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发明了火药,为什么把火药发扬光大的却是欧洲人?火药和炸药有何区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中国最早发明了火药,为什么把火药发扬光大的却是欧洲人

谢邀,这是典型的文化问题了。

之前鲁迅在说的一句话是“汉字不除,中华必亡”,概念是如果中国不能用拼音文字,那么就会出现很多的中国人没有办法学习文字的现象。幸而我们利用简化字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效的降低了文盲率。

这只是一个例子,说了一个国家的文字系统对一个国家社会、科技的影响。

从枪炮火药的发展路线来说,也特别证明了一点就是中国文化并不适合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展。

举个例子:“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因就其余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开方除之,即弦也。” 这是中古代对于勾股动力的描述。这种表述方式有点“太拽文了”致使对勾股定理的本质并不能清晰简单的表述出来。所以会导致只有“秀才”才能看懂。严重限制了在基础应用领域的使用,而“秀才”门更重视的是“二十四桥明月夜”这样的表达和抒情,也就更导致了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用途之间的脱节。

这是大文化范畴内整体的缺失。

从细节来说,还有一个不得不注意的要点——书写工具。W君常说工具决定生产力。对于最基本的书写工具两个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工具,中国人是用毛笔的。

通常毛笔写字会有一种气贯河山的感觉。

但显然这种书写工具是无法作图的。而西方从古代就开始使用硬笔(鹅毛笔、钢笔、铅笔),硬笔在书法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造诣,但是在精确制图上则真有天然优势。

这样在历史的积累下,两个文明实际上走的是不同的科技树。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了。

发现火药的事实是在于中国的方士们不断探索的精神,中国文化更易于“找到”某些东西。发明枪炮则是西方工学的必然成果,工学的思想更适合应用一些东西。

火药和炸药有何区别

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581—682年)在《孙真人丹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烧的硫磺伏火法。在12世纪后,阿拉伯等国的书上才提到硝石。阿拉伯人叫它为“中国雪”,波斯人则叫“中国盐”。火药和火器的制造,通过阿拉伯人先后传到了欧洲各国。等到欧洲人学会使用火药和火器时,我国早已使用几百年了。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家有关,发明时间至迟在唐代以前。由于炼丹家喜欢保守秘密;因此,我们现在无法查出发明者的姓名、具体年月和具体地方。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即炼丹家主要是道教的骨干分子或医药学家。道教萌发自洛阳,盛行于河洛地区。被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李聃曾长期在洛阳做官,并在洛阳写出了道教的“圣经”——《道德经》。

火药与炸药的区别

火药属于炸药中的一类。火药和炸药一般以作用的形式区分,产生爆轰的为炸药,产生爆燃或燃烧的为火药。

炸药爆炸变化的主要形式是爆轰,对外界作爆破功,作用瞬间功率极高;火药作用的形式通常是爆燃或燃烧,对外界主要由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作抛掷功,作用时间相对长一些

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分别对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的出现及传播给世界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这四个东西对世界的影响。

一、指南针

  • 首先,敲黑板啦,指南针最初出现的时候并不叫指南针,而是叫做司南。司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人们把天然发现的磁石打磨成一个勺子状放于一个磁石盘上,由于地球两极的磁场牵引,勺子便会转动来指明南北方向。当然,最初人们可不知道磁力、地球两极这些概念,学者们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这一现象,直到明朝传教士徐怀仁系统的介绍了西方的磁力理论,中国的学者才能进一步研究指南针。那么司南这一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西方国家在吸收司南之后将其改进,成为更加先进的指南针。那么指南针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
  • 在没有指南针之前,西方航海家冒险探索主要靠大自然来辩明方向,例如太阳例如北斗星等,由于这些受大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上中世纪的绘图技术落后和对地理认知不够而没有全面的航海地图,所以中世纪西方航海家的死亡率和迷失概率很高。
  • 指南针的出现,可以说为中世纪西方航海家拨开云雾,使得航海冒险成为可能,为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西方国家后来的海上扩张,进行资本主义海外传送,提供了前提条件,促进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萌芽和发展。

二、造纸术

  •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的书写多用竹简、羊皮,布等材料来操作,这些材料粗糙不利于书写,保存又比较笨重,所以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利用麻布、鱼网等粗材料造出了适合书写的纸,这才给人们的书写带来了便利。
  • 再来看看古代或者说中世纪的西方国家用什么来书写,羊皮纸。这种羊皮纸类似我国古代的羊皮,是粗加工过的书写材料,不仅成本高而且书写不便利,明显不能作为大规模的书写材料。
  • 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国,使得大批量适合书写的纸被生产出来,这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有了纸质的载体,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和记载,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三、火药

  • 火药,一个被我国古代炼丹方士无意间发现的东西,最开始方士练丹都要用到丹砂,这里面决大部分含有硫磺,一次不经意被火烘烤产生爆裂的声响,火药进入人们的认知里。可以说,火药的出现,终结了冷兵器时代。
  • 火药传到西方国家后,被广泛用于军事和采矿工业。在没有火药之前,欧洲国家的战争是以骑士进行的冷兵器作战,而火药的运用,使得大批军事武器出现,推动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同时,火药成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武器,给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提供了保障。火药用于采矿业,提高了采矿效率,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活字印刷术

  •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最开始是在竹简上刻字来存放书写记忆,后面有了单个字的印刷,最后是毕升改进了印刷术,出现活字印刷术。
  • 活字印刷术使得大规模印制书本成为可能,提高了印刷效率。这传到西方国家后,促进了文本传播的效率,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进程。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伟大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上更是有着重要影响。希望全球能好好利用,共筑和平繁荣之世界。

为什么火药称为药,中国人发明火药的目的是什么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几个小常识。

第一,我们所说的火药准确的说应该叫做黑火药,在我们老家叫黑药,黑火药又有生火药和熟火药之分。

生火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硝二磺三木炭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在黑火药的诞生初期,应该就是生火药,至于熟火药就比较晚了。

熟火药就是把硝、硫磺和木炭放置在容器里,下面点火熬制而成。

熬制而成的黑火药,在数量同等的情况之下,威力要比生活药大一倍还要多。

在我们的先人发明出黑火药之后,技术水平没有发生质的飞跃,大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当时的大清军队使用的很可能依旧是生火药。

而此时越洋而来的英国军队使用的极有可能是已经经过改进的熟火药,技术上翻了一倍,大清军队没有不打败仗的道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