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前必看(怎样把握高考语文考试时间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怎样把握高考语文考试时间

怎样把握高考语文考试时间?

第一,利用好开考前五分钟。

我们都知道高考语文考试是每年的第一场考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但作为多次参加过高考监考的高中语文老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高考考试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时间是155分钟。

上午九点,这是我们正式开考的时间,也是允许学生动笔做题的时间,但正式开考前的五分钟,试卷其实已经发到了我们手里。

理论上这个五分钟是让我们填写个人信息,检查试卷和答题卡有无疏漏,绝对禁止考生动笔答卷,但这些流程根本用不了五分钟啊!而且高考只要求不能动笔不能写,没说不能看啊!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五分钟可以详细阅读完一篇完整的文本阅读了,这个时间是我们规范考试时间之外的,利用得好了,整个考试压力会小很多。

建议:在快速浏览全卷,填好个人信息之后,这个五分钟,建议用来阅读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或者文学类文本阅读。用这额外的五分钟非常奢侈的读一篇难度大一些的文章,绝对比你一直不停的翻卷子,这边瞅一眼那边瞅一眼要高效得多!

第二,规范化自己的各题型做题时间。

我们的高考语文考试,主要就是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三大块,其中我们习惯性的把作文之前的部分称之为前卷。我们应该对前卷的各大题型、对应的做题时间有大致的规划,并且在平时的考试中尽可能执行这种规划,养成做题“生物钟”。

下面是我个人建议的前卷各题型标准做题时间:

按照这个表格,前卷我们可以在85分钟内解决战斗,这样我们再留出五分钟时间来检查一下试卷,作文部分可以有六十分钟时间完成。如果考前的五分钟你利用得足够好,作文就可以结余出六十五分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作文能够很自如从容的完成,最少拿个平均分。

第三,有决断,不纠结

高考语文如今有39分选择题,6分名句默写,45分的主观题,60分的作文,这些题中每一类都可能让人纠结不敢确信,这种纠结往往是导致我们做不完题的罪魁祸首。

所以,想要把握好时间,面对困扰必须当断则断!选择题二选一无法确定正确选项怎么办——给自己列理由,找语感,别浪费时间,选了也别瞎改!主观题要点不全怎么办——别不敢动笔,大胆的写吧,写出来要点不全也就是扣一点的分,但你磨磨蹭蹭浪费了时间,导致某一题空白,那就不是一分两分的问题了。文言文翻译某一实词含义无法确定怎么办——先写了再说;作文审题不好确定怎么办——就写你最先想到的觉得最俗的,写得人最多的那个主题;标题想不出好的怎么办——只要是能点题的标题都先预备好......

你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在一道题上纠结太久,不能为了多拿一分却丢掉更多的分数。越是紧张,越是重要的考试,就越要理性,有所取舍,敢于决断!


当然,高考中想要把握好时间,其实功夫更在平时。平日的语文考试中,就应当注意自己的一些问题。题主可以在平时多考虑一下几点:

1.提高阅读速度

文儒敏教授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如果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自己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在高考中可能会有人连题都做不完。这番言论在媒体的几经解读下变成了未来高考语文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试题。虽然温教授几次辟谣,但谣言之所以越传越烈,就在于其有肥沃的现实土壤,很多同学真的是阅读能力堪忧——他们已经面临考试做不完试卷的情况。

高考语文正在增加阅读量,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下高考语文试卷的字数已经由7000字向9000字靠拢,未来破万是必然!时间不变,阅读量增加,那对学生来说随之而来的一定就是阅读速度的考验!

平时就应该针对性的做一些阅读速度的训练,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几分钟读完,一篇小说几分钟,文言文又需要多久,这些都是要在平时多投入,考场上才能实现规范时间内的完美答题。

2.平时考试限制在140分钟

这是我们高中一直在实行的一项措施,起初是因为平时考试太多,语文考试时间太长,战线拉不开,于是决定压缩十分钟,但后来发现,这种做法真的是妙处无穷!

我们的语文考试是每周都要进行的,从高一到高三均如此。可以想象,学生如果适应了在140分钟内做一套标准化语文试卷,那么在高考中150分钟的时间就会显得格外充裕,哪怕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也会比其他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缓冲。

3.平时语文学习,主攻薄弱点

在正式考试中,学生浪费时间的题型基本是不会变的,因为掌握程度不够,所以耗费时间比较长,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做专项练习进行突破。

我有一个学生,初中一直写记叙文,高一开始写议论文的时候,完全不会写,每次考试都是发呆半小时,然后剩最后半小时突击写作文,后来我建议他每天进行作文片段练习,同时按照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进行素材整理,如此坚持了大半年,到了高二他再也不会因作文而头疼,有时候甚至能写两篇作文,答题卡上一篇,写完后自己在草稿纸上还能再写一篇。当然,他的作文水平不高,平时也就是四十七八分,但速度足够快,而且自己写得特别轻松,这对他做其他题是一种巨大优势,他的语文恒定在115+,对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小结:语文考试的命题大趋势其实是偏简单的,但阅读材料的难度在增加,也就是说,对我们的语文考试来说,阅读是最需要提高的,而试题,平时有针对性的刷一刷,速度一定能提上来。

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语文,毕竟是高考第一科。对了,还有一点能够说明语文的重要性,在很多省份(比如河南),如果报考同一所院校同一个专业(大多数专业)的多位考生总分一致,在排序的时候是优先按照语文的分数高低的。也就是总分一致看语文,可见语文之重要。

对于黑龙江考生因为没带表,错过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你怎么看

说实话,这名考生虽然留下了整整一年的遗憾和痛苦,但我却并不同情他。毕竟,对于高考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他自己都马虎对待,我们又何必帮他认真呢?

据报道,6月7日,黑龙江望奎一名考生9点前到达考点,称因为自己没戴表,看到考点门口没有其他考生,以为没到时间,一直在考场外等候,9点45分才反应过来。但因错过时间,最终无法进场考试,众多陪考家长鼓励他不要气馁。
我认为,错过本次考试时间,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首先,众所周知,高考是一项时间要求非常严格的国家考试,在考试之前,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其他同学,肯定都会单独叮嘱要记得带表,随时关注时间刻度,然后及时做出相应行动。但是,该考生高考当天竟然没带表,竟然选择“漠视”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所以,时间最终也漠视了他。

其次,就算他没带时间,难道没有带嘴吗?看到考场没有其他人,竟然不去找周围的人确认一下,现在究竟是几时几分了,而是佛系地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来早了。我想,只要他肯多走几步,一定能找到考场内的工作人员,或者找到有显示时间的地方,从而安排自己的具体行动。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所以,一切责任都在于他。

最后,当该考生来到考场后发现空无一人,竟然以为是自己来早了。试问,对于高考,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到达考场,如果不是大家都进考场了,怎么可能会在考场外空无一人?难不成他提前好几个小时就到达考场了吗?所以,他能产生这个奇葩想法,真的是他的责任。

综上所述,错过考试固然可惜,但我并不同情他。

高考语文当天和前一晚做什么

这个时间考生应该保持放松的心情,不要去接触自己不太擅长的知识。比如背了很久都没背下来的文言文,这个时候就不要去看了。

高考前一天可以听听音乐,听听广播,看看笑话书。主要就是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另外,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也是很好的放松方式。高考必考的十四篇古文,相信这个时候的考生应该烂熟于心了,可以再翻一翻书,看看易错字,加深印象。可以看看有关教育方面的新闻,也许会启发考生的写作思维。翻翻曾经做过的错题,巩固一下。俗话说,“临阵磨枪”嘛!不要熬夜,也不要早睡,保持常态。再次检查考试用具,确保材料齐全。

考试当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