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A是人体能摆脱的安全电流,为什么漏保很多是30mA?什么是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10mA是人体能摆脱的安全电流,为什么漏保很多是30mA

朋友们好,我是电子及工控技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电流的大小和种类是决定人触电时所受伤害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电流的大小对人的反应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反应程度的不同,我们把电流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安全电流和致命电流几种情况。根据各个人自身情况的不同,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我们能有所感知的电流一般在1.1毫安左右,记得小时候男孩子很顽皮,经常用舌头尝试打火机打火瞬间时所发出的电流,这时舌头会有麻木刺痛的感觉,此时的电流大约会在1到2个毫安。

第二个是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一般在6毫安到9毫安之间,一般男的所能摆脱的电流比女的大,因为男的皮肤比较粗糙,皮肤的角质层相对较厚,因此相对大一些,一般在9毫安左右,有经常做体力活的男性朋友,他们的摆脱电流值甚至会达到16毫安。对于女的来说,摆脱电流值在6毫安左右,这个10毫安只是一个平均值。这个摆脱电流值是指当我们触及6毫安到9毫安的电流时,我们能够忍受得住并不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这种电流,也就是我们能够自主地脱离最大电源的电流值。

第三个是安全电流值,我们国家规定安全电流值在30毫安,因为当我们触电时,如果接触的电流达到了30毫安,这时在短时间内对我们的身体不会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在家庭和一些公共场合所用的漏电保护器大部分都设置在30毫安了,设置太小会使空开太灵敏,造成空开的频繁跳闸;设置太大失去了对人体触电时的保护作用。我们还会看到在动力系统中,我们还会看到50毫安的漏电保护器。

第四个就是致命电流了,这个电流值一般在50毫安以上,比如当人体接触到100毫安的交流电流时,它会在0.5秒引起人体心室颤动,若达到400毫安时,会在0.15秒内引起心室颤动,这就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了。

由此可见,电流的大小是导致触电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用电时,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我们要驯服“电老虎”,让它服务于我们,我们必须懂得安全用电。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欢迎朋友们分享、留言、讨论,敬请关注电子及工控技术,感谢点赞。

什么是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

一、感知电流

定义: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

成年男性:约1.1毫安。

成年女性:约0.7毫安。

二、摆脱电流

定义: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6毫安 最小摆脱约为9毫安。

成年女性:平均约为10.5毫安 最小摆脱约为9毫安。

三、致命电流

定义:指在较短时间内危机生命的最小电流。

致命电流:50毫安

说明: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称为致命电流。 通电持续时间 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越危险。

电流经过心脏0.1秒会怎样

1⃣️每户用电盒内都装有漏电保护器,将防220V触电最低时间设定在0.1秒,最大电流设定在30mA以内,这就意味着人如果发生触电后只要漏电保器灵敏,一定在0.1秒即跳闸,应该是人还没有反应时,不知道已经跳闸停电了。

2⃣️安全电压规定在36V以内,比如用手去接触3只12V串联为36V20A的电瓶并无触电感觉,所以能触电的条件首先在电压(静电除外),其次为电流(因为一般构成触电的条件都超过36V30mA,电压决定电流强度),2V10A的条件可以电焊,但是不会让人触电。

3⃣️心脏有个窦房结产生脉动心电冲动,使心脏各房室传导搏动,如果过高的触电条件(比如构成触电条件又延长触电时间),电流在频率脉动冲击下使窦房结停止脉冲(心搏),人就会因为停止心跳相继停止呼吸,及时者经人工呼吸能复苏。如果在心脏上做实验,低于36V,超过0.1秒也不安全。因为窦房结的脉动与心跳速度一致,当触电时间延续到第二个脉动周期就会发生停止发出下一个脉冲信号就叫被触电了。

4⃣️所以触电还要分在什么条件下,经过手摸还有数K电阻,我被220V电过几次,感觉只有几个脉冲来回手就被我甩开了,因为没有赤脚站在土地上才幸免出事。

5⃣️数千数万伏的触电,即使0.1秒也会因为大电流被灼伤,击晕,没有及时抢救也很危险!

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