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在世与华佗再世有什么区别你怎么看?三国时期的华佗是怎么死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华佗在世与华佗再世有什么区别你怎么看

华佗在世:指华佗还活着,以本体存于世间。虽然,他很伟大,但到现在还活着,不是神仙就是妖怪。

华佗再世:指像华佗重生了一样,有了不起的医术医德。这个更现实一点,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意义。比如这次抗疫中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就是华佗再世。

三国时期的华佗是怎么死的

东汉末名医华佗死于“厌食事(厌恶吃侍候人的饭)”。

华佗医术高超,天下闻名,后被曹操召为私人医生“常在左右。”但华佗本是文士,“兼通数经”,曾被举孝廉,且被太尉征辟,他“皆不就。”他时常悔恨自己身为士人都只能以行医为业,深以为耻。被曹操召为私人医生后,这种耻辱感愈发强烈,便以收到家书为由告假归家。第一次被曹操催促回营时,他以妻病为借口推辞,后多次请求延长假期。曹操屡次写信催他,又令当地官府催促。华佗依然自恃不吃“厌食事”,拒不上路。

曹操大怒,令人去查,如华佗妻确实有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如系借口,立即逮捕。华佗被捕后,荀彧为他求情,曹操不许:“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别担心,杀了他,难道天下就不会再有他这类鼠辈!)”

华佗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自忖难逃一死,将毕生心血著成的医书焚烧,死于狱中。

华佗死后,曹操自食其果,头痛病反复发作,受尽折磨。其后,他的儿子仓舒病入膏肓,曹操悔青了肠子:“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华佗不早死,中医会怎样

感谢悟空问答,如果华佗不早死,中国的中医成就会领先西医,因为华佗探索出了中医的另一个门类,就是外科,而且制作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味药方麻沸散。

关于华佗早期的记载就是一名神医,可以药到病除起死回生的那种传奇人物,而把他推向死亡的是一代枭雄曹操,据传说曹操一直有偏头痛的病,这种病疼起来非常难受,所以曹操就请了华佗为他诊治。

但是华佗深知这种病非常难治,基本治标不治本,所以就想用外科手术进行尝试,但是曹操这个人又生性多疑没办法接受这种治疗方式,最终觉得是华佗要谋害他,所以盛怒之下把华佗关入大牢,而华佗死后曹操的痛风依旧折磨着他,所以后期也开始后悔杀了华佗。

《后汉书.华佗传》里曾经提到过很多华佗治病的案例,比如他说如果病发作在人的体内,药石无医或者针灸无法的时候,可以先尝试喝麻沸散,等到没有知觉的时候再开刀去除,其实我们现在来看这就是麻醉药的前身,而且他的这种方法跟现在的外科手术也很类似,而真正的西医直到近代才传到中国,如果华佗没死,也许他的这些医学成就能够继续发展,中国的外科手术能够早发展几千年,到现在能够领先世界医学水平。

总的来说华佗的死是中医的一大损失,同样的他给后人遗留下来的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同样为中医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种说法对吗

陈寅恪认为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主要是有三个依据,这种说法不对,华佗就是中国人。

说起古代的医者,我们最熟悉的人应该就是华佗了,因为华佗生活在三国,且三国演义中,有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记录,而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度又非常广,所以大家对华佗非常熟悉!在大家的印象中,华佗是三国时期的人,自然也是中国人,但清华的一位教授却称华佗并非中国人,而是印度人,这是为什么呢?有何依据呢?

宣称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的清华教授,名叫陈寅恪。这个陈寅恪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发表了许多令人震惊的言论,不过本文却并不是非常认同他的观点!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非常广,其中的一个研究便是关于华佗的,在对华佗的研究中,陈寅恪宣称有三个理由可以证明华佗并非中国人,而是印度人!

一、华佗的名字不符合古人用法

古时候的文字中,“佗”字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含义,常常被用作代词使用,一般人家是不会使用这个字的。陈寅恪发现中国古人的名字中,基本没有名字中带佗字的,而古人取名字都非常讲究,可见华佗的父母很可能不是中国人,在取名字方面没啥讲究。另外,“佗”字虽然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使用非常少,但是在印度语中则使用比较多,比如“吠陀”、“佛陀”等,所以说陈寅恪认为,华佗的“佗”字其实就是印度语翻译过来的,“佗”字的意思就是“药”字,华佗就是个印度人!

二、麻沸散最开始并非出自中国

麻沸散在我们民间非常出名,因为它是我们中国出现的最早的麻药!古时候的中医,除了望闻问切,也会搞外科手术的,而外科手术必定是非常痛的,所以古人发明了麻烦散,等到病人被“麻醉”了后,再开始手术。

在大多数人心中,麻沸散是由华佗首创,是我们中国人医药技术的代表。然而陈寅恪却发现,世界上最早使用麻沸散这种药物的国家却是印度。而且制作麻沸散的原料曼陀罗花,原产地就在印度,所以陈寅恪认为,麻沸散的药方很可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华佗是印度人。

三、华佗给陈登治病的故事

据《三国志》记载,广陵太守陈登,喜欢吃生鱼片,结果感染了寄生虫,导致面色赤红,心情烦躁,陈登求医无果,最终找到了华佗。而华佗开出药方后,陈登直接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虫子,自此陈登病情开始好转。这本是证明华佗医术高超的故事,但是在陈寅恪看来,华佗的这个故事和印度神医耆域的故事非常像,而且发生的时间也非常相近,于是陈寅恪认为,华佗很可能就是这个印度神医,他是印度人!

综合上述三个“证据”,陈寅恪认为华佗就是印度过来中国游历之人,他并非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不过对于陈寅恪的这个观点,本文却是不怎么认同的!《三国志》对于华佗,是有明确记载的,说他是沛国谯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人。而且史书中对于华佗的记载,并没有说他长相怪异,和大家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然而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和中国人的面相差别是非常大的,一看就不是同种人。如果华佗真的是印度人,那么史书对于他的外貌肯定会多写一两个字,结果史书中并无此等记载,可见华佗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事实上,近一百年以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很多国人见识到了外国的强大,见识到了外国科技的精湛,开始出现反思自我的运动,这种反思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有了反思,我们才能见贤思齐,才能找到差距,弥补差距,将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但是在反思的这条路上,很多人却走得太远了,开始出现了否定我们古时候的成就,认为我们之所以技不如人,是因为古人所造成,于是出现了一堆批判古时候名人的故事,这完全是走错了路!有差距不可怕,找到原因,迎头赶上即可,然而为了反思而去故意否定历史上那些名人,这就显得过分了!就比如清华教授陈寅恪,虽然他学识渊博,但很显然,他的路走错了,屁股坐歪了!

结语

陈寅恪认为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主要是有三个“证据”,一是华佗的名字不符合古人用法,二是麻沸散最开始并非出自于中国,三是华佗给陈登治病的故事。但是在本文来看事实并非如此,这种证据是经不起考证的,完全是陈寅恪的自以为是,《三国志》作者所在的年代,距离华佗更近,他们得到的线索比陈寅恪更丰富,所以说本文更加倾向于认同《三国志》的观点,华佗就是中国人!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三国时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