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贶节的古诗词有什么?“六月六晒龙袍”农历这天晒衣物可防长霉,是否有一定科学道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关天贶节的古诗词有什么

天贶节(贶读音kuang第四声,意为赠、赐)是指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

此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赵恒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声称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并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这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贶节”已失去原来含义。

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六月六又叫“天贶节(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以前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被和晒经、书画。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同时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相关的诗词:

六月六日夜

宋 陈与义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六月六日倪{奥下加山}庵坐雨

宋 陈著

山外黄尘不到门,南风松竹翠纷纷。

暗中有虎村嗥合,夜半闻鸡老睡分。

带得儿来同坐雨,飞归家去欲排云。

收书忽报今朝喜,病女加餐药奏勋。

天贶·天贶逢佳节

宋 许月卿

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

今朝书上考,同日是生辰。

部使星留次,临川月半轮。

明年当此日,五马列朝绅。

六月六日即事

清 朱景英

竹素丛残海外装,官閒偏为曝书忙。

风床叶叶舒还卷,消受长天古墨香。

六月六日

明 杨爵

六月六日杀蠹虫,无衣可出哭吾穷。

聊将囚板阶前晒,一物光辉与世同。

“六月六晒龙袍”农历这天晒衣物可防长霉,是否有一定科学道理

六月六,晒被服;六月六,请姑姑。明天就是六月六,又是入中伏了。习惯上,六月六是天贶节,女儿回娘家消仇解怨节,又是寺院的翻经节。民俗上就有晒书,晒衣被习惯,防发霉虫蚁为害。

晒书防霉:传说九天玄女赐给宋江一部天书,让他替天行道,扶危济贫。说六月六降天书,所以要在这天晒书。也有传说六月六是龙晒鳞的日子,天晴日朗正盛伏暑,一边雨多易霉,一边烈日炎炎,对书保存不利,所以要在六月六晒书防霉。

也有传说,六月六,晒龙袍,龙衣龙袍晒不干,连阴带晴个半月。所以,佛寺,道观,庙宇,到各家各户,都有形成六月六,晒书,晒衣被,器具等的风俗习惯。在我南方,多雨潮湿,对书对衣被更要时不时翻出晒晒,达到防霉防虫蚁不被破坏之目的。

六月六作为翻经节,天贶节,宋时就定为节日了。贶是赐予之意,这是有传说有故事的。故事,传说任人编,各有说法不同,但都直指晒书晒衣被。借盛夏伏暑日炎晒物是有利的,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六六大顺,在今多事之时,六六求个平安吧!传说,六月六还是“虫王节”,更要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丰衣足食人幸福。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