

中国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展现着儒释道法等东方思想的面貌,西方社会以苏格拉底的科学思想为代表,展现着神学、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西方思想的面貌。这两种面貌让思想面貌不断变化,变得美丽和面容姣好。

思想在不断寻找着它的生命真谛

思想在寻找真谛,于是不断催促人类,奴役人类,使得人类有了追求生命真谛的需求和动力。人类不断前行,走得匆忙,似乎忘记了人类是什么,不断被思想的躯壳所束缚。但人类不是思想的傀儡,不是奴隶。他们要不断努力,摆脱思想的奴役,不断找寻自我的真谛。

东方和西方的人类都在不断地与思想这个敌人进行着千百年的抗争,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战斗的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才能向着最终的胜利前进。

东方的战斗,打着孔子的大旗,形成了儒释道为代表的战斗力量。西方的战斗,打着苏格拉底的大旗,形成了神学、哲学、科学为代表的战斗力量。

声势浩大的队伍各自为战,与思想进行着激烈的搏杀。然而力量对比依然悬殊。战斗力被思想分割,节节肢解。东西合璧之路于是摆在了眼前,似乎是希望,战胜思想这个敌人的最大希望。

结束语:路漫漫,但人类最终会成为思想的主人

人类终究是最智慧的生命,奴役人类的思想最终会在人类的持续抗争中败下阵来。思想与人类博弈寻找真谛实际上仍是思想的意志。但人类终将豁然醒悟。识破这一阴谋,走出思想束缚的此岸,到达思想最终解放的彼岸。

研究苏格拉底思想,无所谓他是否亲手留下什么,他是西方思想体系的代表。研究他是为了研究整个西方思想,是东西方思想的融合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只是与思想战斗的序曲,新的战斗的大幕即将拉开,人类向思想解放进发的号角已经吹响。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同时期的吗

孔子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八)-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

苏格拉底是前470年-前399年

所以孔子跟苏格拉底大体上可以算同时代人

但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0多岁。

孔子与苏格拉底,谁的思想更高

孔子的思想代表着儒家至高境界,其学说己成为历朝历代国家的治国之本,在中国享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至现在其仁义道德核心思想仍在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颇具影响力。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西方哲学的典基者,因藐视传统宗教、引进道德善、智慧真的新神、腐化青年、反对民主等而被判处死刑,但其对欧洲文艺复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都强调道德和知识对思想改革的作用,但因背景不同,所以也存在很大差异性。

因此要比较两者的谁的思想更高,确实很难,但就影响力而言,个人认为孔子的思想影响更深远,而欧洲则是苏格拉底、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诸多哲学家、思想家共同努力才有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