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歌的一句话有些不妥,面对争议,中央还专门召开了会
发布时间: 2023-07-11

国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能够彰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还是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的重要方式。《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我国国歌,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方案,当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值得终身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天安门广场上集聚了数百万人来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从而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1.《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田汉和聂耳相识于旧上海,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1935年3月,两人有感于日本对中国侵略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正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他们觉得有必要要创作一首感情上激昂的歌曲,来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团结力。最终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该歌曲最早被国人熟知,是其在1935年5月被选为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展开全文

日本在1935年发动了“华北事变”,当时的爱国学生和爱国工人发动了“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演讲中激动的说道:“整个华北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而《义勇军进行曲》曲子非常激昂,能够充分调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

于是,很多爱国青年、爱国学生、知识分子在登台演讲时,都要向听众们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勇军进行曲》很快就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了一首社会各个阶层人士都踊跃传颂的佳作。

而1935年也是我党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逐渐向陕北地区进军的年份。在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中央正式确立了毛主席的指导地位,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战略,那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族解决的战略事业。

毛主席不仅是一位非常博学之人,而且在行军的途中,他非常注意了解国内国内的大事,1935年9月间,当毛主席的卫兵给他打开收音机听新闻时,毛主席在听了《义勇军进行曲》后,就被这首激情昂扬、斗志饱满的歌曲深深吸引了。毛主席对身边的人讲道

:“这首曲子非常好,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2.建国之初的国歌初选

抗日战士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对派不顾全国人民普遍的和平要求,在美国的武装支援下,悍然发动了内战,中国共产党从正义的角度出发,团结带领人民同国民党反对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到了1949年初,经过三大战役,我党已经基本完全消灭了国民党反对派的主力,筹建新中国开始被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6月召开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逐步开始了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1949年10月1日建国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向全体中国人民发出征集国歌的启事。

海内外各族人民和华侨人士对于即将建立的新中国非常激动,这份启事发出去不久,国务院就收到了来自海内外国歌的稿件达701首,从创作的主体来看,不仅工人、学生、农民、知识分子,甚至是尚在启蒙中的幼童都邮寄来了建议稿件。

国务院办公人员通过对寄来的稿件进行整理,虽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9首,但是在经过周恩来总理的审阅后,觉得这些国歌的稿件大多不符合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定下的要求。眼看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工作人员都非常焦急,因此毛主席给他们说过:“国歌代表了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在确定国歌时要把它当成一件政治工作来抓。”

毛主席的指示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他们同样也觉得这件事非常神圣、重要且非常有意义。1949年9月25,距离开国大典已经不足一周的时间,毛主席和周总理非常焦急,召集了参与国歌征集的人员召开了国歌筹备会,在会上,对于究竟将那首曲目作为国歌,很多工作人员一直不敢发表意见。

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位叫马惠英的工作人员对毛主席说:“主席,我能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吗?”毛主席点头示意她说下去,她说道:“我觉得《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曲目非常不错,连我不到4岁的儿子,每当听到这首曲目时,就一下子能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毛主席在听到她说到《义勇军进行曲》时,说道:“《义勇军进行曲》,我记得这首曲目,恩来,再放一遍吧。”周总理随后指示工作人员放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毛主席听完曲目后,说道:“大家觉得这首怎么样?我看它可以作为国歌。”画家徐悲鸿在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赞同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毛主席和徐悲鸿的话赢得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的支持,大家一致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最适合作为国歌。其实徐悲鸿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对这首歌曲非常喜爱,他也是最早提出将其作为国歌的那批人之一。

3.天才作曲家-聂耳的短暂一生

说起《义勇军进行曲》就不得不讲一下它的创作者聂耳先生。聂耳先生于1912年出生在我国云南省的玉溪市,原名聂守信,曾用笔名黑天使、王达平等。聂耳出生在音乐世家,自小便学会了使用多种乐器进行创作。同时聂耳在青年时代就对中国共产党有所了解,并在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1932年,聂耳正式成为了我党一名党员。

聂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聂耳就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作为一名音乐学生,也是一位爱国的作曲家,聂耳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今后需要将创造的重点放在爱国歌曲上,从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聂耳在鲁迅艺术学院求学期间,每天都会为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不仅学习文化基础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还开始接触并学习一些西方的乐器和音乐理论。在接触了一些西方国家的革命歌曲后,聂耳觉得要想振奋民族精神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需要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曲。1931年,聂耳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就开始了革命歌曲的创作工作。

一开始,由于聂耳的音乐基础并不牢固,特别是在革命歌曲的创作上,他一直找不到创作的思路。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聂耳有了更多接触中国底层民众和穷苦大众的机会,也是在这一年,聂耳暂时停止了革命歌曲的创作工作。

聂耳

他觉得在创作上,他一直打不开思路的最大原因在于,他缺乏一些社会实践的经历,从而导致他的创作往往偏离社会现实。而在和我党一些地下组织的接触过程中,他的革命观和歌曲创作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意识到,歌曲创作必须从社会实践来入手,也就是说要创作深受人民群众所喜欢的大众艺术。

因此在遭遇创作的困境后,聂耳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更加勤奋的练习和更加频繁的社会实践,来为自己的革命歌曲创作奠定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聂耳在1932年由于创作的革命歌曲激情高昂,深受当时上海主流音乐界的重视。

黎锦晖和田汉亲自找到聂耳,表示愿意为他创作出更伟大的革命歌曲来一起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田汉和聂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畅谈了36个小时,成为了当时一段佳话。

4.田汉与聂耳的友谊

田汉要比聂耳早几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对聂耳考察后,在田汉的引荐下,聂耳在1932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

田汉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我党的大力支持下,聂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始了革命歌曲的创作工作,为了给党培养更多的艺术创作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聂耳的领导下,在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成立了“中国革命歌曲创作中心”,有了固定的组织后,聂耳立即投入到了革命歌曲的创作工作中。

聂耳认为,在进行革命歌曲的创作工作时应该将劳苦大众作为传颂的对象,为了提高歌曲创作的感染力,聂耳多次和田汉进行商谈,有时候两人往往彻夜畅谈,还感觉意犹未尽。

从1932年年底开始,两人每个月都通信二十多次,有时候聂耳多次到邮局,催促邮差赶紧查找田汉的来信。在田汉的帮助下,聂耳开始逐渐达到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并将革命歌曲的感染力和艺术性提高到一个历史高度。

其实两人在合力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多次合作,在1933年初,田汉和聂耳创作了风靡大江南北的《同学歌》。这首《同学歌》不仅介绍了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政策,还抨击了国民党反对派的文化反对政策。随后,两人创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当时人们甚至将田汉和聂耳比作了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

5.两人的创作高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加快了对中国侵略的进程,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情况下,田汉和聂耳都认为应该将革命思想和民族危机的抒发作为歌曲创在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人合力创作了《风云儿女》,这首歌曲也为后来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奠定了基础,而《风云儿女》后来也随着影片《风云儿女》的热映,也很快的风靡大江南北。

但是随着田汉和聂耳创作的革命歌曲越来越多,国民党反对派也将他们二人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蒋介石在1933年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途中,特地向军统头子戴笠下命令,要求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杀死聂耳。

电影《风云儿女》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