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天天在俄罗斯家门口耀武扬威,敢撕破脸吗?超级大国,对外能耀武扬威,对内却不能管控疫情,会是什么体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北约天天在俄罗斯家门口耀武扬威,敢撕破脸吗

看了很多达人的回答,我并不认同大多数人的观点。我认为,很多人和美国一样对俄罗斯存在战略误判,北约和俄罗斯的博弈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上,在北约持续的极限施压下,双方完全有撕破脸的可能。


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为什么会“撕破脸”;撕破脸后俄罗斯将面对什么、能否承受。


先来说第一个方面,为什么会“撕破脸”和怎样“撕破脸”

北约东扩主要是利用了上个世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战略误判

北约在冷战结束后成员国由最初的19个扩充到了29个,固然有俄罗斯国力衰落和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因素在里面,但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俄罗斯对西方的战略误判。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采取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从政治到经济改革全盘西化,休克疗法的代价是经济崩溃和国力下滑。北约最初对俄罗斯正式宣布冷战结束并作出过承诺,不会扩大成员国,但很快就出尔反尔。在波兰等国提出希望加入北约时,同时宣布与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以至于俄罗斯还天真地提出过加入北约的请求。一直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俄罗斯才开始转变了对北约东扩的立场,但此时已经波兰等三国已经加入了北约。普京上台后忙于对付国内金融寡头,国内政治动荡,借北约此机会2002年开始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围,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国家纳入了北约,成员国达到了26个。此后至今的16个年里,在俄罗斯表示出了坚定的国家意志时,北约只增加了3个新成员国,全部都不是俄罗斯邻国。

北约东扩严重威胁了俄罗斯的安全,并越来越接近俄罗斯底线

自 1993年以来,北约的成员国扩大到了29个。在俄罗斯南面,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形成对俄罗斯黑海沿岸的包围,在俄罗斯西北面,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使俄罗斯西北部边界完全暴露在北约面前。北约东扩的结果是其前沿地区较冷战前向俄罗斯边境推进了700公里,基本封住了俄罗斯的出海口,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等重要城市生活在北约空军打击的阴影下。在和平时期,消耗着俄罗斯的国力;在战时,将在短期内给予俄罗斯以伤筋动骨的打击,换成兔子也是不能容忍的。

对在格鲁吉亚、乌克兰问题上的极限施压,俄罗斯已经作出了军事回应

2008年,在格鲁吉亚亲西方的萨卡什维利想加入北约时,俄罗斯仅用12天就将其美梦打得粉碎,国家分裂,总统下台,至今加入北约仍遥遥无期。2014年,在乌克兰倒向西方不可避免地情况下,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进而分裂东乌克兰既是被北约东扩逼迫的无奈之举,也是显示了其维护根本国家利益的决心,就如同此前在格鲁吉亚的军事打击一样,表明了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绝对不可接受的红线,即使与北约开战也不会退缩。在乌克兰内战中,北约为其提供资金、武器和训练,打的是一场代理人的战争。但在乌克兰被宣布加入“申请国”行列的时候,北约和俄罗斯都在玩着非常危险的俄罗斯轮盘赌游戏:极限挑战北极熊的后果就是擦枪走火。


所谓“撕破脸”,就是俄罗斯和北约正式成员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从而触发北约第五条款,即集体自卫权和北约多国开战的可能性。

再来说第一个方面,撕破脸后俄罗斯会面临什么、能否承受。

一是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这对南斯拉夫这样的小国也许会起作用,但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世界大国,成效有限。2014年以来,俄罗斯也一直在制裁和孤立中度过,经济在短期下滑后反而实现了增长。要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

二是低烈度的军事冲突。最初可能就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冲突一样,俄罗斯在乌克兰损失一些飞机、坦克和军事装备,有限的人员伤亡。俄罗斯对此也不是不可以承受,甚至双方都有以打促谈,边打边谈的思想准备。

三是常规战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不好,常规武器也相对落后,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武器上都不占优势,打一场常规战争会把俄罗斯拖垮。战争结果不只由经济和武器决定的。我认为,这低估了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情感,历史上的俄罗斯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更有凝聚力。在家门口,如果下定决心打一场常规战争,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未必就吃亏,光是在德国边上欧洲中心的加里宁格勒就能让德法先崩溃。曾经有一个国家,在刚刚建国、一穷二白、没有核武器的时候就敢给美国划一道线,和美国为首的19个国家组成的军队作战,因为他知道唇亡而齿寒、户破而堂危,结果是当这个国家再次给美国在越南划线的时候,美国宁可输掉那场战争也不敢越线一步。凭什么你们就认为一个国力远超当年那个国家、近现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强国的俄罗斯就不敢给北约划线呢?

四是核战争。这就零和博弈,快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双边多边机制都将启动,比拼的就是国家意志,尤其是领袖意志。解密后的档案发现,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曾经决定48小时后撤军,但赫鲁晓夫先崩溃了。到了这一步,和普京相比,北约先崩溃是个大概率事件。要知道,英国去年的民调显示,只有47%的人同意为波罗的海三国而战,换成乌克兰这个比例会更低,换成核战争,几乎为零。


即使和北约撕破脸,俄罗斯也能承受。也许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北约东扩才会画上一个句号,北约和俄罗斯才有真正坐下来谈的可能。

超级大国,对外能耀武扬威,对内却不能管控疫情,会是什么体验

美国公开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一万,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为什么对外能耀武扬威,对国内疫情却无法管控呢?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奇怪,美国是世界上最图利益的国家,对有利于美国的利益时,会不惜一切代价使用各种能用的手段弄到手,没有利益可图,理你才怪,活生生的例子,当我国被疫情侵袭初期,美国是第一时间撤侨关闭通道的那个国家,能说他们不会管控吗,那是他们国内制度使然,政府和民间都以享乐、自由、人权至上,不把疫情当回事,美国一场让世界莫名其妙流感至今有三千多万感染,近两万人死亡,却依然如故,这是什么概念什么情况?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果未知,若是如那流感病毒一样的结局,真不敢说在美国那是什么滋味。

为什么有钱人开车稳重还礼貌,少数没几个钱的开车倒耀武扬威

我不是替没钱人说话,你有根据吗?我没车,也不会开车,只坐车。至于什么叫耀武扬威,我的理解就是开车野,不太讲礼貌,超车抢道闯黄灯等。

据我观察看,不是有没有钱,而在于个人素质,个人法纪观念和是否吃过亏有关。开车耀武扬威的人就是素质低、法纪观念差、没吃过大亏的人。与有钱没钱没什么关系。

北洋舰队是如何去国外耀武扬威的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朝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

北洋舰队成形后,大清的海军实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可谓是盛极一时。

当时的北洋海军之所以是亚洲第一,因为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像样的海军力量。

晚清时期,日本和沙俄均窥伺朝鲜半岛,清政府也意识到朝鲜半岛对中国东北局势的重要意义。因此尽可能的护着朝鲜。

1886年,清政府命丁汝昌和吴安康率领北洋、南洋水师,前往朝鲜永兴湾一带巡防,顺便展示一下大清水师的肌肉。

镇远舰

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等主力舰在朝鲜东海岸操演完毕后,又护送当时奉命前往海参崴参加中俄关于吉林东边界限勘定谈判的大清官员。

当时的铁甲舰是海军先进的武器了,但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铁甲舰在经历此番长途航行后,需要靠港进行涂油等维护。此时的旅顺港还没有竣工,李鸿章就决定就近于日本保养维护舰船,顺便对日本进行一次“友好访问”。

1886年八月一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