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现在像魏书生和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不多了?看到一些学校糊弄式的跑操,这样糊弄校园学生的体育,将来会是什么结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何感觉现在像魏书生和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不多了

像这样的老师并不少,而是很多很多,他们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老师的代表,许多许多的老师,他们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为祖国培养着一代一代的接班人,而魏书生、张桂梅正是他们这个群体的代表。

看到一些学校糊弄式的跑操,这样糊弄校园学生的体育,将来会是什么结果

要问我当年上高中最头疼的事儿是什么,绝对不是熬夜看书、做题,而是早上的跑操!
每天五点多宿舍楼的喇叭就开始放音乐,这是叫我起床下楼跑操。音乐一响赶紧爬起来速度快的能洗刷一下,速度慢的只能等跑早操回来洗刷。各班一通整队、点名然后开始依次跑一公里。
当时最为仇视的就是现在边上查人数的人,简直不要太潇洒!
跑操结束基本上就六点了,这点回宿舍换衣服、换鞋,对了,我们跑操还要求必须穿校服……所以完事儿后回宿舍该洗刷的洗刷还收拾的收拾(还会查宿舍的内务),然后去吃饭,六点半除了值日生之外,所有人都要坐在教室上早自习。

除此之外,高三的时候每天的下午都会被强迫到操场上运动运动,虽说是运动,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是待着书出去的,只有个别同学真的能去打打球什么的。

虽然讨厌,但是不得不承认,每天的除了下雨会取消的跑操(问题是下雨虽然跑操不跑了,但是音乐继续放……)的确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坚持三年的跑步的确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高二、高三之后大家都明白,各种副科被占、做不完的题已经让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的时间了,所以学校这种强制跑操的安排虽然“不得人心”,但是客观上却真的帮助了我们。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有良知的老师怒怼为什么,你怎么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与“课上不讲课下讲”堪称是睁着眼说瞎话的典范!是教育界最大的两个神言论,是对教育的不尊重,也是对全国教师的不尊重,这两句也是老师们最痛恨的两句话,宣扬这样言论的人是现代教育的罪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出自老教育家陈鹤琴,陈老是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主要面对的是小学的低年级学生!陈老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的激励自己,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一点是值得任何一个老师学习的!

本身是激励的一句话,现在却变成了教育界的一颗毒瘤,这句话之所以全国闻名,是因为另一位教育大家---魏书生。魏书生,教师出身,成绩优秀,擅长教“掐尖的”学生,就是把全校最好的学生给他教,他的成绩不错!他因为这些“成绩”而成为名人,然后把陈老的这句座右铭拿出来大肆宣扬,到处演讲,最后这句话全国闻名。各位可以百度一下魏书生,到处都是!

这就是魏书生,语文老师,自创了“六步学习法”,特别擅长演讲,在他的嘴里,处处都能体现出教育的智慧!他甚至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跑5000米做100个俯卧撑!他的学生都能完成。他把陈鹤琴先生的儿童教育观点推广到全国各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名言!对于儿童成立的理论要无限放大!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对不对先不谈,家长们愿意听,不是我的孩子不行,是老师们无能!领导们愿意听,终于找到了管理老师的金科玉律!而实际上,所有的人,无论是领导家长,还是魏书生本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不科学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前半句反应了教育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后半句反应了教师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那么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呢?有,而且有很多!

所有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力,有着不同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现在这些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有相同的老师教,用着相同的课本,听着相同的课,做着相同的练习,有的学生听一遍就能掌握并灵活运用,有的听三遍才能掌握,而有的听上十遍还是一头雾水,(这时课上不讲课下讲这句名言又来了),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老师们恨不得多讲,甚至早到教室,拖堂,占用音体美课,就是让孩子学的更多,怎么会课上不讲课下讲!有些学生就是魏书生来了也白搭,当然魏专家只擅长教本身就很好不用学都很好的学生,给他一个学困生班试试!

我认为领导要求老师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执业标准,去激励鞭策自己前进,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是一味的去夸大,不考虑现实情况,而把学生学不会的原因一律推给老师,是不对的!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么---没有抓不过的小偷,只有不会抓的警察!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这个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需要行家的指点,而不是外行的指指点点!教育需要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实干家,而不是几天一个神言论博人眼球的专家。关心教育,从让专家们远离教育开始,教育领域不需要专家,只需要默默无闻的实干家!

魏书生教出的学生怎么样

魏书生教出的学生又能如何?如果都很成功的话,早就全国一直推广了。赏识教育对残疾儿童等有缺陷的孩子确实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对正常的孩子几乎不起作用。就我自己经验来讲:棍棒底下出孝子才是真理。

赏识教育一出,全国轰传。每个地方的每个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的老师,对孩子都要认真地发现他的闪光点,甚至是做错的地方也要用和气的语气去说去讲去安慰。

其它我没有什么大的印象,我只知道,那时我刚毕业没有几年,还在乡下教学。高中学生学校都要求我们写评语的时候必须都写学生的优点,不能写学生的缺点。

你能想象到四十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评语要自己深思才能写出来的难度吗?

你看:每次见到你排队时昂首挺胸的样子,就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老师心里很高兴,因为那样的你很自信。(其实就是“做操认真”四个字罢了)

当时写这些评语的时间,心里是万分的压抑和反感。我不清楚其它的老师是如何做如何想的。总之对我来讲,是一种苦难和磨难。永无天日那一种。因为期末工作本来就多,原来可以很快完成的任务,多花了一个多星期才全部完成。

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孩子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残疾,智力稍弱,缺少关爱。那么赏识教育是一把非常好的钥匙。可以让孩子走出自卑的心里环境。从而在某一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所长,再找回自信,获得成功。

但是如果孩子全部都是正常的,赏识真的好吗?天天处在表扬中的孩子会迷失方向,孩子有事非观吗?根本不太会有的。比如,孩子他根本不会理解为什么父母不做作业,而他要做作业。孩子做作业不认真,不想做作业,不愿意做作业,你能如何办?

据我自己的经验,说教,赏识是真的没有用处的。你越表扬,你越赞赏,最后你会发现接下来孩子的作业根本不会做好了。然后孩子就开始不做作业了。

我孩子高一的时候还被我打过,为什么?玩手机。小时有没有被打过?当然有。不听话,不打如何办?反正,我是不信赏识能识出有作为的孩子的。中国的历史中,孩子的教育就没有一直表扬能够表扬出来的。

再者

1、现在的学生,那么多学科,不是一个老师能够教得出来的

别的学校我不太懂得哈。但是教学是抬桥子的工作。小学初中的这生我不说了。因为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