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主持词(在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里,你有什么想法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在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里,你有什么想法

有这样一群人,肩担道义,不惧逆行;也是这样一群人,奋不顾身,揭开真相。他们的名字,是记者。今天,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这,是属于他们的故事!

记者,是对时代变迁的真实记录。一支笔,就是时代的注脚;一个镜头,就是历史的追光。一台摄像机,就是前行的基石。

记者,是一份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他们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他们始终相信世上某个角落,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记录与书写。

记者,是一场奋不顾身不辞不惧的逆行。抵达现场,才能厘定事实、廓清真假、揭开真相,才能立于时代潮头拨开迷雾探明暗礁。

记者,是一个永不过时的理想,发现美好、伸张正义,鞭挞不公、捍卫公平,永远不会过时。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

苦有,累有,但当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带来的意义与荣光,一切值得!

自媒体人该不该过记者节

自媒体创作者该不该过记者节?

作为一名拥有30年新闻实践的报社记者,又兼有一年多的自媒体创作经历,大笑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

我们这些做自媒体的,不论是、记者,还是文字、摄影、摄像,等等,所有担当“均由本老太太一人兼任”,该不该过记者节?我的回答是基本上应该过。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记者:通讯社、报刋、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

显然,这个定义已经沉旧了。

于是,我又去查看了百度百科,它这样给记者的定义: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担任采访报道摄影的工作人员。

这个提法,基本上沿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不过,“等媒体”这三个字给自己留了条活路,也为网络媒体的记者以及自媒体创作者留下了空间。

还有一种不在固定媒体工作的人士,一般称为“自由撰稿人”或“自由记者”,某种意义上与自媒体创作者有着更多的接近之处。

准确的说,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专门人员一般称为记者。因为记者拥有读者、观众所赋予的权利,所以有“无冕之王”的褒称。

那么,专门靠做自媒体维持生计的专业自媒体创作者,就可以等同于记者的许多属性和承载,也应该可以过记者节吧?

我们来比较一下记者与自媒体创作者的异同:

第一,从依托的平台看,新闻记者有报社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杂志记者、网媒记者等;而自媒体创作者的小平台是自己的创作号,大平台则是今日头条、百家号的APP。

第二,从作品体裁看,记者的新闻作品包括普通报道、专题报道、调查式报道等,而自媒体创作者由于生长的随意性,作品样式没有那么规范,但上述样式的影子可以说随处可见。

第三,从宣传分工分看,记者为政治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而自媒体创作平台则按领域鼓励创作者在自己相对熟悉、善长的领域求作为。

比如今日头条和百家号两大自媒体平台,都有生活、三农、军事、历史、科技、娱乐、情感等细分领域,而且提倡大家垂直创作。

自媒体人常被读者或者观众称为“小编”,其实,我们还是“小记”呢。

自媒体创作者和记者的接近之处还有不少,您知道吗?

一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可以;

一一击浊扬清,风餐露宿,我们有之;

一一第一时间到现场,我们经常;

一一更深夜半,手机电脑,我们常态;

……

怎么样,有了这么多相似、相近、相像之处,这个节,我们过不过?您有什么高见,欢迎参与讨论。


我是珍珠大笑,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喜欢 “读旧书唱老歌喝陈酒品新茶偶尔吟风弄月” ,欢迎关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