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下联;自古英雄出少年,求上联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下联;自古英雄出少年,求上联

从来宰相起州郡,

平平仄仄仄平仄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仄仄平平平仄平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一个现成的:从来侠女出风尘。但这个肯定不是题主的意思,于是继续拓展思路。突然想到韩非子说的一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意思是说无论宰相和猛将,都必须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担当朝堂的重任。

宰相,仄仄,对英雄,意思相称,平仄没问题。起州郡,意思是起自州郡,出少年,意思是出自少年,也没问题。至于“自古”怎么对,实行拿“拿来主义”,直接用“从来”。

整副对联的意思就成了:宰相往往是从一州一郡干起来,再一步一步进入国家中枢;古往今来的英雄也大多出自少年。

照这个思路,其实猛将也可以做做文章。

从来猛将起行伍

平平仄仄仄平仄

自古英雄出少年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生感意气,少小爱文辞,我是@磊落故人 ,请指教!

“自古英雄出少年”,那么,从古到今,少年成名的有多少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说得还真是不假,在古代,战乱频繁,风云际会,催生出不少小小年纪就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天才少年,以下为题主简单列举几个。

一、年龄最小而官职最高的甘罗

此人是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自幼聪慧,拜入吕不韦门下,在其12岁时,掌握秦国国政的吕不韦想出兵攻打赵国来扩张他的封地,于是派蔡泽去燕国做大臣,蔡泽经过三年努力,使得燕王派了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吕不韦又准备派张唐到燕国做相国,以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张唐因与赵国有旧怨,此行去往燕国必须经过赵国,怕被赵国人给逮住,故而推辞不肯,让吕不韦很不高兴。此时甘罗主动站出来说他有办法让张唐心甘情愿的奉命,吕不韦本来不信一个12岁的孩子能搞定此事,又没有别的办法,勉强同意他试一试。

甘罗前去拜见张唐,一番大忽悠,张唐果真准备启程。然后甘罗又主动请求让自己先行出使赵国,为张唐路过赵国打通关节。甘罗到达赵国后,对着赵王又是一顿忽悠,以燕、秦两国即将结盟攻打赵国相威胁,说动赵王先送五座城池给秦国,这样吕不韦的封地就扩大了,自然也就没有联手燕国攻打赵国的必要了,然后赵国可以有恃无恐、毫无后顾之忧的反手攻打燕国。赵王一听,这事儿划算啊,虽然送出去五座城,但是这笔损失可以转手从燕国头上赚回来,干!于是赵国先送给秦国五座城,紧接着大举进攻燕国,夺城三十余座,为了表示与秦国交好的诚意,转手又送给秦国十一座。

这么一番算下来,赵国大动干戈的打了几场硬仗,赚了十几座城,而显然秦国才是最大的赢家,甘罗动了动嘴皮子,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笑纳了赵国双手奉送的十几座城。甘罗因此奇功,年仅12岁就被嬴政封赏为上卿(相当于丞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二、天才少年战神霍去病

此人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正儿八经的官二代,但却不像一般的世家公子那样成为纨绔子弟。年幼即在舅舅卫青的悉心教导下,熟读兵法,能文能武。年仅17岁时,被任命为票姚校尉,随舅舅卫青与匈奴大战于漠南,打得兴起时,嫌大军行进速度太慢,于是率八百轻骑兵脱离主力单独前出,深入大漠数百里,直击匈奴人心脏,匈奴猝不及防,遭斩首2000余级,其中包括大批匈奴高级官员,也包括匈奴单于的祖父、叔父等人,一战而立奇功,获封“冠军侯”。

从此以后,霍去病开启了无敌是多么寂寞的一段光辉岁月,战绩越发璀璨。

公元前121年春季,时任骠骑将军的霍去病率1万骠骑,转战河西五国,越过焉支山,6天急行军1000多里,重创匈奴,斩首9000,连匈奴人祭天的金人也被缴获。同年夏季,原计划与公孙敖率领的另一支几万人的骑兵部队会师后继续进攻,但公孙敖因迷路未能及时赶到,霍去病果断选择孤军深入,再歼敌3万余人,俘获匈奴五王、五王之母、王子59人、相国、将军、都尉等一大堆,匈奴实力再遭沉重打击。同年,匈奴浑邪王率众投降,然而途中部分匈奴军降而复叛,霍去病突入匈奴阵中斩杀叛乱者,稳定了局势。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卫青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接战匈奴左贤王后,斩敌7万余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及一大堆将军、都尉,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并在此举行祭天封礼,之后一路追杀到北海(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畔)。经此一战,匈奴远远逃遁,辽阔的漠南彻底归于大汉治下。

公元前117年,因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彻底歼灭单于,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霍去病去世,享年23岁,汉朝的军事领导力量遭遇沉重打击,汉武帝被迫暂时停止了和匈奴的战争。

霍去病的军事思想,可以说是使用骑兵大兵团集中作战、长途奔袭、迂回穿插包围、快速闪击等各种战术的鼻祖,令一向擅骑射的匈奴人闻风丧胆,唯有逃得快逃得远才是上策。

三、抗金少年英雄岳云

民族英雄岳飞之子,16岁即随父出征。在随州战役中,岳云手持铁锥枪,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久攻不克的随州城,后又收复邓州。此后,岳云成为岳家军的特种部队“背嵬军”的最重要将领之一。

公元1140年,金兀术率军南侵,与岳家军大战于郾城,岳云率背嵬军冲撞敌阵,反复冲杀,为这场主力决战的胜利立下大功。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骑兵遭遇战,也是少有的在平原野战中,农耕民族的步骑混同击败数量占优的游牧民族精锐骑兵的战例。

金军在郾城遭遇大败后,再次调来援军,以10万众,攻岳家军3万,岳云再率背嵬军突入金军阵中,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令人望之胆寒,金军士气低迷,岳家军守军趁机开城杀出,一举击溃人数几倍于自己的金军。战后,金兀术哀叹:“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年后,由于宋朝皇帝赵构的昏庸和奸臣秦桧的诬陷,随父亲岳飞和部将张宪等人一起慷慨赴死,死时年仅23岁,一枚熠熠生辉的闪耀将星就此陨落。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