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1960年真假(电影攀登者是不是真的爬珠穆朗玛峰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电影攀登者是不是真的爬珠穆朗玛峰

不是真的爬珠穆朗玛峰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中国第一支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电影大部分场景都在雪山上面,演员们都穿着非常厚重的棉袄,脸色也冻的惨白看起来非常的真实,周围的环境也非常真实,看起来并不像是特效。不过电影并不是在珠穆朗玛峰拍摄的,但也确实是在真的雪山上拍摄的,

《攀登者》的拍摄地点在天津和岗什卡雪山,天津的拍摄地所拍摄的都是爬雪山之前的镜头,后面影片中雪山上的场景都是在青海岗什卡雪山上真实取景的。

虽然岗什卡雪山并不是珠穆朗玛峰没有那么高的海拔,危险性也不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在雪山上空气稀薄天气寒冷也非常的艰苦,但演员们还是非常敬业,没有因为拍摄条件艰苦而放弃,反而完成的十分出色。

扩展资料:

幕后制作

《攀登者》是根据中国登山队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在西藏进行实地取景拍摄。电影筹备期,吴京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1975年登山队成员夏伯渝的故事,对他后来用假肢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巅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情节也在片中以彩蛋的形式出现。

该片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因此使用了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加大了特效制作量 。

攀登者原型人物

攀登者故事的原型人物--夏伯渝。

《攀登者》改编自中国1960年与1975年攀登珠峰的真实事件,第一代、第二代登山队员在艰苦的条件下,让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世界之巅。

影片中,胡歌饰演的“杨光”在1975年登山时失去双腿,而他的原型——今年70岁的夏伯渝,在2018年5月14日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基本信息

用血肉之躯搭起“中国梯”在《攀登者》的开头,张译饰演的登山员曲松林光着脚攀爬岩壁,这一幕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这并非夸张,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夏伯渝就讲述了背后的真实故事:第一代登山队员用血肉之躯搭起一座“人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1960年5月24日,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四名登山队员从8500米处的突击营地出发,开始向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进军。

从北坡攀登珠峰有一个必经之地——第二台阶,人称“飞鸟也无法逾越”,其中最艰难的一段,是五六米高、近乎垂直的岩壁。

电影《攀登者》是讲述哪一年的发生的事

电影《攀登者》是讲述1960年的中国珠穆朗玛登山发生的故事!

首先,我很崇拜攀登者,也向往来一次攀登历程!而这部《攀登者 》背后的真实故事远比电影更精彩。因为登上世界之巅,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的一件事!但对1960年的中国珠穆朗玛登山队员来说,更深的动力来自国家、人民以及坚不可摧的信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相对平缓,而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则横贯着世界上最长的冰坡,有很多近70度的百米陡坡,有的甚至接近90度。西方国家认为初出茅庐的中国登山队想要从北坡登顶简直是痴心妄想。

其次,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组成,共有214人。为保证主力队员体力,登山队派出192人的先遣队,建立起大本营及位于5400米、5900米和6400米的三个高山营地,队员们把几千公斤的高山装备、食品和燃料等先行运到这些营地。3月,在国外采购登山装备的人意外得知,印度人也要登珠峰,消息传回,登山队顿感时间紧迫。

再次,为了适应环境和在更高处建立营地,中国登山队先后三次进行高山行军,两名队员因此牺牲。在第三次行军中,他们遭遇暴风雪,50多人冻伤,包括队长史占春在内的多名主力被送进医院,史占春流着泪说,今年可能没法登顶了。但这时候,印度人开始登峰了,而且也已经前进到8000多米的营地。

最后,5月17日,中国登山队发起突击。5月24日上午9时,四名队员许竞、王富洲、刘连满和贡布从最高营地出发,摄像师屈银华也跟随拍摄,但许竞因体力消耗过大,无法再前行,原本只打算跟到半途的屈银华只能临时顶上。海拔8700米处,刘连满为了托举队友攀登而耗尽体力,其他三人连夜摸黑继续前进。

电影《攀登者》开播,你是否知道60年前中国首登珠峰的悲壮

中国首攀珠峰是在1960年5月。当时的这一条件是很艰苦的,自然科技发展水平和安全设施也没有现在这么到位,因为那个时候想攀上珠峰单纯的就是凭着一股毅力。

国外有很多登山爱好者以及很多国家,都曾经想过能不能登上珠峰,但是他们最终得出的结果都是不能,因为这个地方据说连飞鸟都飞不上去,更何况是我们没有翅膀的人类呢,他们觉得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说尝试者非常少,尝试的人最后基本都失联了,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下失联往往就意味着不能够生存。

我们国家在1960年,第1次登上了珠峰,凌晨4:20中国的国旗第1次插在了中国最也是世界最高峰的峰顶,我们完成了,很多人想完成,很多国家想完成都没有完成任务,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为此感到自豪,但是攀登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很多风险,包括登完顶之后下山也不是那么的安全,过程非常波折。

电影攀登者,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登珠峰的那种艰险,但是说他有一些情节,我觉得不是那么合理,因为在几千米的高山上还大喊大叫明显就是非常消耗自己身体氧气以及体力的行为,虽然说可能是为了达到相应的电影效果,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点。
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安全设施来讲,能够登上珠峰真的既有运气又有毅力的坚持。包括现在人们想登上住房,仍然离不开前辈们在身体上所留下的固定设施,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就像登山一样,有台阶自然就会容易很多,什么都没有,单春平手脚往上爬真的风险性很高很高,为这些前辈感到骄傲,也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致敬这些英雄。

你知道《攀登者》的真实故事吗

    我记着是攀登珠峰的故事,今年国庆档三部影片齐齐上映,上演了一副三足鼎立的局面,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和我的祖国》拔得头筹,《中国机长》位居第二,拍在末尾的是吴京胡歌等人主演的《攀登者》,这部影片描述的是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挑战极限,攀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的每一位角色也都有真实原型的存在。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 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而这就是电影《攀登者》前半段所叙述的第一次三人登顶故事历史原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