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副镇长要辞职,镇党委书记应该怎么劝呢?36岁一般乡镇镇长,进城安排副局长保留正科待遇,该不该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有位副镇长要辞职,镇党委书记应该怎么劝呢

真正的高人,不轻易影响别人的前程,这是我三十多年职场感悟。

2008年,上级批准我们单位的职工可以选择领职称工资或参公工资。当时,单位人心惶惶,大家心里乱糟糟的,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决,想参公的又怕职称工资高,参公了吃亏;走技术职称路线的也是犹豫不决,怕自己吃亏。

有领导班子成员对我们的主要领导说,应该规范一下,制定一些规则,让一部分人参公,一部分人不能参加,不能全部参公。

我当时已经是副职领导了,见识了我们主要领导的老奸巨猾,只见他微微一笑,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不要去影响别人的前程,那是损阴功的事情。我只能说,个人前程由各人自己定,我不支持也不反对,但你们决定好了,我提供一切方便!”

后来,我们单位职工全部参公,参公的前置条件是要在管理岗位上,主要领导为了满足大家参公的要求,设置了很多管理岗,让大家都能在管理岗位上,大家都能参公了。

后来,有很多人又反悔了,想不参加。但是,找不到投诉的对象,他们的命运都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这是聪明的领导,睿智的领导。

2012年,我跟部里的同志到乡镇考察干部,也遇到一位高人,就是一位乡镇书记。在那个乡镇,有4名符合提拔条件的干部,但是只有一个提拔名额。通过民主测评等环节,两个人都很优秀。我们问书记,这两个人推荐谁好?

他开始跟我们打太极,整天“啊!呀!呀!两个人都很好,很优秀,能不能都提拔?”就是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我们一再申明,只能提拔一个。

他又把皮球踢给我们,说由我们决定。

搞了半天,他就是不表态,到底提拔谁好。

我们只能再访谈几个干部,才能分出胜负。

后来,有一次在县城跟乡镇书记吃饭,谈到那次提拔干部,我问他为什么不表态?

他悠悠说道:“在关键时刻,不要轻易影响一个人的前程,那是要损阴功的。”

所以,题主,我认为,作为镇党委书记,明智点就是:不支持,不反对,只提供方便!

副镇长要辞职,你劝他留下来,他留下来发展不好,今后怪罪于你,你怎么办?如果你劝他辞职,他辞职出去了,发展也不好,又怪你,你怎么办?

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一个人的前程处在关键的时刻,要由他来决定。他已经当到副镇长了,又不是小孩,没有分辨能力,应该由他来决定。我们作为旁人,不要轻易去劝他。如果他走,我们提供方便;如果他留,我们尽量提供他发展的空间。

题主,你提到的镇党委书记不应该劝副镇长是去是留,而是提供一切方便,为他创造前程。至于他留还是走,今后发展怎么样,就看他的造化了,否则今后他发展不好,怪书记当年劝他,你就麻烦了。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36岁一般乡镇镇长,进城安排副局长保留正科待遇,该不该去

记得10多年前的一次乡镇换届,我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参与了10 余个乡镇班子的考察研判。根据我的工作体验,你应该选择进城保留正科待遇任副局长,否则你会后悔的。

县委对选好配强乡镇班子特别重视,毕竟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乡镇班子中关键又在于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在听取汇报时,重点要把这两位的特点分析透彻,否则就是考察不深入,必须重新深入考察后才能过关。

第一,你的能力,领导已了如指掌。记得当时我们在汇总考察情况、确定对每一名干部的综合评价时,进行了反复磋商、研判,对考察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对所考察的干部都准确“画像”。但当县委领导集中听取汇报时,对我们考察的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一把手都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那时我们才知道,县委领导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的信息来源渠道非常广,通过平时听取各乡镇的工作汇报、下乡镇调研检查工作、各部门工作的汇报以及其他信息渠道,对各单位各乡镇主要领导的个性特点、素质能力、工作特点及成绩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哪些乡镇的工作让他们很揪心、没起色,哪些乡镇的工作成效明显、老百姓评价好,哪些地方问题突出、群众有反映,比我们考察组了解的多。他们把收集到的这些问题提出来,只是希望考察组进一步做调查核实,不要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要错用一个没能力没本事的人。有的因为素质、能力的问题,领导早就有想调整的意思,但因为没有到合适的时机,为了队伍的稳定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暂时没有行动而已。

第二,你的性格和能力,决定你适合干什么工作。镇长在乡镇党委班子中就是一个排名第一的副职,在这个职位上工作,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水平,干得好与不好,都决定了一个干部能否做一把手的问题。有的人在做镇长时,没有担当精神,不敢直面矛盾、问题,不能大胆去处理和解决问题,仅以一个副职的身份,什么事都要书记亲自出面处理,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没魄力、没胆识,不敢担当,难以挑起重担,因而不能任用到一把手岗位上。有的虽然是一个好的助手,但是抓工作只能按照上级的要求依葫芦画瓢,没有思想、没有独到的见解,无法高瞻远瞩地去思考谋划工作,这也不能任用到一把手岗位上。有的个性过分阴柔,书生气重,缺乏统帅全局的魄力和胆识,组织上会担心他驾驭不了局面,遇上急难险重的问题根本没法处理,甚至有可能把一个单位带废了、带散了,这种人也不能任用到一把手岗位上。有的人个性过于急躁,虽然在工作岗位上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看起来成效明显,但给人留 下的印象是过于莽撞,缺乏左右圆融的处事艺术;而作为一把手要处理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单位内部也好、外部也好,都会遇到各种不同个性的人,需要有恰当的处事艺术和协调能力或包容、或处置、或化解到位,因而个性过于刚烈、过于莽撞的人也不适合任用到一把手岗位上。因此,人各有所长,有的是将才,有的是帅才,组织用人往往会认真研判,不是哪里有坑就往哪里填那么简单。真正选好用好一个一把手不容易,如果一个干部真的非常能干,组织上是不会轻易放过不任用的。

第三,迂回前进,有可能为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36岁的镇长,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年华,本可以顺理成章地任用到乡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也可以任用到县级部门局长的岗位上,但却没有这样去考虑,说明你还需要锻炼培养。要么是你成长的经历中缺少机关的锻炼,在处理问题上有一些欠缺;要么是你经历比较单一,还需要多岗位锻炼,接受更全面、多方位的培养;或者因为机构改革,职数的减少,让你回机关只是一个暂时的过渡。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上级领导是出于什么考虑,在你有了乡镇工作经历后又到机关任职,必将让你的能力更全面,积累的经验更多,都会为你的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能力提升、成绩显现后,必将迎来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你又是正科级的副局长,必然在副局长中排名靠前,只要你干得出色,说不定局长的接班人就是你。即使不能提拔,达到一定条件和职数空缺后,直接晋升四级调研员,也很不错。如果放弃这个机会,而死守乡镇,能力、岗位经历又很单一,又无法提拔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年龄混大了之后,更不好发展,说不定过几年连回城的机会都没有了。

树挪死,人挪活。把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