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鬼念什么?吝啬鬼和各不相犯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三个鬼念什么

三个鬼加起来的字,网传读“mei”,其实并无权威资料记载,《新华字典》也并未收录此字,该字主要来自于网络杜撰。

关于网络杜撰的“三个鬼”读音“méi”,主要流传有三个版本:

1、古人认为遇到鬼很不好,而同时撞见仨鬼就更是最倒霉的了,所以三个“鬼”字重叠在一起念“méi”,取的霉的意思。

2、《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的徒弟梅超风练武功时常用三个骷髅头堆砌成品字形,分三堆,终于练成“九阴白骨爪”。为了不让恶鬼盈门,就用她的姓做这个字的音,即“梅”的意思.

3.人和鬼互有顾忌,当鬼多于人时,就会“鬼”飞色舞,后人就用这句成语来形容很兴奋的样子,但三个“鬼”字写起来颇为麻烦,就简写成眉飞色舞。

吝啬鬼和各不相犯是什么意思

吝啬鬼 是形容人非常小气,把一点点利益都看得非常重,把自己的财富守得紧紧的。各不相犯是指井水不犯河水,你不找我麻烦,我也不会去有意挑衅你的意思。

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的吝啬鬼,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吗

要说吝啬鬼,大家首先想到了那位因为两根灯草不肯咽气的严监生。严监生是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其实历史上并无其人。

然而,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吝啬鬼,比起严监生的吝啬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01“吝啬”原来是两个人

传说很久以前,吝先生和啬先生在半路相遇,相谈甚欢,便结为朋友。分手时,约定中秋节到乌有山子虚亭饮酒赏月,吝先生带酒,啬先生备菜。

中秋节到了,二人如约而至。可是两人都是空手而来,见面后大眼瞪小眼相视了一会儿,忍不住哈哈大笑。

两人谦让一番在亭子里坐下,吝先生首先打破了僵局。

他一只手弯曲佯做举杯状,另一只手指着天空,说道:”月光如水水如酒,清啬先生开怀畅饮!“

啬先生也不示弱,随即伸出两指做筷子,指着荷塘深情地说:“池中游鱼鱼是菜,请吝仁兄大饱口福!”

两人觥筹交错,互敬互让,好不高——。

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逊色三分!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不过如此!

行人见状,无不捧腹大笑。

有人认识这二位,便打趣道:“二位仁兄今天赏月,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活着是吝啬人,死了是吝啬鬼。

从此,“吝啬”一次便传开了,用于形容极其小气的人。

02高官中也有“吝啬鬼”

唐朝有个叫夏侯处信的人,做荆州长史,为人吝啬超常。

一天,有客人来访,时近中午,他让仆人准备午饭。仆人问和多少面,他说两个人吃,和2斤。

唐朝一斤是今日的661克,2斤面粉就是1332克,用这么多面粉做面条,两个人怎么吃得了?

但你要以为他这是对客人的盛情款待,那就错了。

仆人遵照吩咐下了厨房。要把这么多的面做成面条,那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果然,客人见天已过午,饭还没做成,就告辞而去了。

夏侯处信百般“挽留”,也没有留住。 回来见了仆人,打了个“响指”,意思是:”干得漂亮!“

他这样做,绝不是家境清贫。他的官职是荆州长史,官阶为五品,月俸是相当可观的!

03诗人韦庄跟着背黑锅

据《朝野佥载》记载: 唐朝初年,有一个叫韦庄的人,做饭要数准了米粒下锅,称准了柴火做饭,多一粒米、多一两柴都不行。吃剩下的肉还有几块儿,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少一块儿必须严厉追查。

“吝啬鬼”韦庄的儿子八岁时死了,妻子按照当时通行的衣服装殓。他很心疼,就把装殓的衣服剥下来,用破旧的席子裹尸体,等尸体放进墓穴,他又把破旧的席子扛回家。

难道他不疼爱自己的骨肉吗?不是。只是舍不得那领破席!

这个韦庄应该不是晚唐诗人、词人,做过五代时前蜀宰相,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著有《浣花集》的韦庄。因为《朝野佥载》的作者是初盛唐时人。

只是重名而已,却让我们的大诗人、词人背了千余年“吝啬鬼”的黑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