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爱妻离世,他捐尽家财,独自蜗居30年,唯一心愿是与妻合
发布时间: 2023-07-1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这有限的人生里什么才值得歌颂,值得怀念?是长生不老,还是功名利禄,亦或是其他?

其实,世间百态,每个人对“人生赢家”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若是定义在启功身上,那就是他娶了章宝琛。

1912年,雍正皇帝九世孙启功出生于北京的什锦花园胡同。虽为皇族后裔,但是在启功看来,他认为是“族而不皇”。因此,他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姓“爱新觉罗”的事实,坚持自称“姓启名功”。

其实,自他出生之后,这个曾经辉煌的已经慢慢败落了。启功刚满一周岁,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此后,他就跟随祖父毓隆生活。他的祖父毓隆并不简单,虽为皇族,却是靠自己考科举而步入仕途,曾担任典礼院学士。

可以说,祖父的为人与学识都给幼时的启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只可惜在启功10岁时,祖父也离他而去,只剩母亲克连珍和姑姑恒季华在照顾他。这个家变得岌岌可危,不仅欠下了债务,就连殡葬费也拿不出来。全家不得不搬出什锦花园胡同,靠卖书画赚钱。

尽管家道中落,但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的启功并没有因此堕落成颓废公子,反而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12岁时,启功考入了北京汇文小学。四年之后,他又升上了汇文中学,这所学校就是放在当代也是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

不过,启功并没能顺利完成学业。1931年,他被迫辍学。此后,启功就一边当补习老师,一边寻求一个稳定长久的工作。一来是为了继承祖父的职业,二来也是为了能够赚钱养家。

1932年,母亲为启功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位比他年长两岁的姑娘章宝琛。虽然启功心有不甘,但母亲坚定地说:“你父亲死的早,妈守着你很苦啊!你早结了婚,身边有个人,我也就放心啦。”

展开全文

向来孝顺的他只好答应母亲:“行啊!人,只要妈看着满意就行啦。”

婚后,章宝琛和启功之间说不上是如胶似漆,但也算得上是相敬如宾。刚结婚时,启功只是忙于结交朋友,常常在家里举办联谊会。

尽管朋友们每次都会坐在炕上聊到深夜还未离开,但是章宝琛从不会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她只是默默地为客人添茶倒水,从不插话。

可以说,启功娶了章宝琛之后,完全不用操心家中的大小事务。渐渐地,他也发现这位总爱身穿蓝布衣衫的女子竟是那么温柔贤惠。有时候启功还会发发脾气,可妻子一直都是在包容他。

当启功想到母亲曾提过的章宝琛的身世,他不免开始同情起她来。原来,章宝琛自幼丧母,从小就被后妈欺负,她只能与弟弟相依为命。

久而久之,启功也被章宝琛的善良打动,一开始对她的同情也逐渐变成了爱。启功的内心也慢慢平静下来,两人过上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和美夫妻生活。

图|启功与家人合影。从左至右:启功、章宝琛、启功母亲、启功姑姑

启功在辅仁中学担任国文教员期间,家里条件已经有所好转,却没想到,三年后他却被解聘了。为了维持家庭开支,启功只好在教学馆工作。

而章宝琛知道家中不富裕,却从来没有抱怨半句,一边对自己省吃俭用,一边精打细算地省下钱给启功买书画。

章宝琛的一举一动都被启功记在心里,他也并非不懂得照顾妻子。有一次,启功无意中发现章宝琛在缝补一个破了好几个洞的袜子。顿时,他就下定决心靠作画赚钱。

然而,等到真正作完画时,启功又碍于面子而不敢迈出大门去卖画了。对此,章宝琛果断地站了出来,她对启功说:“你只管作画,我上街去卖。”因为她能够理解启功作为男人的自尊心,于是主动承担起卖画的任务。

几年后,启功终于再次任教。可是这一次却让他和章宝琛有了间隙。由于启功经常带着女学生们去看展览,结果学校就传出一些关于启功和女学生的流言蜚语,说他在搞师生恋。

章宝琛很快就知道了此事,她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她始终因为没能给启功生孩子而感到愧疚,同时也对启功的人品深信不疑,根本不相信他会做出格的事。

章宝琛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选择默默地收拾行李回到了娘家。她以为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对启功的亏欠。

好在启功没有放弃,直接追到了章宝琛的娘家,请求妻子跟他回家。没想到岳父不让启功进门,最后他只能没日没夜地等妻子露面。

情急之下,启功不得已骗章宝琛说,生不出孩子是他的原因。章宝琛这才放心地跟他回家。

在夫妻同心的力量下,启功与章宝琛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启功的事业也是节节高升,1952年,他当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1957年,启功的母亲和姑姑相继病倒。照顾长辈的重担压在了章宝琛的身上。无论是端屎端尿,还是其他脏活累活,她从未有过怨言。即便有时候婆婆和姑姑会向她说一些重话,她也从不顶嘴。

当然,启功看到妻子的所作所为,也深受感动。有太多感激的话说不出口,他只好让章宝琛坐在椅子上,自己跪在地上,叫了她一声“姐姐”,并且给她磕了一个头,以表敬意。

1957年,启功受难而被停职。这突如其来的遭遇沉重地打击到了他。一开始,启功整日呆坐着,看得章宝琛十分担心。几个月后,启功竟然对她说:“如果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章宝琛听了他的话,死死地抱着他哭泣道:“如果你走了,我活着还有意思吗?”

后来,为了让启功重新振作起来,章宝琛想尽办法让他继续写作。并且鼓励启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没人给出版,但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就这样,启功逐渐在失意中缓过来。

说到底,还是真爱无敌。在那个危险的时期,章宝琛还不惜冒险保存启功的手稿。本来启功就不被允许写东西,但她还是替他把门放风。在手头紧的情况下,章宝琛就算是典卖珍贵首饰,也想让启功吃点好的。

也正因为章宝琛一直以来的无私付出,启功才能够一步一步地恢复过来。可惜的是,章宝琛已经为这个家做出了太多的牺牲,她日渐消瘦的身体终究还是倒下了。

启功为了照顾妻子,白天就请看护照料,到了晚上,他就坐在病床前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章宝琛,启功始终感到心如刀割。

让章宝琛唯一放心不下的还是没有孩子的问题。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躺在病床上还不忘叮嘱启功:“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再找个人照顾你。”

启功故作幽默地应到:“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再跟我?”

为此,两人还特意定下了赌约,启功问:“将来万一你输了赌债怎么还?”

章宝琛回答:“自信必赢,且不需债还钱!”

可现实是,两人的约定最终随着章宝琛的离世而结束。在妻子的坟前,启功久跪不起,痛斥道:“你跟着过上一天好日子,我应该多受些苦才对得起你。”

要说人间悲痛,莫过于两人一起熬过了苦难,却不能一起享福。

少了妻子的陪伴,就算拥有千万两黄金又如何。于是,启功将价值200多万元的书画和稿费统统捐了出去,只留下自己居住的小房子。

在小房子里,原本放着的是双人床。可因为总有人喜欢给启功介绍对象,介绍人还称,他既然睡双人床就是有意再娶。最后,启功果断地把双人床换成了单人床,以此来表示自己不再续娶的决心。

余下的30年里,启功沉浸在对章宝琛的思念里。挥泪写下《痛心篇二十首》,简短的几行字却是最让他放不下的回忆。

“结婚四十年,从来无吵闹。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条命。我饭美且精,你衣缝又补。我剩钱买书,你甘心吃苦。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你再待两年,咱们一处葬。”

由此可见,被爱了40年的启功又何尝不是爱妻子爱得入骨。

1979年,学校决定为启功加工资。但是都被他一口回绝了。自从章宝琛离开后,启功时常感叹:“我的老伴儿已经不在了。我们曾经有难同当,现在有福却不能同享,我的条件越好,心里越难过。”

他总觉得对妻子有亏欠,总要多吃点苦才对得起她。时间一长,连启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活成了章宝琛的模样。

2005年,在那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住了几十年的启功孤独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3岁。死前,他留下的唯一的心愿就是:“生同衾,死同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和宝琛合葬在一起。”

对于启功来说,章宝琛不在的30年实在是太漫长了。

在这一场看似不和谐的婚姻里,启功和章宝琛却是顶着风雨走了43年。即使两人没有孩子,也没有宽敞的房子,两人依旧是最初爱的模样。

事实证明,婚姻未必是爱情的坟墓,还可以是爱情的摇篮。即便是没有房子,没有孩子,也拆不散一对真心相爱的夫妻。

文|南惜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