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黑暗料理之王“是什么食物?大家认为的黑暗料理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7

“全球黑暗料理之王“是什么食物

  “全球黑暗料理之王”是什么食物?
  蝌蚪五线谱 | 2015年02月11日阅读(115173)
  有很多外地人无法接受的食物,都被称作“黑暗料理”。比如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猪大肠和狗肉就是黑暗料理,在中国人看来,泰国的油炸蟑螂就是黑暗料理。可是,你能想到号称“全球黑暗料理”之王的食物是什么吗?这种食物,除了当地人,真的是让其他人都完全无法接受啊!
  这种食物出现在加拿大的北极圈内,名字叫基维亚克(Kiviak),是爱斯基摩人的食物。我们都知道爱斯基摩人是吃生肉的民族,因为北极地区植物太少,所以人们需要生肉中的维生素来补充营养(如果把肉弄熟了,维生素就会分解很多)。我们的基维亚克也是一种生肉。首先你要抓到一只大海豹(比人的个头还要大),不过我们可不是要吃海豹肉。然后再抓一种名叫Appaliarsuk的“海燕”——虽然被俗称为“海燕”,可是它却和隶属于鹱形目的海燕科亲缘关系并不近,而是鸥形目海雀科的一员。

  由于它和著名的海雀家族成员——冰岛国鸟等典型成员长相差别很多,反而与海燕模样相近,所以会被认为是海燕。可是真正的海燕都有两条管状的鼻腔,这可以说是它们家族的重要标志。Appaliarsuk的学名为侏儒海燕,是目前北极最接近企鹅的鸟类,不仅可以飞行,还能用双翅在海底游泳,最深可下潜50米。

  当制做基维亚克时,我们需要大概一百只侏儒海燕。因纽特人把刚刚杀死的鸟儿直接放入海豹的胃里,再缝合。缝合口还要涂上晒干的海豹油脂,以防止生虫。
  这个像手术一样的过程做完之后,并不能直接端上餐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把海豹埋在永久冻土层当中,让海豹的胃酸慢慢把海燕发酵。在阿拉斯加地区,通常这个过程要经过两三年。暖和的地方时间会短一些。
  两三年之后,如果你还能找到当初埋海豹的地方的话,就可以把它挖出来了。由于羽毛不会被发酵,所以我们还能看出海燕的形状。至于怎么吃嘛,食客可以掰掉海燕的尾巴,直接吸吮已经变成肉糊糊的内脏,或者将这些内脏如挤牙膏一般挤到烤肉上,据说口味非常刺激,好像“所有发酵物(醋?酱?酒?估计更接近臭豆腐)混合在一起的浓厚味道”。据说吃这些食物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一句话,这种食物,谁爱吃谁吃,反正我是不会吃的!
  为什么当地人会喜欢这种黑暗料理呢?只能推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自然选择,他们的身体经过一代代淘汰,活下来的成员已经适应了这种重口味的食物,所以我们这吃着新鲜食物长大的身体,恐怕就真的受不了这基维亚克了。

大家认为的黑暗料理有哪些

“全球黑暗料理之王”是什么食物?

这种食物出现在加拿大的北极圈内,名字叫基维亚克(Kiviak),是爱斯基摩人的食物。我们都知道爱斯基摩人是吃生肉的民族,因为北极地区植物太少,所以人们需要生肉中的维生素来补充营养(如果把肉弄熟了,维生素就会分解很多)。我们的基维亚克也是一种生肉。首先你要抓到一只大海豹(比人的个头还要大),不过我们可不是要吃海豹肉。然后再抓一种名叫Appaliarsuk的“海燕”——虽然被俗称为“海燕”,可是它却和隶属于鹱形目的海燕科亲缘关系并不近,而是鸥形目海雀科的一员。

由于它和著名的海雀家族成员——冰岛国鸟等典型成员长相差别很多,反而与海燕模样相近,所以会被认为是海燕。可是真正的海燕都有两条管状的鼻腔,这可以说是它们家族的重要标志。Appaliarsuk的学名为侏儒海燕,是目前北极最接近企鹅的鸟类,不仅可以飞行,还能用双翅在海底游泳,最深可下潜50米。

当制做基维亚克时,我们需要大概一百只侏儒海燕。因纽特人把刚刚杀死的鸟儿直接放入海豹的胃里,再缝合。缝合口还要涂上晒干的海豹油脂,以防止生虫。

这个像手术一样的过程做完之后,并不能直接端上餐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把海豹埋在永久冻土层当中,让海豹的胃酸慢慢把海燕发酵。在阿拉斯加地区,通常这个过程要经过两三年。暖和的地方时间会短一些。

两三年之后,如果你还能找到当初埋海豹的地方的话,就可以把它挖出来了。由于羽毛不会被发酵,所以我们还能看出海燕的形状。至于怎么吃嘛,食客可以掰掉海燕的尾巴,直接吸吮已经变成肉糊糊的内脏,或者将这些内脏如挤牙膏一般挤到烤肉上,据说口味非常刺激,好像“所有发酵物(醋?酱?酒?估计更接近臭豆腐)混合在一起的浓厚味道”。据说吃这些食物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一句话,这种食物,谁爱吃谁吃,反正我是不会吃的!

既然是黑暗料理,那么当地人为什么会喜欢这种食物呢?只能推测,经过长久以来的自然选择,他们的身体会经过一代代的淘汰,活下来的成员已经适应了这种口味的食物,所以没啥。对于我们来说,恐怕真的就很难接受这种名字叫基维亚克的食物了。

一辈子吃生肉的爱斯基摩人,为何能突破人类极限

在过去的几百年,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前所未有的激进,而海洋是无数勇敢者最喜欢挑战的地方,但是有一种疾病却是航海时代的噩梦——那就是坏血病!

无数水手和探险家的梦想被坏血病夺走,把坏血病称作“海上凶神”一点不为过。

直到18世纪,一位名叫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的外科医生才发现可以利用水果和新鲜蔬菜来治疗和预防坏血病。

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人类是地球上比较特殊的存在,我们无法自行合成许多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C。

这些人体无法合成的物质,我们只能通过食物获取,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而在海上航行无法携带充足的蔬菜,这是船员容易患有坏血病的原因。

图注:航海时代的坏血病

然而,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似乎没有这样的烦恼,寒冷的极地无法发展农业,并且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缺乏可觅食的植物,他们的主要食物都是极地动物的肉类,包括鲸鱼,海豹,北极熊、驯鹿和海鸟等等,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健康的狩猎。

在我们讨论爱斯基摩人的饮食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先简单了解下他们,其实我们经常说的爱斯基摩人(Eskimo)是一个贬义词语(不过现在许多国家还在沿用这样的叫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翻译为“吃生肉的人”,不过现在有些人认为它应该翻译为“穿雪鞋的人”。

不管怎么翻译,这些环北极圈的特殊族群不喜欢这个称呼,他们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因纽特人(Inuit),可以翻译为“真正的人”。

图注:爱斯基摩人的皮革装甲

爱斯基摩人的起源

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下,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注定和我们完全不同。

就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爱斯基摩人是吃生肉的群体,北极没有太多可用生火的干柴,在这里生活吃生肉是必须的。

但是,就像他们称呼自己的那样(真正的人),从基因层面出发,他们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更不是什么“变异人类”。

在新石器时代(5,000至12,600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祖先就已经来到这片极寒的地方,而他们的文化最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几千年来,他们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直到19世纪中期,他们独特的日常生活、饮食和健康才有了一些简单记录。

当然早期的记录都是一些“神话”为主,比如爱斯基摩人身体十分健康,擅长运动,没有心脏病等等。

今天,北极圈内差不多还生活着183,000爱斯基摩人,他们按区域分成不同的族群。但就生活习惯上而言,20世纪以来,已经完全趋近于西方。

图注:爱斯基摩人拥有显著的亚洲血统

从上面这个图片中可以发现,他们和我们中国人长得特别像。

确实如此,爱斯基摩人中两个主要群体——西伯利亚的尤皮克人和说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北美人有着显著的亚洲血统,他们43%的DNA与一个或一组起源不明的亚洲远古民族有共同之处。

但是,我们也不能乱攀亲戚,是不是咱们中国古代的某个民族北上变成爱斯基摩人还有待考证。有些人认为他们是殷商的后代,这点是可以排除的,因为时间上就对不上,爱斯基摩人的起源比殷商要早太多了。

相较于爱斯基摩人的起源,科学家们更关心的是他们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这可是地球最极端的地方,忍受0下几十度的低温,基本不用吃蔬菜,他们是如何保持健康的?


爱斯基摩人如何获得维生素,得亏了生吃

传统的爱斯基摩人每年至少10个月都猎捕动物,他们的狩猎名单上几乎囊括了北极圈内的所有动物,动物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只有到了夏季,他们才能够收集到一些植物性食物,例如浆果,草,块茎,根,茎和海藻。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现在的爱斯基摩人饮食习惯已经和西方人差不多了,写这篇文章前,我浏览了一些论坛,很多爱斯基摩人现身说法,他们已经很少狩猎,因为年轻人已经失去狩猎技巧,但他们还是很喜欢吃生肉的,只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不加任何调味剂,水果蔬菜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奢侈品”,因为太贵了。

即便现代的爱斯基摩人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饮食习惯,但如果我们要讨论他们饮食上的特殊性,那还是传统爱斯基摩人具有代表性,接下去我说的也都是传统的爱斯基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