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演讲稿800字(有没有发现《奔涌吧,后浪》演讲中的硬伤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没有发现《奔涌吧,后浪》演讲中的硬伤

作为一个前浪,刚刚看了何冰老师在B站的演讲。何冰老师的表演功力和台词功力完全没得黑,看过之后让人鸡血沸腾。可是回过头想想视频画面中那些小资情调,生活无忧的UP主们展现出的青春风貌,是不是跟很多不那么太富裕的青年扯不上关系呢?

如果在这样的励志视频中出现在防疫第一线,无畏生死,不惧艰辛的工作人员;风雨中坚持送达的外卖小哥;工地上添砖加瓦的农民工;努力学习专研的莘莘学子;保家卫国的青年战士;那些为了梦想背景离乡在城市打拼的小镇青年。我认为这些人才能真正代表大多数的年轻人。

但是很可惜视频中好像忽略了这些更应该被歌颂被赞美的青年。展现的可能也是他们向往的未来生活,但我作为前浪看到的这些画面想到的更多的贫富差距和巨大的落差感。我也不觉得那些大多数不太富裕,正在努力拼搏的青年人看到这样的视频,会提升哪怕一丁点的自信心。很多人可能是看了视频,满怀希望,关掉视频还得为这个月的房租和由于疫情无法继续的生计发愁。

可能B站只是想通过这样的视频,宣传自己的网站和产品。但是在青年节这么有意义又充满希望的节日,视频还登上了央视(当然央视版还是作了大量的删减),那就不得不为那些还没过上精致生活,为了梦想还在努力奋斗的青年们带来些希望。

何冰老师在视频中深情的说出“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抱歉,我作为一个弱小的前浪真的没法由衷的给出赞美和认同。

各位怎么看何冰在B站发表的演讲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样看来,鲁迅应该算个内心强大的人,那重温下《三闲集》的序言也是好的。

“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

习惯嘲讽和否定固然狭隘,但是不吝赞美和鼓励也未见得多高明。

如果不能看到事实,而只是鼓动一种情绪,那在我看来,不如闭嘴更好。

如何评价B站2020年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后浪》

B站:五四青年节了,咱们邀请何冰老师,做个演讲,拍个短片,致敬一下青年。

某些前浪:别代表我,你们爱讨好年轻人讨好去,爱媚幼媚幼去,千万别带上我!

某些后浪:少整这些有的没的,真要对年轻人好啊,请前浪们先把房租降一降吧。

看到没,这个结果绝对出乎B站的意料:不但年轻人不领情,还得罪了中年人(可能还有老年人),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啊!

其实我的感觉是:这个短片无非是B站想趁着青年节这个时机,讴歌一下这个时代,鼓励一下年轻人(因为B站年轻人多),再为自己打个广告而已。所以我看完之后,一笑置之。

但为什么会激起这么多的水花呢?我觉得吧,这里头反映的,正好是两代人的观念差异。

首先是文案内容。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相同的文案必定有不同的理解。

某些中年人一听就觉得很不爽,太丢脸了,咱至于要这么卑躬屈膝地去讨好这些年轻人吗?

但某些年轻人听了一样很不爽,太不要脸了,这样居高临下地、好像恩赐一样地说一些空洞的话,很好玩吗?还不如来点实惠的。

其次是表达形式。

真要说给年轻人听,就应该选择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找个年轻一点的明星freestyle一段也好。而演讲,大概是时下年轻人最不喜欢的表演形式之一吧。

说穿了还是某些中年人既放不下架子,又不了解年轻人造成的。本想两面兼顾,却两面不讨好。

其实,并不是早生了几年,就一定是前浪。前浪还是后浪,跟年龄无关。跑得快的,冲到了前面,年纪再轻,也是前浪。反之亦然。

所以,何必分什么前浪后浪,在奔涌的河流里,大家都要努力向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