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是什么意思(严以律己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严以律己是什么意思

严以律己意思是指对自我进行严格的要求。语出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严:严格。律:约束。
成语出处: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2、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唐·韩愈
成语用法:
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这个宽不是没有原则的。”——《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2、我们要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
分析: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自己的某种身份而放松要求,这是一个人能不断进取的先决条件。加强修养,严以律己,这是我们青少年朋友应特别注意的。

严于律己什么意思

宽容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他人,用于讽刺某些嘴上一套高标准,自己并不是行,却用来要求别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典故:

有个典故叫:“曹鼎不可”,讲的是明代泰和典史曹鼎,逮捕女盗贼,夜宿破庙,女盗贼很漂亮,并且要求曹鼎放了她,在美色面前曹鼎为了保持清白,在地上书写‘曹鼎不可’四个字,写了擦,擦了写,坚持到天亮,过了美人关。以“刻”字责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如何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古人有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所谓“严于律己”,就是严格约束自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个人也有个人的“纪律“,这个“纪律“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所谓“宽以待人”,则是面对各种误解和委屈而毫无怨恨之心,以德抱怨而不计较;不过高要求别人,允许别人有缺点;给别人时间和空间,让他去改进自己的缺点;给别人机会,让他屏蔽自己的缺点,不要评论别人的缺点,不要宣传别人的缺点,更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即是这个道理。

但是,生活中,却常见有的人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凡是敝帚必然自珍自夸,凡是他人必然求全责备,时而感世伤怀,时而悲天悯人,时而怨物,时而自嗟,总而言之,昂昂然天地间惟我独尊,世间万物难入他的红眼。

世界上,不同的事物各有长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皋敏而不工,相如工而不敏”……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又何必囿于成见不肯多一分包涵呢?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看人、对人,要见人之长,容人之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别人宽容自己,自己就应该宽容别人,不情愿别人苛求自己,也就不应该苛求别人。学会将心比心,以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就一定能豁达地宽容别人。

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一种文明胸怀,一种仁爱的的光芒,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呢?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学习生活在一起,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首先应该严于律己,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主动承担责任,以求得“化干戈为玉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求得谅解,同时还应宽以待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即使受点委屈,也要从大局想,以友谊为主,做到有理让三分。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生活中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如果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一语不和就“针尖对麦芒”,那么一句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闹得不可收拾。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要能跳出个人的圈子,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的意思是什么

  • 01

    严于律己。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yú lǜ jǐ,意思是严格地约束自己。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君》。

  • 02

    成语解释严:严格。律:约束。己:自己。严格地约束自己。成语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 03

    词语近反义词:
    近义词:宽以待人 克己复礼 闻过则喜 严以律己 反求诸己 自难易彼
    反义词:宽以待人

  • 04

    造句:
    1、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言慎行、不做坏事。
    2、她十分的认真,严于律己而且工作勤奋,但是十分的无聊。
    3、每个党员都要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传统。
    4、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
    5、一个随心所欲,不严于律己的人,是干不出什么大事业的。
    6、也正是这种严于律己、谦虚好学的态度,使他象常青树一样,永葆艺术的青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