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立夏和夏至,属于其中两个节
发布时间: 2023-07-11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立夏和夏至,属于其中两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夏和夏至便是其中第七和第十个节气。

立夏,表示春天完全结束,夏天开始了,因此又叫“春尽日”。

夏至之前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动。北半球温度越来越高。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夏至是北半球各地白天时间全年最长的一天。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冬至则相反,是白天最短的一天。

夏至白昼最长,却不一定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为此时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是盛夏的起点。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古人把这一年的时间,平均分成二十四份,就是二十四节气。

平均分成十二份,就是十二个月。

平均分成四份,就是四个季度。

因此,立夏表示春天结束夏天来了。夏至表示一年中白天的时间达到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高。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