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的9纵是如何从敲边鼓变成二野主力的?这一仗是关
发布时间: 2023-07-11

提起秦基伟将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甘岭战役,在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中,秦基伟指挥志愿军第15军和美韩联军血战43天,在没有飞机和坦克,炮火也远不及对手的情况下,硬是打退了敌军900多次冲锋,最终毙伤敌军25000多人。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令世界各国对新中国刮目相看。秦基伟和他的第15军也因此名扬天下。

但在上甘岭战役之前,15军只能算解放军中一支二等部队,他的前身是第二野战军第9纵队。9纵成立于1947年8月份,是以太行军区及所属分区十几支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的。相比于二野其他几个纵队来说,9纵不仅成立时间晚,家当也是最寒酸的。9纵成立之初,全纵3个旅21000多人却仅有8000多支枪,两个人还摊不上一支,许多战士只能用大刀做武器。

至于炮,那就更少了,全纵加起来才仅有9门火炮,其中野炮两门,山炮三门,战防炮四门。因为装备差,9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能给主力纵队打下手、敲边鼓。对此纵队司令秦基伟毫不讳言,他曾说:“我们不行就是不行嘛,从来不怕掉底子,不行就要拼命学习,拼命地干。”秦基伟是一个很有心且不服输的人,他把每一仗都当成成长的机会,积小胜为大胜,部队的士气很快就高涨起来,具备了打硬仗的底气。

展开全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48年10月郑州战役打响,刘、邓调集中野四个纵队围攻中原重地郑州,9纵依然是敲边鼓。就在各部队紧锣密鼓地向郑州城下运动时,秦基伟却将手中的第79团、豫西四分区基干团和郏县独立团部署在了郑州西北的薛岗、苏家屯和杜庄一线。他为何要这样做呢?秦基伟分析郑州已是一座孤城,守城的国民党第40军军长李振清又是一个杂牌将领,为了保存实力,他极有可能弃城向北逃跑,与新乡的敌人抱团。而薛岗、苏家屯和杜庄一线则是敌人北逃的必经之路。

郑州战役的进程果如秦基伟所料,李振清见中野4个纵队向自己扑来,知道单凭自己一个军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于是他没等我攻城部队形成合围,就打开北门仓皇出逃。结果刚出城十几公里就被秦基伟预先布下的伏兵堵住了去路,9纵主力趁机掩杀过来,将敌人分割包围,经过数个小时的激战,将敌40军全歼,光俘虏就抓了7000多。这是9纵成立以来打的最大胜仗,战士们从头到脚都换了新装备,一多半人还用上了美式卡宾枪。此战过后,9纵一跃成为中野装备最好的纵队,坐上了头等主力的位置。之后经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两广战役的锤炼,9纵(第15军)成了二野的一支劲旅,并最终在上甘岭名扬天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