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托孤是什么生肖(汉武帝曾托孤给匈奴王子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汉武帝曾托孤给匈奴王子吗

为了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汉武帝临终前选了5位托孤大臣:霍光为首,另外4位是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和桑弘羊。金日磾是匈奴的王子也是汉武帝的外甥。汉武帝年幼时,一母同胞的姐姐南宫公主被汉景帝送去匈奴和亲。南宫公主为军臣单于生了两个王子,于丹和金日磾。于丹长大后参加了匈奴入侵汉朝边塞的强盗行动,被伏击的汉军射杀。霍光的哥哥名将霍去病第一次出征进攻匈奴大获全胜一战成名,抓的俘虏里就有金日磾。金日磾多年的岗位职责给汉武帝养马和驾驭马车。年代久了,金日磾完全被汉化,因忠诚勤勉兢兢业业获得了汉武帝的信任被授予官职,属于皇帝近臣。这里面也有私人感情因素,姐姐南宫公主被迫出塞和亲既是国家的屈辱也是骨肉分离,对年幼的汉武帝刺激的很重,皇帝的亲生女儿去和亲可是稀奇罕见的。当年边塞汉军射杀于丹王子是从尸体上确认了身份的,汉武帝难免有复杂的想法,汉军守土有责对自己的亲外甥不得不杀。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汉武帝对金日磾难免是有几分疼爱的。金日磾又一贯忠心谨慎几十年,于是成为了托孤大臣之一

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周世宗当初看错了赵匡胤?从来没有的事儿,他其实看错的是另外一个人,是这货生生打乱了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最终坏了柴荣的千秋大业。

但这位仁兄却最终还逃过了清算,因为即便是腆着脸上位的赵大,也不好意思惩治这个无意立了大功的“自己人”
这人就是被后世誉为大忠臣、看似非常无辜的后周托孤重臣——范质。

“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好评如潮的范质竟会是罪臣?会和赵匡胤穿一条裤子吗?你不是胡咧咧的吧。

看官们,咱们先别举起砖头来拍,且听我挣扎几句,看合不合理,再选择是否猛烈拍砖。

首先,周世宗会是个粗心大意的主儿?

咱们都知道,周世宗年少之时,跟着后周太祖郭威(当时还是个大头兵)过的生活,生活质量那可以说是相当寒碜。

家里穷,靠谁挣钱?不是郭雀儿这个舞刀弄枪的,反而是柴荣,从小为家里精打细算,长大了还得做买卖贴补家用。

时太祖无子,家道沦落,然以帝谨厚,故以庶事委之。帝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太祖甚怜之,乃养为己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思缜密,做事情,很细心。
那么对于托孤这么大的事儿,柴荣可能大意吗?面对一病不起的局面,焦虑的柴荣必然会反复推演,最终设计出一套,他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托孤班子体系。

当时的情况,主少国疑,因此,柴荣留下的这个体系当中,核心灵魂不一定是绝对的忠诚,而是优先考虑绝对的制衡。
赵匡胤不可靠的可能性,肯定被柴荣考虑过,因此,他也一定会为此,设定有制约他的人。

老赵与柴荣的交情铁?

很多人说,人家老赵作为柴荣的心腹马仔,两人在战场上有过命的交情,因此柴荣对老赵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和信任,感情用事也是有可能的。
赵匡胤是周世宗留下的最大忠臣,这个人设成为了托孤系统中的一大漏洞,才让老赵后来钻了空。

然而,这个命题根本经不起推敲。
熟悉柴荣经历的小伙伴们,但凡看看周世宗当年,如何被他老爹的好哥们、权臣王峻虐来虐去的经历,你就会明白,像周世宗这种雄猜之主,他连姐夫张永德都信不过,会毫无保留地信任这个,一直跟随在自己手下打工的高级马仔?
赵匡胤再忠贞,柴荣也不可能把他当作定海神针,因此,偏信赵匡胤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那柴荣忙活了半天,到底是哪儿出错了呢?咱们还是先看看柴荣设定的托孤体系,虽然挺科学,但漏洞也是很明显的。

一个挺科学、有瑕疵的托孤体系

在这个托孤体系当中,其实赵匡胤所处的位置,确实很low。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甚至还一度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改为归德军节度使,镇守离着京师不远的地方。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对于柴荣设计的这个托孤班子成员,人员配置,其实挺科学、也非常缜密:
一、托孤班子外围成员:

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 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从后周版图上来看,最要害的地方无外乎就这三个:

天雄军驻河北,防范契丹;

昭义军驻河东南,防范北汉;

淮南节度使扼守淮泗,防范南唐。

注释:西面定难节度使那一块基本上靠着世袭,向来朝廷是一面拉一面打。在天下统一前,只要对方不闹腾,就成了,对他们一般要求不能太高。

仔细看这三个地方的话,可以看出它们位置对于汴梁来讲,基本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个地方距离汴梁都差不多。

学过几何的同学们都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最高,而当时这三方军队大佬互相制衡,兵力上也恰恰达到了平稳的目的。

而且这三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忠义。

您千万不要以为柴荣身死前,赶走李重进是为了怕他夺权,恰恰相反,把李重进赶到淮南这个地方,才是真的说明,柴荣把他这个表兄弟,看做了自己人。

如果真是害怕李重进夺权,找个小地方安置,或者像张永德一样放在京师,不给兵权养着,养废了就行。敢将淮南这么要害的地方交给李重进,那就是想要让他这个表兄弟,日后万一朝廷里有奸臣,能够有清君侧的实力。

我们首先看看符彦卿:

这位本性忠义,当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因兵变被围击,旁边护卫都跑路了,唯独这位,跟在后唐庄宗身边,不离不弃,最终后唐庄宗挂了,才在皇帝身上痛哭一番之后,忍痛离去。

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符彦卿作为后唐王朝超级大牛将领——符存审的儿子,在沙陀系里根深蒂固,不仅在晋出帝时期深得重用,跟辽军血战多年,在后汉时期更成为了国之柱石,到了后周时期,进封卫王、魏王。

可以说,河北之地,抵抗北面契丹的主要力量,就是由符彦卿掌控的,他的军事实力,在后周之内,首屈一指。

因此柴荣必然会将其牢牢跟自己绑在一起,第一个皇后娶符彦卿的女儿,皇后去世后,第二个还娶她女儿,老婆可以换,但岳父一定不能变。

绑定符彦卿确实是个很牢靠的办法,但凡谁要是觊觎皇位,符彦卿作为皇亲国戚,那可是休息与共的,动小皇帝,就等于动符彦卿的利益。

但这里面却有一个小漏洞,那就是符彦卿的女儿挺多,赵光义也娶了一个,即懿德皇后,这就使得符彦卿这个老丈人,在面对赵匡胤上位之时,反应温和很多,手心手背都是女婿,不好办呀。

在柴荣设计托孤体系当中,最初看来,符彦卿这个漏洞微乎其微,但到了关键时刻,却成了一个影响局面的重要因素。

符彦卿这个托孤角色,合理但有瑕疵。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昭义的李筠。

这位也是后唐时期崛起的将领,当初投奔后汉太祖刘知远的时候,跟郭威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关系匪浅。

后来郭威造反,先锋就是这位哥,而柴荣对这位前辈也一直是亲之信之,一直将其依为抗击北汉的国之柱石。

从后来赵匡胤想招揽李筠,最终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