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和孩子怎么沟通才算是有效沟通家长在沟通时候要注意什么方式沟通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和孩子怎么沟通才算是有效沟通家长在沟通时候要注意什么方式沟通

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家长的必修课。

高效沟通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自然和谐的沟通,往往比强权型沟通效果要好;

  2. 谈话式沟通,往往比训责式沟通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3. 沟通要给孩子指引方向,教给方法;

  4. 沟通要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我的孩子马上要上六年级,前段时间,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学习自觉性和态度上出了一些问题。做事没有那么谨慎,时间观念也不强,作业马马虎虎,上课听讲也不专注,还和他的妈妈顶嘴、甩脸子,发脾气。

我问他:“你还得我曾经给你讲过学习的四大要素吗?”

“记得。”

“那你说给我听。”

“自觉、态度、时间、专注”

“你感觉自己做的怎么样?”我问他。

“不好。”

“为什么做不好?”

他低头不语。

我说:“做不好主要是态度上的问题。一个人即便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才华,如果态度上出了问题,最终都不会走向成功。同样一件事,认真做是一种结果,不认真做是一种结果,你会选择什么?”

“认真。”

“那你的学习做到认真没?上课认真没?作业认真没?”

他摇头“没有。”

“为什么做不到?”

他不语。

我对他讲:“真正的学霸,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学习特别自觉,特别认真,特别专注,态度特别积极。如果做不好这些,那就一定不会成为真正的学霸。你的理想是将来当科学家,那你知道做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素养?”

他摇头。

我说:“还是自觉、态度、时间和专注,有强烈的自律自觉意识,能管得住自己,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能驾驭住自己的时间,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有专注如一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你对照一下自己身上有这些品质没有?”

他摇头不语。

我摸一下他的头,“儿子,其实你身上也有很多好的品质,比如善于思考,喜欢钻研,酷爱阅读,知识面宽,勤于动手,作文写的不错。再比如,你对科学感兴趣,知道很多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你喜欢探索大自然中那些奇妙的事物等等,这些都是你身上的优秀品质,但如果学习的自觉性和态度不转变的话,你身上所具备的这些优秀品质就什么作用都不能发挥。想一想,一个人如果学习做事都不能自觉,态度都不端正了,他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才能又能怎么样?”

我接着说:“这个学期,你有很多次作业完成的不好,上课也不注意听讲,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也不高,这个表现很不好。一个班那么多学生,每个人都像你这样的话,那这个班会怎么样?你作为班级一员做得好不好不仅是你自己的事,还关系到班集体。一个班要想好,班中的每个人都要努力,谁都不能落下,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他点点头。

我拍拍他,“爸爸,相信你。你本来就不是那种听不进道理,不会管理自己的孩子。

其实,你各方面都挺优秀的,正是因为这样,你才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增强自觉性,转变态度,从优秀走向卓越。爸爸也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也一定能做好,你自己有没有信心?”

他点点头。

我摸一下他,“这就对了,这才像一个男子汉,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谈完后,他显得很开心。那天晚上,我陪他一起做作业,一起阅读,他向撒娇,给我讲了很多他所知道的奇闻乐事。

指尖轻轻梳理他汗渍渍的头发,听他滔滔不绝的说这说那,有一种深沉的幸福在心中升腾。

沟通感悟:沟通是一个用心,用情,用智慧的过程,不要指靠一两次的沟通就能解决问题,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会反反复复的出现。根本的办法并不在于一次次的沟通,而在于沟通中的帮助、指导、鼓励、赏识、肯定和支持。当孩子的成长从家长外在的监管转化为内在的自我判断、矫正、修正和不断地完善,他们就真正长大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

一、沟通的心法是爱与尊重

父母与孩子沟通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尊重孩子。

作为家长要从人格上尊重孩子,对孩子就像对其他成年人一样,比如你面前如果是你的同事,你是不会随意贬低他,或者给他贴标签。如果用对待朋友的态度带着尊重去跟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就会体验到自尊。

 

这里的“爱”不是类似“我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的逻辑,也不是“都是为了你好,我才会这样付出”为借口去绑架孩子的自由意志。

爱与尊重,就是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愿意用稳定的情绪耐心的倾听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二、沟通的氛围

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而是加强情感的连接,首先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比你的伴侣更加重要。在我看来,夫妻关系是第一重要,心理学上说,家庭里横向的关系大于纵向的关系,因为有了牢固的夫妻关系,才有了牢固的家庭,有了牢固的家庭,孩子才会有一个正常、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造就情绪良好的孩子。

 

另外,父母以肢体接触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比如抱抱孩子,跟孩子沟通时眼睛看着孩子。

  

三、沟通技法层面

你有丰富的话题跟孩子交流吗?

在沟通这个问题上,作为父母我们有丰富的话题吗?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吗?…..比如除了学习之外,除了考试成绩,有其他的沟通话题吗?

 

比如上去拥抱一下他,拍拍他的背、他的头。

这种无言的动作,孩子全都能够理解。而且觉得有安全感,他愿意向家长倾诉时,基本上沟通大门就是敞开的。

同时注意沟通的时机,比如孩子不想说话,可以以书信的方式,孩子受挫,就用肢体语言去表达关心,相同的话只说一次就够了……

 

总之,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因为这样的家庭,孩子子在家庭中能够很自然、很幸福的成长,愿意去表达,那么沟通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家长是需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因此就不做技巧、方法上的具体分析了。

但咱么可以从整体说说,家长在孩子的教养上,最好是能保持“爱”与“规则”并存。

什么时候讲爱,什么时候讲规则?是不是要又分年龄阶段?

其实,“爱”和“规则”犹如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同一回事。

因为养育孩子时,有品质的爱,总是带有规则的;有品质的规则,总是带有爱的。就和东方哲学提倡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个道理。

举个例子:

从年龄上来看,0-2岁的婴儿,他们需要无条件的爱,养育者的确是越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会让他们越安全。但,满足需求不代表没有规则。你的确可以无条件给予TA爱,但如果TA要一天吃100颗小糖果,你会答应吗?这关系到TA的身体健康,那么你还是会有规则的对吧?

也就是说,无条件的爱,不代表宠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