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的“集团”二字,究竟该怎么理解?多兵种协同作战是重头
发布时间: 2023-07-11

集团军的“集团”二字,究竟该怎么理解?多兵种协同作战是重头戏

集团军的奥妙之处,全在于“集团”二字。倘若不能精准理解“集团”二字,也就无法理解集团军、军之间的区别。我军为了追求野战军的集团化、合成化、现代化,进行了数十年的努力。

▲我军某部演练(一)

直至2017年新一轮军改后,我军才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机械化、合成化、数字化。强军之路如此坎坷,可见“集团”二字背后暗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笔者以军史为主线,愿为大家抛砖引玉以解不惑。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兵团作战,统一全军番号和序列,将纵队改称军、师改称旅,从体制编制上实现了正规化。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精简整编工作,首先在东北野战军进行。

东北野战军以原有12个纵队为基础,组建了第38~49军,各军均下辖4个步兵师。1949年初,随着淮海、平津战役的结束,华野、中野、西野及华北军区野战军防东野例,进行了精简整编。但是,前述各大野战军与东野的精简整编相比,也存在有相当大的不同,笔者不做一一赘述。

展开全文

▲东北野战军旧照

建国初期,鉴于单一兵种无法应对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我军开始重视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建设。特别是为了提升师一级地面突击火力,增设了炮兵团、战车团。以第1军1师为例,于1952年增设炮兵团(后改称炮兵301团番号)、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第206团)。同期,其他军都进行了改装。

如此一来,步兵师不再下辖3个步兵团,而是实行“五团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军对野战军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统一了番号和序列。仍以第1师为例,炮兵301团改称炮兵团,坦克自行火炮第206团转隶坦克第11师。这是当时各野战军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军践行多兵种协同作战战术的又一大尝试。

1982年,中央军委进行新一轮的精简整编,减少了5个大军区级、8个兵团级、25个军级、189个师级单位和部门,累计裁减员额120万人。诸多精简整编措施中,提升野战军的合成化是一大重要举措。彼时,我军的野战军是由单一的步兵师组成的,炮兵师、坦克师等支援兵种,由军区统一调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军某部旧照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不足。为此,中央军委将军区直属的炮兵师、坦克师,划归野战军建制。与此同时,中央军委抽调北京军区第38军、沈阳军区第39军进行合成集团军的试点工作。

1983年12月,第38军112师率先由机摩步师改装为机步师。机步第112师辖内编有机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继承和发扬了摩步师的快速性,又兼顾轻、重、远、近各型火力。

▲原机步第112师臂章旧照

机步第112师与同期的兄弟部队相比,代表了我军后来的一大发展方向:装备了步战车、装甲车,以履带式推进为主。这是机械化的突出代表,解放了步兵的“脚底板”,行进方式、打击手段、火力搭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984年4月,第38军完成了合成集团军改编工作,成为我军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集团军。稍后不久,第39军也完成了合成化集团军改编。1985年6月,中央军委裁撤了11个野战军,并以保留下来的野战军为基础组建了24个合成集团军。

▲大军区时代的24个集团军

这24个合成集团军中,第38、39集团军先后改装为机械化集团军,其他的都是以摩托化为主的合成集团军。以原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为例,当时的编制如下所示:

军部及直属分队;

第127师(北方甲种摩步师);

第162师(北方甲种摩步师);

第160师(北方乙种摩步师);

炮兵旅;

坦克旅;

高炮旅。

由上可知,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集团”,多兵种协同作战无疑是重头戏。仅以步坦协同为例,第54集团军在军一级可以为摩步师调配坦克旅,而师一级也可以实现从容调配。摩步第127、162师辖内编有坦克团,可与步兵团协同作战。

▲原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某部演练旧照

但是,这不是我军集团军的终极模样。1998年~2003年,我军裁撤了6个集团军。期间,我军进行了以“师改旅”为主的体制编制调整,组建了一批摩步旅、机步旅,并将坦克师(旅)改建为装甲师(旅)。

进入新世纪,我军辖内的摩(机)步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旅级建制成为我军主流编制,编制人员越来越少,战斗力却越来越强。2017年新一轮军改中,我军将18个集团军打乱重组,组建了第71~83集团军,分属五大战区陆军。

▲2017年军改后重组的13个集团军

此次精简整编,集团军的模样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辖内编制大体为合成旅×6、工化旅、防空旅、勤务支援旅、陆航旅(空突旅)、炮兵旅、特战旅。

虽说现在的集团军在体制编制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相比迥然不同,可落实到“集团”二字上,多兵种协同作战是一以贯之的重头戏,且已发展创新为“联合制胜、立体攻防、全域作战”。

▲我军某部演练(二)

大家留心的话,也不难发现,一支合成营就能解决多兵种协同作战。别看合成营人数不及传统步兵团,可是其辖内涵盖了步兵、炮兵、装甲兵等陆军基本兵种,独当一面扛大梁当之无愧。

纵观我军集团军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强军路不易。时至今日,我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合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倘若你套用大军区时代的眼光,很难体会到新型陆军背景下的集团军有多么强悍。

—END—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