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生平简介(我!最崇拜民族音乐家冼星海,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人,您能介绍他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我!最崇拜民族音乐家冼星海,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人,您能介绍他吗

谢谢邀答。冼星海是一位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音乐家。是“人民音乐家”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革命战斗性群众歌曲。1938年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冼星海是一位多产音乐家:《战歌》《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其中《黄河大合唱》享誉中外,影响了几代人。至今每当听到《黄河大合唱》时都让人振奋不已。歌曲唱出了中华儿女誓将侵略者彻底消灭干净的意志和决心。

康熙荣妃的生平简介,荣妃结局如何

康熙荣妃就是三阿哥胤祉的母亲,很多人看《康熙王朝》都会将剧中的容妃和历史上真正的荣妃搞混,其实此荣妃并不是彼容妃,《康熙王朝》中的容妃是虚构人物。


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女,康熙帝最早的妃嫔之一。也是最早为康熙生儿育女之人,康熙六年也实施在康熙十三岁的时候荣妃就为其诞下长子承瑞,但是承瑞三岁便夭折没有序齿,所以后来皇长子才轮到了大阿哥胤禔。

作为一个母亲来说荣妃是悲惨的,从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十年时间,荣妃一共诞下五子一女,其中四位皇子早夭,只有皇三女和胤祉两人最终长大成人,十年时间痛失四子对于任何一个母亲都太过残忍。

我们从荣妃的生育记录以及子女的待遇多少可以窥到荣妃在康熙后宫中的待遇,其中皇三女获封固伦荣宪公主,固伦的封号一般只有皇帝的嫡女,也就是皇后所生育的女儿才能获得,皇三子胤祉也获封和硕诚亲王,这些看似能够说明荣妃好似颇为受宠,实则不然。

在后宫中,荣妃始终以庶妃的身份存在直到康熙十六年生下三阿哥胤祉后才被封为荣嫔,康熙二十年进封为荣妃(惠、宜、德、荣)成为了康熙的四妃之一。自此之后荣妃再未获得进封。

封建社会讲究母凭子贵,荣妃的几个儿子如果都活着,荣妃的地位断不至如此,尤其是皇长子承瑞。

康熙八岁登基,荣妃在康熙四年进宫,陪伴了康熙五十余年,康熙去世后荣妃被奉养于唯一的儿子诚亲王府内直到雍正五年去世,如果按照年龄推测此时的荣妃已经是年逾古稀之人,死后被葬在康熙景陵妃园寝中和康熙的四十八位后妃葬在一起。

历史上真实的荣妃就是这样波澜不惊的一生。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荣妃之女蓝齐儿,多少借鉴了一些荣妃女儿固伦荣宪公主的经历,固伦荣宪公主最终嫁给了在乌兰布通之战中表现出色的蒙古郡王乌尔衮,而乌兰布通之战正是和准噶尔汗国的一场战斗。

如何评价出身寒苦的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现代作曲家。广东省番禺县人(今属广州市南沙区),生于澳门。

冼星海自幼丧父,是贫苦渔家船工的子弟。幼年时随母黄氏去新加坡,由于家庭贫寒,其母每日辛劳,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来供冼星海入“养正”学校学习。冼星海自小有音乐天赋,并被入选该校的少年“童子军”乐队,且有机会接触乐器及师教训练。1918年少年的冼星海又随母回到广州,为了其音乐上的深造母亲又把他送进岭南大学预科正规学习音乐课程。1926年冼星海考入了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曾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先生及受益外籍教授小提琴家托诺夫。1928年冼星海又进入上海国立音乐院专修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虽学习优秀成绩突出,但因参加爱国学运被迫退学未能结业。1929年24岁的冼星海,远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继学音乐。他不忘家庭的清贫去勤工俭学,励志音乐报国而自立维生。在法期间冼星海白天上课求知,节假日、夜晚则在餐厅洗碗做堂工,在美发馆服务干杂活,以微薄的收入和辛勤的汗水来维持赴法“留学”的生活费用。

1935年冼星海载誉回国,在上海用音乐歌曲的创作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为当时的“左联”文艺出品的电影作曲,如进步影片《青年进行曲》、《壮志凌云》等。

1938年11月,冼星海赴革命圣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鲁艺”他负责该系的音乐理论、作曲、乐器指导及音乐指挥课授。

1939年冼星海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冼星海受组织委派赴苏联考察,实为展现延安军政生活及宣传抗日题材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后期制作与乐曲拟音。由于相继的苏德战争爆发和二战硝烟的延续,此片因故停滞。冼星海欲反境途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域军阀的反共政治阻挠,及因战争中的交通断绝而回国未果,人身羁于外境。1945年冼星海因长年饥寒失养积劳成疾,身患血癌。无医可治在莫斯科病逝,时年40岁。

冼星海所创作音乐极为丰富,有《青年进行曲》、《救国军歌》、《热血歌》、《黄河大合唱》、和管弦乐《民族交响曲》及歌剧《军民进行曲》等,他的创作对当时全国军民的抗日救国运动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冼星海是在战火中用音乐谱写中华民族之声魂的音乐家,更是群众喜爱歌曲传颂的创作者。

人民将永远缅怀自己的音乐家~冼星海!

谢邀!再会。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