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最信任的大将李景隆,为什么会成为朱棣的大功臣?徐辉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如果建文帝用徐辉祖不用李景隆能否歼灭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建文帝最信任的大将李景隆,为什么会成为朱棣的大功臣

祖宗积德,儿孙有福。

有个积德行善的祖宗无比重要。

李景隆有一个好爷爷李贞。

朱元璋二姐夫李贞画像

请注意上面图片上李贞穿的袍子!

他的肚子部位绣着一只张牙舞爪的五爪金色大龙头,龙身子自李贞的左胳膊盘旋而上,煞是好看。衣服其余部位绣的一团一团的图案,也是一只只的五爪金色小团龙,自带威严。

注意,是龙,不是蟒。

这,很不寻常,皇权时代,除了皇帝外,无人可以穿五爪龙袍。

亲王也不行,亲王穿蟒袍。蟒猛一看也是龙,但蟒只有四个爪子。

可是李景隆的爷爷李贞他就可以穿五爪龙袍,并且让画工画成了像,放进了李家家庙中,传到了现在。

牛不牛?

可是你去翻阅明史,要看看这个李贞到底有什么滔天战功以至于可以身披龙袍。

没有,他无有寸毫战功!文治也没有。

他何德何能?得此殊荣!

李贞是朱元璋的二姐夫。

众所周知,朱元璋年幼时,穷困至极,常常连肚子也填不饱,也没有什么有钱的亲戚。

不过他二姐夫李贞家虽然说不上有多富裕,但饭还是能吃得饱的。小小的朱元璋常常去蹭饭,李贞待他也很好。

并且李贞这个人虽是乡野之辈,见识却很卓著。

当时李贞看见村中有人又买田又盖华屋,还起奢华大墓厚葬亲人,叹气说:“糊涂啊!现在什么世道啊!竟然还打算做富家翁?”

李贞的心胸也很大。

当时中原鼎沸,民多为盗。李贞拿出不多的家产,在村中也召集了几个青壮年,守卫乡里。

如此义举,可就把那些只知炫富的有钱人比下去了,那些炫富者面对汹涌饥民,除了被一抢而空外,什么也不会剩下。

可以想象,年幼的朱元璋一定在他这个姐夫身上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些历史学家猜度说,小时候饭也吃不上的朱元璋之所以能识的几个字,除了皇觉寺的老和尚帮助之外,李贞帮他亦不少。

后来朱元璋在滁阳站住了脚,李贞带着儿子李文忠去投奔。

李文忠这里就不多说了,朱元璋手下一大猛将。如果不是他在洪都顶住了陈友谅的围攻,朱元璋能不能成事还两说呢!朱元璋亲自说过,“吾甥如吾子。”

尽管朱家二姐已经不在,朱元璋和姐夫的关系依然亲如兄弟,兄友弟恭。这不奇怪,朱元璋幼受李贞教诲,得益良多。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朱元璋把李贞当做了家中的宝贝老人养了起来。

朱元璋建政之后,李贞封恩亲侯、驸马都尉。洪武四年,又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驸马都尉、曹国公。敕免常朝,赞拜不名,特许穿五爪金龙之龙袍。

富贵等身之外,不用上班干领薪,见了朱元璋不跪不拜,只续亲戚之礼,不讲君臣之别。

和朱元璋穿一样穿五爪龙袍。

这恩宠,天下第一。

什么刘基,什么李善长,什么徐达,什么汤和,什么常遇春,皆比不过。

再后来,李贞年龄大了,朱元璋为了能常常见到他,又在皇城中给他找了一套房子,让他住了进去。

朱元璋本人呢!还真的就常常亲自去李贞那里聊天拜见,走亲戚,兄弟闲叙话。

朱元璋是真拿李贞当亲人,当长辈啊!

朱元璋这么干,朱标啊!朱棣啊!以及其他二十余位小王子,包括朱允炆,当然也要去常常拜见姑父和姑姥爷了。

应该说,李贞的李家在朱家皇朝里面地位超然,具有特殊地位。.

这个特殊,特殊在哪里呢?

马皇后娘家无亲人,义父郭子兴的儿子也都没有了,李贞虽然是朱元璋的姐夫这种外戚,相对于朱元璋的儿子们来说,他们的老姑夫李贞可以肩比娘舅之亲了。

难得可贵的是李贞享受如此待遇,他竟然不骄不傲,谦虚得很。衣食住行力求简朴之外,见天还总是教育家人,李家富贵都是朱元璋赐予的,乱世之中能活命也是朱元璋保护的,咱李家要知恩感报!

朱元璋很喜欢。

爱屋及乌,朱元璋对李景隆也恩宠日升,多次派他去湖广、陕西、河南练军,还让他去管理过于西番的茶马贸易,后来干脆让他掌管了左军都督府,主政一方了。

李景隆人长得也帅,戎装一上身,高头大马一骑,身边围上一群大小将领,蛮像那么回事。

朱允炆比李景隆小八岁。

朱元璋崩,朱允炆继位,也才22岁,一个小年轻,信任30岁的、看着他长大的李景隆表哥太正常了,非常正常。

比信任任何一个他的那些小叔叔们都要安心理得,因为这个表哥不可能抢走他的皇位。

可是,朱棣比李景隆要大十岁,他可瞧不起小表侄李景隆,李景隆只是练过兵,当过大将军,朱棣可是真正上战场厮杀过的大元帅。

但是,李景隆后来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这件事,对朱棣很重要,非常重要。

李景隆对朱棣的承认,可以类比百姓家兄弟闹矛盾分家产,请了最重要的亲戚“娘舅”主持分家。

上面说过了, 李贞这个老姑夫完全就是朱家兄弟的老娘舅。

而,所谓“靖难之役”本来就是朱家的家务事,当长房长孙的“谋夺”其他房的财产。朱棣打上门去闹,朱允炆知道错了 ,羞愧“自杀”。

一时间,长房无人了。

怎么办呢?

朱家谁来当家主做大家长?

李景隆背着朱家老姑夫李贞的神牌站了出来,“我看朱老四不错,就他吧!”

这时候,宗法理论上,文武大臣是没有发言权的,朱老四也罢,朱家大孙子也罢,都是你们文武大臣的主子,至于谁当家做主,是主子的家事,不是国事。

李景隆的功劳就在这里!

所以他成了朱棣最大的功臣。

现代人离宗法社会久矣,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

徐辉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如果建文帝用徐辉祖不用李景隆能否歼灭北军

徐辉祖这个名字是朱元璋亲自改的,原因是徐辉祖的本名叫徐允恭,正好与皇太孙犯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讳。朱元璋给他改成“辉祖”的用意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希望他将徐达忠心为主的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的确如朱元璋所愿,徐辉祖作为徐达的长子,不但继承了父亲生前的爵位,还继承了父亲“忠勇”的品质。

洪武17年,16岁的徐辉祖就已经任职勋卫署左军都督府,可以说他的前半生生涯一直都是在军中成长起来的。洪武21年,20岁的徐辉祖承袭了父亲徐达生前的爵位魏国公。

特别是洪武25年以后,徐辉祖成为了朱元璋刻意培养的对象,曾经被多次委派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督办练边、防边。徐辉祖掌管了中军都督府,成为了朱元璋给皇太孙朱允炆配备的“中军主帅”的标志性事件。

然而历史却没有给他统帅三军的机会,整个“靖难之役”,他只作为后援出场了几次。而就那微乎其微几次的出场,也最终见证了徐辉祖同样是不世出的战将,至少不会输阵任何一个“靖难勋将”。

虽然朱允炆也明白徐辉祖是朱元璋精心留给自己的左膀右臂,也曾拜为太子太傅,但由于他特殊的身份背景(朱棣的大舅子),在朱允炆时期,得不到真正的重用;由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