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天乡野的优美景色以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上乘之作。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说着丰收。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庙。

见:通假字,同“现”,显现,出现

赏析

这首词的上阕,单纯描写的是当时夏夜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喜悦,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民带来的幸福。

下阕的疏星、微雨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乡土气息相吻合。词人尽管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很熟,可是因为醉心于丰年之乐,连早已临近社林旁边的茅店都没有察觉,词人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于忘却了道途远近,忽然看到熟识的那家小店,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这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在这里,读者可以领略到辛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附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原文及翻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全译逐句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1)西江月: 词牌名。
(2)黄沙: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3)别枝惊鹊: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 蝉叫声。
(5)旧时: 往日。
(6)茅店: 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7)社林: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8)见: 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翻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该词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古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鸣蝉:蝉叫声。⑤旧时:往日。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的意思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
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④别枝:旁枝。
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