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世界杯上帝之手(上帝之手是哪一届世界杯的哪一场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上帝之手是哪一届世界杯的哪一场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
还有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法国队的亨利,呵呵呵

马拉多纳上帝之手的是哪一届世界杯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后来
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判有效成为“上帝之手”。

“上帝之手”是发生在哪一年的世界杯啊

1986年,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后来 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误判有效成为“上帝之手”。

马拉多纳被称为“上帝之手“是哪一届的世界杯

是1986年世界杯。

在四分之一决赛上,阿根廷遇到了英格兰,25岁的马拉多纳当时是阿根廷队长,而阿英两国之间,福克纳群岛战争的仇恨犹在。上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故事发生在下半场开始不久。

马拉多纳带球连过五人,一路杀到英格兰大门,迫使英格兰门将扑了出来,马拉多纳趁势射门,球碰到了英国球员的脚,守门员霍奇回头却将球扑向了自家的禁区。

就在这时晃过对方球员的马拉多纳高高跃起用左手将皮球送入英格兰大门,马拉多纳的手球极为隐秘,除了附近的英国球员,还有场外的英国主帅博比·罗布森,没有人看见,所以抗议无效,4分钟后马拉多纳再进一球锁定了胜利。虽然后来通过电视回放,可以明确判定那是马拉多纳的手球,但为时已晚。

在决赛中阿根廷淘汰了德国队,夺得了那年的世界杯冠军。由于1982年的“马岛战争”,阿根廷是战败方,马拉多纳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家遭到了侵犯,最初马拉多纳对那记手球并没有悔改之一,而是认为这是上帝对英格兰人的惩罚,他更是自称这个进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迭戈的脑袋”,这让阿根廷和英格兰在足坛的恩怨进一步加剧。

扩展资料

阿根廷获得1986年世界杯冠军

在战胜英格兰之后,阿根廷更显得不可阻挡。他们在半决赛中遭遇比利时,而欧洲红魔并没有能够阻止潘帕斯雄鹰前进的步伐,马拉多纳梅开二度,帮助球队2-0战胜对手。在这场比赛中,马拉多纳的第一粒进球,几乎就是对阵意大利之时进球的复刻版。至于第二粒进球,则是他对阵英格兰之时那次连过多人后进球的“简版”。

最终,阿根廷和西德相会于决赛。在这场比赛中,马拉多纳遭遇到了自己后来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球员”——马特乌斯——而这位德国人似乎也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阻止马拉多纳最后的方法。

虽然说马特乌斯在对抗马拉多纳的过程中,比其他球员都要做得更好一些,但在那场比赛中,阿根廷所有人都信心爆棚,他们斗志昂扬,认定了自己就是最终冠军奖杯的拥有者。

在比赛第23分钟的时候,布朗率先为阿根廷取得进球,帮助球队1-0结束上半场。而在比赛第55分钟的时候,巴尔达诺为阿根廷再下一城。不过顽强的德国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在比赛第74分钟和81分钟的时候连下两球(鲁梅尼格和沃勒尔进球)。

阿根廷人再一次举起了世界杯冠军奖杯。不过纵观这届世界杯,真的让人感到惊讶,从未有过一场比赛能够真正被一名球员所左右,从来没有一名球员的影响力能够给球队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1986年的世界杯中的上帝之手是怎么回事

上帝之手是老马自己说的。
上帝之手(1986墨西哥世界杯)
在英国人看来,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败坏了自己在场上的超人才华;而对于大部分阿根廷球王的追随者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这次手球破门看作老马灵光一闪的智慧结晶。无论如何,英格兰和阿根廷的这场八强赛注定成为间杂着精彩和争议的经典
一战。
罗布森此役并未安排传统的边锋战术,这一变化事后被认为反而削弱了对马拉多纳的控制,不过英格兰依然坚守比赛到51分钟。阿根廷中路进攻配合,英格兰后卫霍格解围失误皮球高高飞起落向小禁区前,英格兰门将希尔顿出击摘球,身材明显处于劣势的马拉多纳跳起伸出左手抢先一步将球拍入网内。让英国人愤怒的还有马拉多纳事后的态度,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上帝之手。随着手球4分钟后那记名垂青史的连过5人,本场比赛完美诠释了马拉多纳天使与魔鬼合一的形象。
这里介绍马拉多纳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7529517_100footballathlete/4.shtml

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顾名思义就是马拉多纳在比赛中用手打进了一球,并且被算作正式进球,而之所以被称为“上帝之手”,那是因为马拉多纳在赛后的一句玩笑:“那个进球,一半是因为马拉多纳的头脑,一半是因为上帝之手。”“上帝之手”从此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马拉多纳的离世让人们再次想起了他那经典的“上帝之手”进球。但是对于年轻的球迷来说,可能听过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也可能知道马拉多纳曾经在比赛中打进了一记手球进球,但是足坛中用手进球,并被算进的球有很多,为什么偏偏马拉多纳的进球被称为“上帝之手”呢?

其实,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并不像球迷们认为仅仅是一个手球那么简单,而是因为当时的背景、人物、影响力等各方面的原因而造就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一、“上帝之手”的背景

马拉多纳上演“上帝之手”是在1986年的世界杯1/4决赛上,对手是英格兰国家队,而就在这场比赛4年之前的1982年,阿根廷和英国因为国土马岛的归属问题而爆发了战争(马岛归属问题究竟谁是正义的一方,这里不做讨论,只讨论战争结果的输赢,对两国民众情绪的影响)。

当时英国可是全世界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阿根廷还仅仅属于第三世界的国家,两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差距都非常悬殊。这场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英国取得了大胜,拥有了争议领土马岛,而阿根廷遭遇惨败,民众对于英国侵略土地的做法非常气愤,甚至将英国视为仇敌。

而在战争惨败之后,阿根廷人民一直希望能够复仇英国,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到了,那就是仅仅4年过后的墨西哥城世界杯。

本次世界杯的1/4决赛,对阵双方刚好是有着“深仇大恨”的英国。在赛前,阿根廷国内已经将这场比赛的气氛渲染成了“另一场战争”,当时阿根廷球迷希望球队能够像对待战争一样,在比赛中战胜英格兰,以此来报4年前的战争失败之仇。

这样的剑拔弩张的背景,自然给这场比赛带来了更多的关注与定义,任何一方取得进球或胜利,都会在两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而在赛后,马拉多纳也提到了当时这样的背景:“4年前的战争,我们阿根廷人当年不知道军队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赢了战争,可实际上却是英格兰人20-0赢了我们,这太难受了。当时媒体对比赛的炒作就像是我们在打另一场战争。我知道自己当时手球了,这不是我的本意,但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边裁没有看到我手球。主裁判看着我说‘球进了’,这种感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