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论文(为什么会发明食品添加剂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会发明食品添加剂

为什么会发明食品添加剂?

1、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就有用栀子染色的记载,在周朝开始使用肉桂增香,东汉时期,就用盐卤制作豆腐,并流传到现在。南宋就开始使用硝酸盐生产腊肉。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墓碑上发现了糖果上色的图画,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使用人工调色技术生产葡萄酒。栀子(天然食用色素)、肉桂(天然调味料)、盐卤(食品凝固剂)、硝酸盐(食品发色剂)都属食品添加剂,但在那个时代还没有添加剂这一名称,仅仅只知道用这些原料加工的食品颜色好看、香味更好、味道可口,或是加工需要的原料,没有这种原料,就做不出要想做的产品(如盐卤制豆腐)。

2、添加剂这一名称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各方面的要求(如外观颜色好看、方便快捷、各种各样香味、不同的口味以及不容易变质等等)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专用名称。并且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使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各方面的需求,新的食品添加剂不断产生,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全世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000多种,直接使用的大约有4000多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约有1797种,其中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如口香糖)中基础剂、着色剂(食用色素)、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等。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是为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使用的历史悠久。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改善食品质量,改善食品色、香、味,防止食品变质(如鱼、肉等的保存),保证食品新鲜(如水果蔬菜的保鲜)等,全世界现在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4000多种,我国约有1797种。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在的食品工业,它已经深入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如粮油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保鲜与加工、酿造以及饮料、烟、酒、茶、糖果、糕点、冷冻食品、调味品、面制品(如面条、包子、馒头、油条等)等的加工。

我是60后食品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调制豆奶都有哪些添加剂

我国的行业标准《QB/T 2132-2008 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中是将豆奶、豆乳、豆浆、Soymilk这几个词是等同来看的,都是“以大豆及大豆制品为主要原料,可添加食糖、食盐,不添加其他食品辅料,加工制成的产品。”

而真正含有奶成分的豆奶,其实应该叫做“调制豆奶”或者“豆奶饮料”。如果是希望给宝宝喝含奶的豆浆产品,请看配料表中是否有奶,别看名字。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含奶的豆奶产品同时添加了大量的糖和其他添加剂,因此只能当做饮料,而不是普通豆浆或者牛奶来日常饮用。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到底有哪些?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下面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各种食品添加剂进行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用!

 

冷藏肉品

山梨酸钾(防腐剂)

  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标准:亚硝酸钠可按GBl907国标生产作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肉食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克/千克;肉制品不得超过0.03克/千克。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

  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红曲红(着色剂)

  天然红色素,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目前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可以用在调制乳、冷冻饮品、果酱、腐乳、糖果、方便米面制品、饼干、腌腊肉制品、醋、酱油、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上,不允许用在生鲜肉或调理肉制品中。

速冻面点食品(汤圆等)

   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果脯大量含有)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在美国,凡是添加糖精钠做甜味剂的食品,均要求标有“糖精钠能引起动物肿瘤”的警告语。

  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经英、法、德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卫生当局指定可使用之新合成甜味料。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副作用:对肝脏及神经系统有影响,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常出现食品甜蜜素使用过量的情况,出口食口也曾因甜蜜素超标被退回。

  标准:国际市场大多要求检测甜蜜素产品微生物指标,而我国的国标却没有该项要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在30多年前就全面禁止使用甜蜜素,日本也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甜蜜素。

  苯甲酸(防腐剂)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常在碳酸饮料、低盐酱菜、酱类、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等食品中使用。

标准:美国FDA规定,苯甲酸被列为安全类食品添加剂,但毒性较山梨酸高。

抗结剂、稳定剂

  核苷酸(营养强化剂)最大使用量0.58g/kg。增强鲜味。

  磷酸三钙(抗结剂) 拥有抗凝、水分保持等多功能,最大使用量10g/kg。

奶粉

  抗氧化剂,氢氧化钾,柠檬酸,碳酸氢钠,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磷脂(乳化剂)

  磷脂可以防衰老﹑降低胆固醇等,具有乳化和润湿性。

  标准:大豆磷脂制品被各国列为安全的多用途天然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化剂)

  维生素类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及其盐类是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化剂。

  标准:获国际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批准使用,每天摄入量为1.25g/kg体重。在美国、欧盟都获批。在中国,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也是唯一允许添加到婴儿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咖啡

  二氧化硅(矽)(抗结剂)

  能解决产品因吸潮受压形成的结块,同时具有吸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流动促进剂。用于蛋粉、奶粉、可可粉、糖粉、植物性粉末、速溶咖啡、粉状汤料。

  黄原胶(汉生胶)(增稠剂)最大使用量10g/kg。

鸡精、味精

  谷氨酸钠,食用香精,呈味核苷酸二钠

  谷氨酸钠(增味剂)

  您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往鸡汤中加一些盐,味道会更加鲜美。这是因为鸡肉当中富含谷氨酸这种氨基酸,您又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