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是如何利用“纯元”反击皇后的
发布时间: 2023-07-06

甄嬛和皇后的第三次交手,以甄嬛营救苏培盛和崔槿汐成功宣告结束。

其实在端妃劝说皇帝这个环节,营救苏培盛和崔槿汐的工作已经完成,因为端妃说动了皇帝,且趁机打压了皇后。

尤其这句“臣妾认为说这样话的人,必定是一个无情之人,与皇家的宽厚之德背道而驰”,就是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朱夫子,实际上批判的是皇后。

因为皇后在甄嬛那里搜宫的时候正颜厉色地说“在后宫服侍的人必须自身检点,存天理,灭人欲,才能安心侍主。”

皇后引用朱夫子的理论作为依据,如果放在后宫和前朝不能勾结的前提下,肯定是成立的。这也恰恰是皇后能说动皇帝把苏培盛和崔槿汐都刑拘的原因。

但是,如果更换了前提,皇后引用这个理论依据,就会直接暴露她狠毒、无情的一面。

因此,端妃用的就是“偷换概念”,把大前提给换了,苏培盛和崔槿汐的事情在皇帝那里转换成了宫闱之内的事,暗示皇帝他作为最高管理者,在乎这点小事,显得他很没格局没人情味,后宫的风纪规矩这等小事危害不到他的权力地位。

可是,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他很清楚这是皇后和甄嬛的一场争斗博弈,他不愿牵连其中,说白了,他不会严惩苏培盛和崔槿汐,但也绝不会轻易就放了他们。让甄嬛和皇后斗就好了,他作为最高管理者是喜闻乐见的。

然而,端妃以“眉庄和甄嬛都有身孕见不得打打杀杀的事情”为由,让皇帝心中的利益天平向甄嬛倾斜了,因为皇帝担心皇后会再次损害他的皇嗣。

所以说,到这里,甄嬛团队营救苏培盛和崔槿汐已经成功。

但是,甄嬛不会让皇后全身而退的。皇后咬了她一口,她必须得让皇后也掉颗牙。

不得不说,甄嬛回宫后最大的成长,就是战略眼光的升级。

她从回宫后对皇后的主张的策略就是:做足表面工作,恭敬温顺;但实际上她一直在不断地削弱皇后位居正宫的德行根基。

刚一回宫被设计滑落轿辇,就开始营造自己贤良淑德的人设,主动示弱,展示自己善良温柔的一面,衬托出皇后不能容人、惹事生非的形象。

紧接着,利用后宫关于她肚中孩子的流言蜚语,再次在皇帝面前经营自己识大体、顾大局,能体谅皇帝难处的人设,对比皇后恶意告状,听信流言,再一次把皇后心胸狭窄、惹事生非、爱给皇帝添乱的问题给无限放大了。

这次呢,甄嬛给了皇后堪称致命一击,更可怕的是,皇后自己毫无察觉。

众所周知,皇后在皇帝面前一直靠“姐姐”的情分,“姐姐”简直是她的免死金牌、通关法宝。在皇帝面前只要一提“姐姐”,准好使。

这次,甄嬛就是对皇后和她“姐姐”的关系下手了。

皇帝来甄嬛宫里,心情愉悦地对甄嬛说:前朝百姓安居乐业,端妃虽然深居简出但说起话来入情入理。

甄嬛一听,赶紧拍端妃和皇帝的马屁,特意给皇帝戴各种高帽子,比如宽人待下,英明睿智啥的。就是暗指皇帝赦免苏培盛崔槿汐,并看清这都是皇后在背后使坏的阴谋。

与此同时,她还故意提起纯元皇后,说:“若是今日纯元皇后还在,后宫更会气象一新。”

这哪里是在夸纯元呢!这是在暗讽宜修作为皇后非常不合格,把后宫弄得一团糟呀。

听罢,皇帝便问:“你听过纯元皇后的事?”其实皇帝是非常乐意听甄嬛聊聊纯元。

提纯元自然是为了引出槿汐,甄嬛说她是听槿汐说过纯元皇后当年施惠上下的恩泽。并主动提出假设:“说句犯上冒昧的话,若是今日纯元皇后还在,那槿汐与苏培盛之事,又会如何处置呢?”

这引发了皇帝的深度思考,他念叨着:“若是纯元还在……”

甄嬛压根就不给皇帝深思的机会,因为她要引导皇帝自己说出那个最关键的答案。她说:“当今皇后是纯元皇后的亲妹妹,彼此性情自然是一路的。”

这话甄嬛是故意这么说的,她和皇帝都心知肚明,宜修的狠毒和纯元的善良怎么可能是一路的呢?

但是她这样说就是为了提醒皇帝:你总是看在纯元的面子上善待宜修,但是宜修她不配!皇帝的表情也说明了这一点。

你宜修不就是有“姐姐”纯元这个优势么?但你的优势也会转化成你的劣势。甄嬛恰好就是用这个思路瓦解皇后在皇帝那里的地位和作用的。

因此她说:“皇后娘娘虽说要以槿汐与苏培盛之事惩戒后宫,大约也不会真要了他们的性命吧,何况皇上宽人待下,想必皇后娘娘绝不会与皇上言行相悖,更不会与纯元皇后相悖。”

宜修一直吃纯元的红利,这下好了,也要为红利买单。

甄嬛这些话就是变相地在提醒皇帝,宜修做得太过分了,给你添堵,把后宫扰乱不宁,你不能再纵容了。

皇帝自然知道宜修的可恶之处,他说:“宜修如何能与纯元相提并论!朕想着你怀着双胞胎辛苦,宫中却纷传你腹中之子并非朕的孩子,旁人便罢了,竟然连皇后也要朕留心。”

朋友们,看到没,之前甄嬛给皇后埋的雷都炸了。

引导皇帝说完这些话,甄嬛就又开始经营她在皇帝面前的识大体人设了。她为皇后说情:“皇后娘娘也只是关心后宫之事罢了。”

甄嬛和浣碧还趁机主仆俩上演一场苦肉计,浣碧说甄嬛因为槿汐的事睡不好才梳头放松,然后甄嬛佯装拦着浣碧不许她乱说,还说自己睡得很好。活脱脱把自己营造成了一副“受了委屈,也顾全大局不敢声张”的善良柔弱模样。

这彻底激发了皇帝作为大直男的保护欲,皇帝心疼地说:“嬛嬛,你一味地委屈求全……”

甄嬛继续发力,进一步打造自己的人设:“臣妾能再度侍奉皇上身边已是万幸,受些委屈又何妨,只是……皇后娘娘是一宫之主,她若真想要以宫规处置,臣妾也奈何不了,只得听从。”

再一次卖惨,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就更加衬托的皇后蛮横无情。

在这里我不认为甄嬛是绿茶,因为皇后不是啥好东西,她并非无辜,而且她是最一开始亮出獠牙施暴的人,甄嬛用任何手段还击,都合情合理。

而且,甄嬛的示弱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意,那就是促使皇帝站出来主持公道,帮她说话。顺道恭维一下皇帝:你看,没有你的保护我多可怜。

这本质上就是满足一下皇帝的大男子主义保护欲,从而建立良好的感情互动关系。

这一点,让皇帝很受用,他说:“纵然后宫由皇后掌管,难不成朕就不许过问了吗?”

甄嬛一听,good!此事搞定!继续经营自己的识大体人设,她说:“皇上切勿因此迁怒了皇后娘娘,皇上要怪就怪臣妾没有管教好宫人。”

话说至此,皇帝已经接住了甄嬛给的台阶,决定赦免崔槿汐和苏培盛了,理由是:他们都是饮食男女,他又何苦存天理灭人欲。可见端妃的劝说非常奏效。

甄嬛看皇帝已经松口,自然就不忘哄皇帝开心,除却认同皇帝的决定,她还不忘提起苏培盛,站在皇帝的角度帮苏培盛说情。

皇帝看甄嬛这么明白,自然高兴,接了话柄过去和甄嬛逗趣说:“什么朝夕相处,这话听起来倒像吃醋一般,真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甄嬛也很聪明,趁机开始撒娇,跟皇帝打情骂俏:

甄嬛真是太会哄皇帝开心了,这么一场谈话下来,皇帝又多喜欢了甄嬛一分,看着她疼爱地说“朕哪里舍得”。

皇帝肯定是珍惜甄嬛的,在这后宫里,也就唯独这么一个懂他的女人,只有在甄嬛这里他还能享受到儿女情长的温存。

每次看这里,感觉到甄嬛对皇帝也保留了些许真诚。虽然都是算计利用皇帝,但相比皇后,甄嬛至少给了皇帝情感上的慰藉和温暖。

不像皇后一根筋,是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夫妻间的感情互动啥的全都没有,跟皇帝独处的时候,要么上来就告状,要么就是评价皇帝的行为是否得当……当真的无趣且功利。

如果之前皇帝只是不喜欢宜修,那么从这之后,皇帝开始讨厌宜修,因为甄嬛提醒了他:宜修是宜修,纯元是纯元,宜修的恶不能用纯元的好来抵消。

之前皇帝能忍受宜修的恶,是因为皇帝需要她管理后宫,因为皇帝和太后都没有更好的人选。说白了,就是宜修对他的管理统治有用。

但是,如今渐渐甄嬛开始崭露头角,就把皇后这唯一的立足点给击溃了。

这也是为什么滴血验亲的时候,皇后替姐姐当护身符的时候,皇帝说“朕到希望纯元没有你这么个妹妹。”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甄嬛是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然后集中精力攻克的人。所以不动声色地就能事半功倍,而那些把握不住问题关键的人,比如皇后,再努力也是无效勤奋,注定是要输掉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