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下一句是什么(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诗名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诗名是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4、随风:一作“随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地区.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州桐梓县,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县,在今湖南沅陵县.

我寄愁心与明月,下一句是什么

意思: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
“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
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资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百度百科
69 26
下一条回答
【www.百度.com 】按效果付费_立即咨询顾问「百度」
www.百度.com 上百度,专业平台,优质服务,强大免费工具任你用!百度推广,为您量身..
电话咨询:更多详情
e.baidu.com广告
淘集App_大额优惠券免费领取
关注优惠券的人也在看
省钱购物优质平台,每日精选某宝大额优惠券!潮品,新品,爆款特价抢!
sqkb2.zdaozhushou.ren广告
为您推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意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
261 浏览11482 2017-11-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的意思是: 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听说你被贬到龙标,
68 浏览49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思是啥?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 听说王昌龄被降职到“龙标”做官,我在遥远的地方用诗表达我的心情。
17 浏览167 2019-06-2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的解释是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的白话文解释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
21 浏览40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意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
9 浏览11206
为您推荐
五粮液富贵天下
硫磺皂可以洗脸不
幼儿唐诗三百首
不洗脸会怎样
26个字母的音标
怎么样正确洗脸
黑曜石的价格
手机捕鱼游戏
正在加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全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停地哀啼,听说你遭贬了,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沅溪、武溪、酉溪、巫溪、辰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