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杨占海和他的中采农业开发有限公
发布时间: 2023-07-11

古人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大凡对人对事的认识需要时间,需要过程。而认识杨占海和他的甘肃中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同样如此。在甘肃古浪县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通过杨占海身后那串歪歪斜斜,却又坚实有力的脚印来认识他的初衷和志向,同时又通过他辉煌的业绩和远见,来认识他的魄力和他永不满足的个性。

三年前,36岁的杨占海靠超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眼光先后从广西炼油厂到武威市一家私立学校,然后辞职与他人创办甘肃中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被推上总经理的位置。在此期间,他用那遒劲的笔力,在素有“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之誉的古浪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书写着”天下红秃头,唯有古浪有“这十个大字。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遐迩。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片热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企业家,甘肃中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占海则是其中之一。

2006年,家住古浪县泗水镇的杨占海从兰州石化技术学院毕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广西一家炼油厂工作,由于离家远,加之杨占海又恋乡心切。2010年。杨占海又回到家乡,在武威市一家私立学校任教师。2017年,杨占海在其叔父丝路寒旱农业有限公司法人杨焕文的指点下,进入商海打拼。2021年在家乡泗水镇三坝村建起了一个占地30多亩的甘肃中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初期投资1200多万,公司主要经营以古浪特有的以红秃头为原料的手工挂面厂。

展开全文

红秃头小麦是中国濒临消失的小麦老品种,这是一种古老的品种,主要产自祁连山脉东端、河西走廊东部,海拔1800-2200米旱作雨养压砂田的春小麦,该小麦品种完全靠天雨水浇灌,靠天然肥沃的山地和充足的阳光成长,不施任何农药和化肥。产区主要分布在古浪县新堡乡、干城乡、裴家营镇、直滩镇、西靖镇,5个乡镇37个行政村,种植面积为8166.7公顷,总产量24500吨。该小麦具有抗干旱、耐瘠薄、抗倒伏、耐盐碱的特性,籽粒呈深红色或红褐色,具光泽,质硬饱满,胚乳呈乳白色,千粒重高等特点,其面粉劲道、麦香浓郁,是制作拉面的上乘原料。

红秃头小麦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小麦品质极优,筋度高韧性好,磨的面粉做的面食吃起来劲道爽滑麦香味十足,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被认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古浪红秃头小麦”相传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扯在手里千条线,下在锅里团团转,捞在碗里莲花瓣,吃进嘴里嚼不断”,这就是对“古浪红秃头小麦”拉面的赞歌。

从历史资料记载,从明朝开始有小麦种植,古浪县农民一直沿袭种植至今,“古浪红秃头小麦”是当地人民群众在粮食作物栽培生产过程中,经过长期筛选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种植历史长达600多年。

事实上,以红秃头为原料生产挂面,在古浪境内早已有之,而且参与的人很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之红秃头小麦产量低,加工挂面成本高,所以红秃头挂面一直无法形成规模走出去。

如何让红秃头挂面这个古浪的名片打出去,走向全国甚至全球。这无疑是杨占海和他叔父杨焕文创办甘肃中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初衷。

随后以“首督”为商标的红秃头手工拉面应用而生,投产后由于正逢疫情,不能开足马力生产,生产两个月便销售20吨,而且这些手工拉面全部销往北京和深圳,深受用户的好评。

眼下,该公司已于南方报业旗下的南方优品运营有限公司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届时,来自大西北古浪的红秃头手工拉面将会供不应求,而且价位极优。

谈起这些,杨占海兴奋异常。目前,他担心的就是产量,以他公司的生产能力,满负荷生产一天也只能达到1吨,一年也只能达到360吨,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下一步,就是如何扩大产能和整合县内的散户形成合力,将古浪红秃头手工拉面这个名优产品做大做强,走向全国甚至全球。

采访结束了,杨占海告诉记者,甘肃中采农业将是他事业的开端,也是公司董事长杨焕文对家乡的一份回报。杨焕文为甘肃中采农业设计了一种未来,也设计了一种生存姿态。作为执行者和经营者他将竭力带领甘肃中采农业走向更大的舞台,铸就辉煌的未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