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你真的读懂了吗?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杜甫的《登高》,你真的读懂了吗

此诗的「新停」当为【新亭】,即新亭对泣、哀叹南北朝分裂之义。这是全诗的根本背景,诗眼所在。

在历史眼光看来,杜甫入蜀是人生中的重大错误抉择。这源于传统中原儒生的视野比较狭窄,没有国际视野。几年后,杜甫终于认识到这个错误,在白帝写下了《登高》一诗,其悲剧感动人心魄。

安史之乱中,玄宗入蜀、太子去了朔方。原因之一,是朔方的原节度使王忠嗣是“太子党”。更重要是因为,朔方有很深的草原-中亚背景,且当时并未沦陷,此地不仅有六胡州养马场,还有至少7万战斗力相当强的雇佣兵。由于郭子仪等人处置得当,朔方成了唐朝官方当时仅存的实力派根据地。

玄宗入蜀是因为不相信北方还有不跟随安史集团的势力,父子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玄宗悲观的南北朝构想。

而太子并不这样看。大唐是当时的亚欧大陆领导者,其垮塌会导致整个丝绸之路经济体系的崩盘,这是大食帝国、河中城邦、回紇帝国等国际性势力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更愿意看到唐朝平叛成功,并在新的体系里获取最大利益。经过娴熟的外交运作,大食帝国派兵帮助平叛,西域唐军得以抽调回国;草原丝路上的回紇人最终也同意站在唐朝一边。安史之乱最终并没有演化成南北朝。

杜甫显然跟玄宗的看法差不多。结果很快就证明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在平叛成功之后的新唐朝里,玄宗、杜甫等人是没有位置的,他们的政治生命已然结束,成为边缘化的群体。新唐朝里的贵人是回紇人、阿拉伯人、朔方军将领等等为平叛出力的势力。

杜甫是「诗史」之才,在叛乱平定四年以后,不得不在悲哀病痛中承认这个事实。

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杜甫《登高》一诗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这个评语是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所下的:

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是说,杜甫的这首诗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明代都能算作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做出这样高的评价,其所依据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何为律诗?句法、章法、字法以及意境有严苛要求

“律诗”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很熟悉,最常见的就是七律、五律,所以很多人把一首有八句诗的作品就认为是律诗。

这是一个误区。

“律诗”属于新体诗的一种,是南朝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秘密之后才开始逐渐有人创作的,但这时候的新体诗歌绝不成熟,也以四句居多。

到了唐初,初唐四杰在新体诗上有一定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这些人才逐渐大量创作新体诗歌,尤其是杜审言的律诗已经较为成熟了。

直到杜甫时期,律诗才真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无论是从技法还是从形式上,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限制。

但是这种限制过于严苛的时候,创作起来就不容易了,所以就出现了广义上的“律诗”和狭义上的“律诗”。前者其实只是满足大部分要求即可,而后者是严格符合律诗标准的,杜甫的《登高》就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字数、句数等常见的规则之外,狭义律诗对于格律的要求十分严苛。

比如押韵的时候需要压“平声韵”,并且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即使是如今看来声音相同的两个韵部直接的转换也是严格禁止的。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音韵学上的常识,就是现在我们认为是一个读音的字,韵母相同就能押韵,但是在古代是分不同的韵部管辖,比如“东”和“冬”虽然读音一致,但就分属两个不同韵部,其所在韵部中的字是不能通押的。

这种关系很复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找专业的书籍来系统学习。

除此之外,关于律诗的首句到底入不入韵,也有区别。

“五律”中首句不能入韵,而“七律”中的首句是必须入韵,这是侠义上律诗的严苛限制。

而对于律诗当中每一个字其实都有“平仄”的要求,“平上去入”四声中,除“平声”外其他三种都属于“仄声”。

这就要求在选用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必须符合平仄的规律。如果一个本来应该用“平”的字却用了“仄”声字,这叫做“失粘”。

“失粘”在广义律诗当中是被允许的,毕竟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可以在后边的诗句里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叫做“坳救”。

但是,狭义律诗里是绝对不允许有“失粘”现象的出现,必须要完全符合律诗对于“平仄”的章法。

从诗句关系的角度来说,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颔、颈、尾”。每一联前半句为“出句”,后半句为“对句”,讲求对仗工整。

狭义律诗里,每一联都需要对仗,而广义律诗当中只要颔联和颈联对偶即可,如果遇到佳句,颔联也可以适当不对偶。

当然,诗歌最为重要的不仅仅有形式,还有内容。

律诗的内容必须要有实际价值,符合“诗言志”的传统,意境当高远。

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律诗的限制,我们再来看杜甫《登高》一诗为何被称为“古今律诗第一”。

《登高》一诗在律诗的各项标准中做到了极致

我们先来看《登高》这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我们之前提到的狭义律诗的角度来说,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首诗的四联全是极为工整的对偶句式。

一首诗,八句皆对,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别说如此工整。

可能很多人会感觉最后一联好像有点不对,“苦恨”和“新停”好像对不上,其实这是受到了现代汉语的影响。

“苦恨”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名词,但是在这首诗歌里,“苦”是表示程度的,和“新”是同一类型。

“恨”到什么程度?“苦恨”;什么时候“停”的?“新停”。

除此之外,这首律诗首句押韵了,这是狭义律诗的要求。

而这首诗压得就是“平声韵”,这一韵脚虽然有规定,但平声韵很不好押,尤其是在情感比较浓烈的律诗当中。

一般情况下,平声较为“舒缓”,所抒发的情感也不是很浓烈,以“静”为主。

比如说李白《静夜思》里面,“光”、“霜”、“乡”三个字都是音韵悠长,自然会勾起无限情思,但也只能是在“静夜”之中。

而杜甫这首《登高》明显“沉郁顿挫”,情感是非常浓烈的。

我们来看这几个意象:

“风急天高”、“鸟翔猿啸”、“无边落木”、“滚滚长江”、“万里秋色”、“登高临远”……

这些景象如何用舒缓的“平声韵”来接住,是非常考验作者创作功底的。

如此壮阔、萧瑟的情景,杜甫在此诗的首联所用的竟然是一个白描手法,这是更让人钦佩的地方。

什么是“白描”啊?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不加渲染、力求笔墨简洁的技法,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壮阔秋景,该是什么样的笔力呢?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一字传神;猿声哀啸,飞鸟低回,动静转换之间极为流畅,由远及近,毫无斧凿痕迹。

而颔联中最让人称道的是“落木”二字。

“落木”其实就是“落叶”,但杜甫没有用“叶”而是用了“木”字,其出处就在于屈原《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只有“落木”才承担得起“无边”二字。这是杜甫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