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凡尔登战役为什么伤亡这么大呢?凡尔登战役有怎样的历史地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凡尔登战役为什么伤亡这么大呢

谢邀。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子渊之前曾经专门和读者分析过。先说第一个问题,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那么子渊认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决定性战役和重要转折点,也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挫败了德国一举占领巴黎的企图。关于为何伤亡如此之大,且听子渊为君细细道来。

1916年2月21日清晨,天气格外寒冷。沿着长达6英里的前线,德军在完美隐蔽下以每小时十万发的惊人速度,将炮弹射向法军堡垒,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就此爆发。在以凡尔登要塞、布拉邦特和奥尔内的村庄为界的三角形地区,超过200万发炮弹密集落下,几乎将地面的一切构筑物轰得干干净净。十二个小时后,德军趁着夜色匍匐前进,以试探法国的抵抗能力。殊不知,与法军的拉锯就此展开。

▲凡尔登战役形势图

早在前一年的12月,德国统帅部就做出了战略目标西移的决定,经过反复磋商,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将著名的要塞城市凡尔登作为目标。凡尔登位于巴黎以东,是英法两军战线的突出部分,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构成了严重威胁。围绕这一战略要地,德、法两国军队曾数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如愿,法军则在原有基础上构筑了永久工事和3道野战营地,安排11个师和600余门火炮进行守卫。

▲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画像

在德国人看来,如果能占领凡尔登,其效果可谓一石二鸟。首先,德军攻占凡尔登必将重挫法军士气,同时又可打通前往巴黎的战争交通线,一旦攻破巴黎,法国的灭亡就只剩下倒计时,而英、俄两国军队则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因此,德国方面希望通过先发制人的方式,突破法军防线,进而牵制与消耗法军的有生力量,战争局势将会产生重大改变。

经过精心动员,德国调集27个师和上千门火炮进攻凡尔登,其主力部队为皇太子威廉亲率的第五集团军,下辖18个师(后陆续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五十。

▲版画上的凡尔登要塞

为隐瞒德军的战略意图,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便大张旗鼓地向香贝尼地区增兵,法军总司令霞飞结果真上当了。自从1914年后德国因数次进攻未果而转移阵地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的争夺战已经过时,虽然派兵驻守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节约资金及战略物资,总司令霞飞甚至在1915年就要求凡尔登要塞停止强化加固。

▲亨利·菲利浦·贝当画像

得知德军向香贝尼大量聚集的消息后,霞飞确信德军将会从这里进攻然后冲向巴黎。殊不知,德国人在暗中向凡尔登输送士兵及物资。数天后,英法联军终于弄清法军的真实想法。这下子霞飞是真的慌了神,要求法国部队不顾一切代价赶赴凡尔登,然而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如期到达。面对德国上千门火炮的猛烈轰击和轮番冲锋,要塞司令贝当指挥法军拼命抵抗,第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六公里。毕竟他麾下只有2个师,加上赶来驰援的2个师,根本没法抵挡住德国人。

▲凡尔登战役场景

万幸的是,法军总算稳住了阵脚,并在其余援军到达开,开始了与德军的艰难拉锯。由于第一天未攻克凡尔登,德国军队先机尽失,只能不停向凡尔登增兵,以求通过人数优势赢得决战。到4月份时,法国军队人数已与德方相当。无奈之下,一直稳坐指挥部的皇太子威廉冲上前线,并下令使用毒气弹。然而法军仍然将德国人挡在了要塞前。

秋天时,法军开始反击,陆续夺回了数个丢失的阵地。在这关键时刻,法尔肯海恩因指挥不力被德皇下令免职,兴登堡出任总参谋长。9月2日,德皇无奈批准停止进攻凡尔赛。从10月24至至1月18日,法军基本收复了被德军攻占的所有阵地,“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

▲凡尔登战役纪念馆

在这场战役之中,双方投入总兵力逾200万人,伤亡人数达73万之多,因此又被称作“绞肉机”。可以说,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决定性战役和重要转折点,也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挫败了德国一举占领巴黎的企图。由于德国损失惨重又无法及时弥补,德国的军事进攻能力在此战后从顶峰跌落至谷底,最终丧失了战争主动权,2年后不得不向协约国投降。

凡尔登战役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凡尔登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改变和扭转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之一。这当中经历了什么,阿贵写出一点自己了解的凡尔登战役,以供大家增添点茶余饭后的话题,由于篇幅有点长,读者可泡好茶以便慢慢看下去。

1915年4月,意大利突然脱离了他的盟友德国加入了协约国后,法军总司令霞飞认为,他们的作战计划可以改变。并制定了1916年由俄国和意大利首先在东线和南线发动攻势,在战略上牵制德国军队,然后由英法联军在西线大规模出击,一举歼灭西线的德军,从而彻底改变战争局面。
霞飞的建议也得到了其他几个协约国的支持,但是要命的是他们没有对何时发起进攻达成统一的共识,于是大家决定在来年三月再来商榷具体的日子。可是德军也没有慢下来,他们也在策划一个改变此次战局的一个时间点和支撑点。于是新任命的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登场了!1他对德军西线的僵局早就苦恼万分。由于1915年德军在西线所采取的攻势成效不大,本想着在东线一举击败俄军后再大规模挥师西进。可实际上英法军队的局面进攻看似效果虽然不大,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德军的战略力量。使德军在东线始终没法得到足够的兵力给俄军以致命的打击。于是法尔肯.海因反复斟酌和权衡后,立刻停止了在东线对俄军的进攻行动,把主要进攻方向对准了西线的英法联军。并在1915年圣诞节前夕,他向德皇威廉二世递交了一分《战略进攻备忘录》。

由于英国历来主张欧洲战略是一个均衡状态,所以它就和法国联合起来。在水面作战方向上,当时英国的作战力量,德国肯定是打不过的,于是德国就选择了水面下,大力的发展并使用潜艇,使用潜艇战术来对付英国。在双方僵持的情况下,法尔肯.海因认为,要快速削弱英军的作战力量,还得要先把它的盟友法国打败,也只有把法国打败,德国才可以获得在欧洲大陆上的优势地位,也可以使英国在欧洲的实力衰败下来。

消灭法国的有生力量,使法军的血流光,这是法尔肯.海因的目的。那这样就要选择一个战略进攻的地点,法尔肯.海英分析后认为,这个地点一定要是法国人眼里的一个特殊地区。它将使法国人为了防御这一地区,不得不投入其所有的力量,才可以使法国将每一滴血流尽。

最终经过军部商讨后选择了法国北部的边境小镇凡尔登作为进攻目标。

德国之所以选择凡尔登作为攻击点,法尔肯.海因认为如果法国不倾其所有拒德军于凡尔登之外,那就等于把法国北部的大门给德军打开了。所以也认定法国会倾尽军队主力和德军打一场进攻战,这恰恰是法尔肯.海因所想要的结果,从而在凡尔登一举歼灭法国人。
就在协约国首脑们还在为何时发起进攻而争论时,
1916年2月21日法国小镇凡尔登已经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德军抢先在协约国前面发起了进攻,协约国仓促应战,与德军在凡尔登小镇上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厮杀。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久,并且是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决定意义的“凡尔登战役”。

为了进攻凡尔登,德军从1915年冬天就开始着手准备,抽调了西线战场装备最好,作战力量最强的6个军,10个师共27万人。同时德军还采用了新的战术,既以强大的炮火摧毁敌方的阵地和兵员装备,然后再也士兵推进作为巩固和占领。这种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作战方式被后来众多国家军队屡屡采用。特别是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多是采用这种战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德军集结了大量的火炮,把部署在俄国和巴尔干半岛前线和兵工厂的大炮全部投入到凡尔登战场之中。在其12公里长的战线上排列着1000门大炮,野心勃勃的德军想在世界战争史上添上炮击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达到彻底摧毁法国人的防御。

法国北部重镇凡尔登,它是法国最重要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