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川大教授宁可辞职也不教
发布时间: 2023-07-11

2009年高考,一名来自四川的考生,一时之间火遍了全国的各个角落。

其中原因,并非是他的分数有多么的高,他的答题有多么的完美。

而是因为,在语文考试中,他竟然用“甲骨文”写下了一篇800字篇幅的作文。

要知道,甲骨文的流传历史距今已经有3000年之久,普通人别说用来写文章了,就连认识甲骨文的都很少。

所以,这个对古文字极具造诣的少年,吸引来了诸多大学古文字专家的目光。其中不乏一些来自“985”名校的老师。

正当大家都以为这个少年将会在一个名师的手中发光发热,成为我国一个研究古文字的“新星”时,可这件事之后的发展却大大地出乎人们的意料。

“甲骨文少年”黄蛉

性格沉稳、爱好古怪的学生

在昆虫界,有一种昆虫,因其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一段颜色较浅,故被称作“黄蛉”。

由于黄蛉的身体比较小,但是其发出的鸣叫声又十分的清脆,一到夏天,在田野之间就会遍布这些清脆的鸣叫声,远远听去,就像是一场山村里面的大自然交响乐一样。

所以,黄蛉也被称之为“金色的小提琴手”。

而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就存在着许多黄蛉。

1989年,当地的一户黄姓农户家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儿,

在这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伴随着的,正是一阵又一阵的黄蛉的鸣叫声,为了纪念这一刻,他的父母就给孩子也取名叫做“黄蛉”。

本来,黄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长大以后,可以像是田野之间的“黄蛉”一样,活得自由自在,快快乐乐。

展开全文

黄蛉

但是,黄蛉的性格却并不与那些经常发出鸣叫声音的昆虫相似,而是显得十分沉稳和安静。

甚至在很多时候,黄蛉都不与其他的伙伴出去玩耍,而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家里,安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由于父母都前往外省打工,黄蛉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这让他显得更加“孤僻”了许多。

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又不喜欢与同学和朋友出去游玩,如果不找到一个自己的爱好,那么日子还是十分难熬的。

于是,黄蛉开始养成了一个看书的兴趣。

然而,与其他那些喜欢看小说和漫画的孩子不同,黄蛉喜欢看的,是同龄人毫无兴趣的古籍和佛经。

每当他在班里拿出这些书的时候,其他人总会嘲笑他是“故弄玄虚”,认为黄蛉只不过是在装模作样,根本看不懂这些知识,却要显示出自己很博学的样子。

图片来自网络

而面对着同学们的嘲讽,黄蛉也充耳不闻,只是自顾自地阅读着这些书籍,并从中感知到自己的乐趣。

到了初中以后,黄蛉对古典文学还有文言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每次语文考试,其他板块的知识点黄蛉掌握得都很一般,但是却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方面独具一格,经常是能做到满分。

这也逐渐让同学们对其刮目相看。

虽然自己的性格比较趋于安静,但是黄蛉还是有着一份热心肠。

每当身边的同学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黄蛉都会在这个时候第一时间跳出来,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度过难关。

这也让他在班里面有着很好的人缘。

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黄蛉在历史和古文的领域非常擅长,但是却从来不知道他能够读懂甲骨文。

甲骨文

其实,在最开始,黄蛉也没有接触过甲骨文,是在初中升高中的那个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读一篇中国古典文学的时候,黄蛉才第一次看到了文章中记载的甲骨文。

在黄蛉的眼里,这种来自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神秘文字,有着十分诱人的吸引力。

在他的眼中,甲骨文就像是一把可以参透中华文明的钥匙一样,只要将其掌握,随后就可以在几千年的文字演变历史之中任意畅游。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黄蛉就对甲骨文研究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随着研究的愈发深入,这种兴趣逐渐变成了一种痴迷。

不过,由于甲骨文的研究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十分深奥,所以在平日里的学习生活之中,黄蛉也从来没有找到自己的“同道中人”。

这也让他只能像一个“苦行僧”一样,独自钻研下去。

然而,在兴趣领域花费大量时间,势必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黄蛉平常将时间都用在了研究文言文和甲骨文之中,导致了许多功课都没有跟上进度。

所以,在2008年高三毕业之后,他的第一次高考以失败告终。

其实以黄蛉的高考成绩并非是无学可上,如果他想的话,读一个二本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对于成日里与书本打交道的黄玲来说,内心里有很大的“抱负”。

他想要进入到一个名校里面读汉语言文学,将来成为一个“现代才子”。

于是,在没有得到自己的理想成绩以后,黄蛉选择了复读这一条路。

而在“高四”这一年,他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一个“伯乐”。

图片来自网络

复读路上遇“知己”

在复读的这一年,黄蛉跟随着学弟们上课,所以换了一个语文老师。

他的新任语文老师名叫蒲体超,同样也是一个古文爱好者。

在某一次课间,蒲体超偶然间看见黄蛉正在拿着一本记载甲骨文的书籍读得津津有味,这顿时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这些东西你看得懂吗?”

面对着语文老师突如其来的质问,黄蛉显得也是十分平静。

他告诉蒲体超,这本书上的知识自己早就已经熟记于心,只是现在拿来打发时间。

听到黄蛉的话,蒲体超也是有些错愕。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古文爱好者,蒲体超对于甲骨文也是略有研究。

他知道这些上古时期的文字有多么的复杂,虽然有少部分象形文字可以根据形状来判断意思,但是大多数甲骨文根本毫无言语逻辑可言,学起来十分困难。

甲骨文

蒲体超觉得黄蛉是在吹牛,于是就决定考考他。

他将这本书拿起,然后随意翻了几页,挑出了其中的几个字让黄蛉辨别。

令蒲体超吃惊的是,黄蛉想都没想立刻就说出了这几个字的意思,还将这些字的简体写到了纸上。

随后,蒲体超又指出了一整个段落让黄蛉翻译,结果黄蛉思虑了一会,然后就将这段话的意思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

这让蒲体超很是惊讶。

在他的印象里,自己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将古文字研究得如此透彻。

蒲体超很是兴奋,于是立刻与黄蛉开始探讨起来。

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两个人经常在闲暇时间交流古文字和古典文学一类的知识。

两个人亦师亦友,经常相互分享自己对于古文字的一些见解,而蒲体超更是将家中所收藏的诸多资料都拿出来与黄蛉一同分享。

黄蛉与老师

在蒲体超的帮助下,黄蛉对于甲骨文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渐地,他甚至掌握了甲骨文的写作技巧,和笔画的运用。

到了几个月之后,他甚至可以完全用甲骨文来创作一篇文章了。

看到自己在甲骨文研究领域“小有所成”以后,黄蛉的心中也涌现了一个近乎于疯狂的想法。

一篇作文让自己声名大噪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晃眼,2009年的高考又到来了。

这一次,黄蛉对于自己能够考上心仪的学校仍然是不抱希望。

因为在考试之前的测试之中,他的成绩依然不怎么理想。

2009年6月7日,在踏进了考场以后,眼看在其他科目上发挥得都一般,黄蛉也决定将自己的那个疯狂想法进行兑现,那就是在语文试卷上用甲骨文来写作文。

于是,他提起笔来,用自己掌握的甲骨文,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800字的作文,随后连同试卷一起交了上去。

本以为,自己另辟蹊径可能会受到不错的成效,结果分数下来以后,黄蛉的这篇作文却仅仅得到了6分。

黄蛉的作文

这也标志着他这一次的高考又考砸了。

如果说前一年黄蛉还可以上一个二本院校,但这一次却很有可能因为这篇作文连本科线都过不了。

这让他有些失落。

这个时候西南财大天府学院表示可以招收他进入学校学习财经专业。

虽然不是自己心仪的专业,但是既然有学上,那也比重新复读要强。

然而,正当黄蛉要答应这个学校的录取要求时,他却得知了一个十分让人吃惊的消息。

原来,他的这篇作文被人发到了媒体平台,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2009年6月17日20时36分,国内著名的文字资料网站“国学数典”论坛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这篇帖子一经发出,立刻引来了全网的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甚至将他的这篇作文翻译成了白话文,结果发现,黄蛉的这篇文章根本不像是改卷组说的“跑题”,反而与作文要求的“熟悉”联系十分紧密。

于是,一时之间,这篇文章到底应该给多少分,成为了全国诸多学子和教育者的一个讨论热点。

就连黄蛉的老师蒲体超也公开为自己的学生站队,表示这篇文章至少应该得到48分以上。

除此之外,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