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中,被禁止最多的兵器不是刀剑,为何反而是防身用的甲胄?为什么说古代家里可以放刀,但是不能私藏甲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朝历代中,被禁止最多的兵器不是刀剑,为何反而是防身用的甲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政府用来镇压老百姓的绝招,不是格斗类冷兵器,而是弓箭。

大家都知道,冷兵器格斗对于武器并非很重要。

自然,有精良的大刀长矛自然是好,但揭竿而起未必不能作战。

一根又长又粗的大木棍,一样能一棍子打死你。

就格斗类冷兵器来说,官府并不可能占优太多。

同时,打仗使用冷兵器格斗,其实大兵团作战每个士兵只需要简单的直刺就可以,也无需长期训练。

说来说去,大家都找冷兵器格斗拼命,起义的农民未必占下风,毕竟他们人多。

但是,弓箭则是官府朝廷垄断的特殊战斗力。

众所周知,弓箭的练习难度极大。

萨沙有个读者就是射箭爱好者。他在大学时期和十几个同学参加了射箭社团。

结果十几个人苦练了3个月(一周练几次),阶段性考试的时候需要在射中不远距离一张A4纸大小的目标。

结果,这十几个人中只有一二个人能够做到,其余全部不上靶。

这还是用现代的复合弓,平时练习玩玩而已。

如果真正打仗,弓箭手没有至少三四年的苦练,是无法得心应手的。

而普通农民不是猎户,不可能没事天天去练习弓箭,因此专业的弓箭手基本都是职业军人,是政府垄断的战斗力。

在实战中,这些官府的弓箭手可以造成起义农民军极大的伤亡,后者没有对等的武器可以还击。

由于农民军多是乌合之众,在猛烈箭雨打击下,很多部队直接就溃散了。

然而,官府却难以控制弓箭在民间的使用。因为古代的野兽很多,即便是山民装备弓箭也是合情合理的。

反正普通农民不可能熟练掌握弓箭,家里有弓箭就算了,政府不好管。

但是,铠甲就完全不同了。

普通老百姓留着铠甲的目的是什么?打猎不需要铠甲,你又不去从军打仗!那么,留着铠甲无非是在战斗中对抗弓箭,那么说通俗点就是造反用的。

不禁你禁谁?

为什么说古代家里可以放刀,但是不能私藏甲胄呢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问题问的好,小伙伴们瞅古装电视剧,一脸胡子拉碴那些个所谓的侠客,腰上插把大刀片子,满华夏大地四处溜达,更有甚者城门口那窜进来窜进去,他也不见那些个把门的兵丁,把那破刀片子给没收了。

在咱的眼里,那大刀片子可是打劫杀人的利器,那些个兵丁咋就不管管呢?估计小伙伴们都有这个疑问,为毛呀?

为啥不禁大刀片子

这是因为,咱大华夏打有人开始,到民国老蒋卷铺盖卷窜到台湾为止,就这时间段里那土匪他就跟那海里的千年的乌龟一样,就没断过。

当然现在咱这社会不得不夸赞一下,从山头到海底只要属于咱大华夏的地,土匪这玩意他就跟那恐龙似的已经绝迹了。谁要是不信,脑壳上贴上这俩字晃荡晃荡,那牢饭管饱,指不定就管你一辈子,小班房就成了最后的归宿。这弄不好就是一颗花生米,连口酒都不让你喝,捎带着大家伙还送你俩字——活该!

所以像老梁这体格,大晚上十二点街上溜达溜达他也没个害怕的,咱这治安好。

可之前不是这样,土匪就不说了,那卧山头上的大虫冷不丁窜出来冲你呲牙,那野狼从草丛里探出个大脑壳一对蓝汪汪的大眼睛瞅着你。您要是手里没个称手的家伙,这一准的完蛋。

所以这每个朝代为了打击这土匪,加上让那些个走山道的平头老百姓有个基本的保障,这就允许你民间藏有兵器。

大刀长矛大铁锤搁家里放着,这不碍事,那衙门口他也不会因为这,拿那大铁链子跑你家门口找你玩。

当然您要是家里藏了弩,这不行。藏弩?为啥不行呢?

这是因为弩这东西,不需要训练,一个光屁股小屁孩上了弦他就能用,而且攻击距离超长,所以衙门口是不允许有这东西的。

哎!这一聊就把不住嘴,又聊远了,咱把话头拉回来继续聊。

所以大家伙可以在电视剧里看到,那些个破烂一样的打铁铺里,只要您掏的起毛毛钱,按高,中,低档那大刀片子甩开了买,他也没人管你,这还不算,您还可以玩订制。

为毛甲胄就不一样呢

但这甲胄可就不一样了,家里要是收藏了这么一副,轻者流放,重者可就掉脑袋了。

这不民间一直就有流传说“一甲顶三弩,三甲您这就得进地府”。

说的轻点,这甲胄您可以看成军队的制服,这军服是个人就能穿的吗?显然不是!

这说的重一点,这甲胄的防御力可是惊人的,相同的武力值,这穿了甲胄的单挑五个同行这没啥问题。而且这要是聚集起十个富有经验的甲士,攻击个小镇只要突击进去,一般人还真奈何不了。

所以这朝廷对这甲胄看管的及其严格,而且就算是在军队中,拥有甲胄的士兵那都是军队中的精锐才会配备,一般的士兵他是没有的。

这么说吧,装备了甲胄的士兵,那就相当于现在的装甲部队,这要是搁战场上,运用得当那基本上就是平推了。

在这里老梁插一句,就算是现在的美国佬,他们的枪支随便卖,据说那枪.店里的枪能装备一个团的武器,但这地您是找不到一件防弹衣的。

这事和咱今天讲古代的事,其实是一个理。

当年周亚夫的儿子就想是弄五百服甲胄,就等周亚夫走了以后,把这五百副甲胄塞他坟头上,当陪葬品。结果这事发了,汉景帝拽着这事不放,要给他扣一顶谋反的罪名,最后周亚夫弄了个气不过,这就封了嘴巴玩绝食抗议,撑了五天,愣是吐血而亡,你说这事整的。

所以甲胄绝对是封建社会衙门口里的禁忌,不管是谁触犯了,这可都是大罪,除了皇上发话,这等您的就两条路,一条瞅着那两千里外的大野地——流放,另一条全家老小这就把脑袋搁了法场上,等着刽子手往下剁。

所以甲胄这物件,搁古代他的数量和质量那都是和政府的综合实力有着莫大的关系,说的夸张一点他比大多数带有进攻性的武器都重要。

说实在的,就因为古代那衙门口对甲胄的特殊关注度,整到现在,存世的甲胄那是少之又少。

小伙伴们听过山纹甲没,这是所有甲胄中顶尖的甲胄,流行与宋朝和大明朝,防御力不仅牛掰,而且美观,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了,您要家里有这么一副,得,北京城地界一套二环以内的大房子准有您一套。

当然甲胄这物件,您千万别和那电视剧里的甲胄比,那侠客拿大刀片子一划拉,就躺下一大片的甲士,这根本就没有的事,千万别当真。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古代中国的甲胄有哪些

甲胄发展史中,甲是铠甲、胄是头盔。原始部落时期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材料,甲胄做工工艺显得单调简陋,而原始防护装通常选用兽皮制、藤皮合制还有就是麻织类甲胄。

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

秦朝时是皮革甲胄和铁甲胄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

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汉代开始,铁器大量出现。有关甲胄最多的称谓是“玄甲”。

南北朝是铠甲兵器大发展的时期,明显不同于汉代传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西域的一系列铠甲式样如“明光铠”被大量引进普及,迅速颠覆了秦汉铠甲的传统。

唐式甲胄种类繁多,造型迥异。而到了晚唐时期,甲胄也由浮华转向军事本旨,突出军事功用,至宋代时期,中国经典甲胄样式基本成型。如黄金锁子甲、步人甲“铁浮屠”、黑金柳叶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