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的经典句子(人们常说要“以德报怨”,可是为什么后半句“何以报德”却被束之高阁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人们常说要“以德报怨”,可是为什么后半句“何以报德”却被束之高阁

“以德报怨”是否被践行?

何为以德报怨?打个比方,当别人打了你左脸一巴掌,你不但要给他右脸让他再来一巴掌,而且还要笑着说:“没关系,我已经原谅你了……”然而,对平凡的我们而言,众多人是不愿也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它不符合人性,虽未必睚眦必报,但绝不轻易就一笑泯恩仇的!

为何却常说“以德报怨”?

这与华夏文明有着莫大的关系,自汉朝以来,就强调以德治国,强调以德作为治国理政的调节器。估计从那以后,“德”能够很好地化解纠纷,其魅力便被一再夸大,于是便有人认为:即便是其反面“怨”,只要以“德”想报,就能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除了德的作用代代相传外,常言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既然“怨”必须要有一个终结点,就让“德”来结束它。再者,当一个人被要求更高时,他才会做得更好!因此,人们便不再自找麻烦地,去强调后一句“何以报德”了。

原话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若仅对被冒犯之人说:“以德报怨”,这无疑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别人做所谓的高尚之人,让其符合大众心中的君子、圣人形象,以此来弘扬“德”文化。

我认为,原话中“以直报怨”,才是真理,才是后人应当遵从的。以“正直”报“怨”,不要求为人多高尚,不要求你对所遭遇的“怨”欣然接受,只要求你正直地对待怨,切不可冤冤相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句话看起有道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哪里不对?(づ ●─● )づ

首先我提一下,很多人对以德报怨这几个字有误解。

以德报怨不是指无止境的宽恕。这八个字后面还有一句话,“何以报德,以直报直”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大概的翻译就是,有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把我给干了,我用道德和修养去感化他,好不好?孔子就回答到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用德来对待你你才应该用德对待别人。现在别人把你给干了,你就干回去。以直抱直。

这个道理恒古不变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对你好,你就该对别人好。别人对你不好你就就没必要对别人好。

这句话是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当然是从字面上讲没什么不对。

当然凡事都有特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