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做到静以养身,俭以养德?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何以做到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认识境界量人生,以静可养健康身。

量其行而不适应,心知明示便为静。

俭字当头求生存,恰与现时不对应。

高消费中高收入,俭朴求品树德新。

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诸葛亮的《诫子书》虽然是写给自己儿子的,实则是写给广大民众与后人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千百年来对后人影响至深。有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把这八个字奉于案前,贴于书房,做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左右铭。更有历代许多爱国爱民优秀人物把这八个字植入心中,以资鼓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圣人的教诲,传世的语录,智者的选择。

网友们你们是怎么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生活中你们怎么做呢

静可以深思,深思可以出智慧,从而达到修身。俭在不贪婪,不贪婪可以出人品,因此而养德。

一个人达到深度的静的状态,排除一切杂念以后,会有一种智慧像光明一样爆发。据说,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坐禅七七四十九天,平复心中所有的杂念,把自己和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终使心中许多的迷惑都豁然开朗,证得大圆满,修成了正果,他坐禅所体悟到的大智慧,成了佛经教义的精髓。佛教所谓的坐禅,其实就是一种深度的静修。

一个人能够一切从俭,放下多余的贪婪,一定会逐渐培养出高尚的情操。第欧根尼简单得连碗都是多余的时候,他的内心干净无比。第欧根尼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通过戏剧、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来阐述他的学说。他言传身教,简单明了的教学:所有的人都应当自然地生活,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那些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只有这样,人才能过自由的生活。富有的人认为他占有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还有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其实并非如此,他得为这些东西操心,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这些物质枷锁着他,支配着他,他实际上成了贪欲的奴隶。

我们普通人,不望成圣成贤,只希望自己生活得质量高一点,身心愉快一点。若要达成这个目标,不妨静下来,活得俭朴一些,单纯一些!

天是不会塌下来的,即便真塌了,也如小平同志所说,自有长汉顶着,我们惊慌什么?静得下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俭得下来,“良田万倾,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去掉贪婪,方能活得自在!

(图片来自网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