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会议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关注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政策。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只有理解领会了各种思想和方针政策才能实践好并付诸于行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对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要坚定不移的维护并且扎扎实实的实施,基层党员干部是各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只有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重视,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的实质,领会好政策的内容才能够准确的执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好群众。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要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服务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国家已经把建立服务型政府当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地方政府必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跟中央的步伐。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工作将会面临更多复杂严峻的问题,群众对我们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紧要任务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精简程序,为群众办实事、解困难、释疑惑,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推动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将会受到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更多关注。各级领导干部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而基层的千万工作人员则是贯彻执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中坚力量。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为加快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贡献。

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

十八大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参会的是二千余名党代表。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参会的是“三委”委员和一些其他代表。
建国以后的重要会议有:
中共八大,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矛盾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
……
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厚地参与到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
在党史和国史上,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的转折点。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因而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我们今天面对的一切,宏观的国家与民族变革,微观的家庭与个人变化,莫不与这次会议及其开启的探索息息相关。对于我们每个普通家庭和民众来说,我们没有参与全会召开和决策的历史,但这个会议却深厚地参与到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
时代变化,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回顾历史,思考未来,会议所展示的精神及其特质值得铭记:
一是,完整准确而又牢固地高举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毛泽东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结合中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生动的实现,并且要在继续的丰富的鲜活的实践中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并将继续发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将中华民族从沉沦成功推向独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革命时代人们思想的认同取向,也是改革和建设时期人们思想认同、行动指导的最大公约数。
二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在承认和坚持社会主义是实践的、具体的、发展的,而非僵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对此,人们的认识是深刻的。
三是恢复和确立社会主义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价值原则。“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主线,也是实践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是为多数人因而是多数人参与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大的人民,也必须服务于和惠及最广大的人民。“共同富裕”正是这一根本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具体而生动的规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扩展资料

从历史的角度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上。全会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加明确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提出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官邸制、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等等。这些重大突破,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对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主要精神是什么

1、党的十八大精神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3、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五中全会精神: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5、六中全会的精神: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是不可动摇的目标。

6、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战略部署的盛会,是展示我们党团结、胜利、奋进的盛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