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初一数学重难点有哪些该如何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初一数学重难点有哪些该如何学习

初一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重点需要学习有理数的概念和定义、整式的加减法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很多学生对于初一的知识并不是非常重视,这是非常不对的。初一的知识是一个基础,对于初二和初三的学习很有帮助,很多学生对于初一的定义以及概念理解的并不是非常深刻,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就不能够让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需要在上课认真听讲,理解数学中的定义和概念,不能够对概念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要对概念进行重视,才能够更好的解题。数学的公式在解题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同学连公式的记不清楚,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差错,也会让自己的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可以将公式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平时可以拿出来背一背,让公式深刻的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学生需要学会总结,每一个类型的题目都有一定的解决技巧,需要同学们进行总结复习。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对于日后的学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虽然很多老师会帮学生解决这一步,但是学生还是要自己亲自动手,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也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数学这门科目是有一定规律性的,需要对数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学生需要重视自己的错题,将自己错误的题目找出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积累自己不会的知识,将它们弄懂。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审题,容易看错题目,就会让整个题目的意思变了,也会让自己出错,这是非常不对的行为,要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学生在做试卷的时候需要关注自己的做题时间,不能做题太慢,否则在具体的考试中发挥不如意,也会让自己失去自信心。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与归纳

初一数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点,一定要把知识点牢记,我整理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有理数加减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方

1、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底数是a,指数是n,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的n次方或的n次幂。

3、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角的比较 

1、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2、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以上是我整理的初一数学重点,希望能帮到你。

初一数学重点难点总结 初一重点题型全在这里

为了让即将上初一的同学在数学上不再那么吃力,下面是我整理的 初一数学 重点知识点,仅供参考: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有理数加减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方

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底数是a,指数是n,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的n次方 或 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

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1700+50x=1800,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⑵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初一数学学习技巧

①着重预习,学会自学

预习是自学的开始,进入初中以后,你会逐步尝到自觉寻求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甜头,自觉预习初一数学,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②专心听讲,乐于思考

初一数学课堂45分钟最为关键,要养成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习惯,使自己的心、眼、耳、口、手都参与课堂活动。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绝不放过一个疑问。

③规范作业,强化训练

小学生解题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不能独立思考,解题格式不规范,步骤混乱。为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订正的好习惯。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汇总

在期中考试之前一定要学会整理知识点,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一数学重点 知识点 总结汇总,仅供参考。
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判定
①常见的不等号有“》”“《”“≤” “≥”及“≠”。分别读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