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许攸是怎么死的也是被许褚杀死的吗?三国演义里,许攸是怎么死
发布时间: 2023-07-17

正史上的许攸是怎么死的也是被许褚杀死的吗

演义中,官渡之战最关键的时刻,许攸叛变袁绍,投奔曹操,泄露了袁绍的粮草地点乌巢虚实,导致袁绍惨败而归。此后,许攸得意忘形,趾高气扬,看不起曹营众将,就连曹操也不放在眼里。

有一天,许褚从东门入城,正好碰上许攸。许攸对许褚说道:“你们如果没有我,怎么可能打下邺城?”许褚听后大怒:“邺城就是我们浴血奋战夺取的,和你没什么关系?”许攸估计喝醉了,大骂许褚等人是匹夫。

许褚最怕别人说自己是匹夫,没文化,因此拔剑,将其斩杀。他在杀了许攸后,还拿着许攸的首级来见曹操。曹操看到之后,淡淡说许攸与自己是老朋友,只是喜欢开玩笑,怎么就被杀了呢?他只是嘴上责怪许褚办事轻率,没有深究,厚葬许攸了事。

那么,正史上许攸也是被许褚所杀吗?非也,与演义中不同,正史上的许攸并不是被许褚杀死的,“凶手”他是谁呢?

许攸,字子远,小时候与袁绍、曹操两人都是好朋友。他一直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早在公元184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准备废立皇帝,改立合肥侯为帝。许攸还试图将曹操拉下水,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果断拒绝。后事情败露,冀州刺史王芬自杀,许攸逃亡。

公元189年,许攸投奔袁绍,成为其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这一点不知道有无私心。 又过了几年,袁绍和曹操利益冲突,互相交战。他向袁绍提出轻袭许昌,攻陷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但是鼠目寸光的袁绍不同意,他一定要光明正大地打败曹操,先捉住曹操,再攻打许都。” 此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被审配逮捕,而袁绍也没有向着自己,于是大怒,投奔曹操。

曹操得知许攸投奔后,光着脚丫子去迎接,认为许攸来了,自己大事可成,击败袁绍指日可待。果不其然,许攸向曹操透漏了袁军粮草囤积之地乌巢虚实,曹操派人假冒袁军,奇袭乌巢,一鼓作气拿下,烧毁粮草。袁军不攻自破,大败而逃。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此时的许攸自恃有功,开始飘飘然了。每次宴席之上,许攸直呼曹操小名,说道:“阿瞒啊,如果没有我,你是得不得冀州的,还可能被袁绍擒获。”曹操虽然表面上嘻笑,也赞同许攸的话,但是心里却非常不痛快。

但是在许攸在邺城东门,对大街上的行人说曹操如果没有他,便无法从此门进。曹操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将许攸收押,并杀死。《魏略》中相关记载如下:

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然内嫌之。其后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人有白者,遂见收之。

由此可知,正史上杀死许攸的“凶手”不是许褚,而是曹操。那么他为何要杀死官渡之战的大功臣许攸,给天下人眼中落下了残杀士人的名声呢?曹操不得不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许攸恃才傲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其一,如果许攸只是在私下里轻慢自己,也就罢了,但是许攸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胡言乱语”。

试想,冀州刚刚被曹操夺取,老百姓还对袁绍有感情,现在听到许攸对曹操不尊敬的言语,难免瞧不起曹操。曹操最爱面子,号称“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他”。许攸对曹操帮助很大,尤其是官渡之战,因此曹操对许攸一直容忍,再三退让。现在,许攸得寸进尺,曹操也就不讲交情了。想要树立权威的曹操,不得不拿许攸开刀。

其二,如果曹操不及时杀死许攸,许攸还可能说出更出格的话。

我们知道,许攸和曹操年轻时就认识,两人在一起也共事。曹操如果有什么上不得台面、见不得人的事,许攸是知道的。这次,许攸说的话无足轻重,但是将来会说出更加出格的话。许攸的嘴没有把门的,啥话都说,万一哪一天将曹操的龌龊事说出来,因此,曹操必须杀死许攸,以除后患。

结语

正史上,许攸出言不逊,曹操将其处死。不知道为什么,一贯尊刘贬曹的罗贯中美化曹操,为其开脱,改成许褚盛怒之下斩杀许攸。但是演义再怎么掩饰,都无法改变曹操默认许褚斩杀许攸的事实。

三国演义里,许攸是怎么死的

  1、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2、简介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3、历史记载
  孔融:“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
  荀彧:“许攸贪而无治。”
  司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罗贯中:“堪笑南阳一许攸,欲凭胸次傲王侯。不思曹操如熊虎,犹道吾才得冀州。”

三国中许攸是怎么死的

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

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位自相残杀。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

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扩展资料: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拥兵自重,屡次轻慢曹操,称呼曹操小名,诸将以许攸如此无礼狂妄,都忿忿不平。

过了几天,许攸遇许褚于东城门。又耐不住旧事重提: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的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

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不知死活,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且看曹操许褚杀许攸的反应——许褚杀了许攸,提头来见曹操:许攸无礼,我杀之矣。曹操说:许攸与吾旧交,故相戏耳。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

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测到:其实,许禇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许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气。

否则,许禇再愣点,也不敢随便杀一个曹操身边的幕僚!可怜许攸,对曹操抱有多大的幻想,到头来曹操却根本不拿他当个“东西”。

对曹操这样的真小人来说,每当涉及最高尊严利益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自己的最高尊严与利益,便成了唯一的标准。

“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而有才,则必要施展。

而施展,好和坏就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曹操当然也不是不看重“才”,但一涉及自己的尊严与利益,一切“才”皆可为牺牲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攸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