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什么意思?“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前一句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要用我的血来 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

  1. 出自鲁迅诗作《自题小像》,原文是: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意思是:“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对自己向往、认同的道路和方向地坚定支持,和抒情人的“奋不顾身”“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态度。

  2.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 ,原名 周樟寿,后改为 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3.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 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 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前一句是什么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前一句是:寄意寒星荃不察。

  • 出处:该句出自鲁迅的《自题小像》。

  • 释义:

该句的意思是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 原文: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个时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冲破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日益显露,不断进行疯狂的侵略。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则不甘忍受凌辱和压迫,英勇的抗击八国联军,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901年,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这时革命党人以日本东京为活动中心,大力宣传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思想,爱国的留日学生纷纷响应,出版报纸、杂志、书籍,进行革命宣传,号召人民决不做“清政府刀头之饿鬼”,要充当“革命之骁将”。作者鲁迅在1902年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到日本。他一到日本,就积极投入到这一反清爱国革命活动。1903年,他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我以我血荐轩辕全诗解释是什么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自题小像》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作者:鲁迅、作品出处:《集外集拾遗》、创作年代:清末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白话译文:

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

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个时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冲破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日益显露,不断进行疯狂的侵略。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则不甘忍受凌辱和压迫,英勇的抗击八国联军,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901年,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这时革命党人以日本东京为活动中心,大力宣传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思想,爱国的留日学生纷纷响应,出版报纸、杂志、书籍,进行革命宣传,号召人民决不做“清政府刀头之饿鬼”,要充当“革命之骁将”。

作者鲁迅在1902年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到日本。他一到日本,就积极投入到这一反清爱国革命活动。1903年,他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

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