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高考分数(清华才女武亦姝,感恩父母教育:十年来,每天下午4点半做好哪几件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清华才女武亦姝,感恩父母教育:十年来,每天下午4点半做好哪几件事

清华才女武亦姝,感恩父母教育:十年来,每天下午4点半做好哪几件事?

高考顺利结束,在这一年大家记下了广西高考730分杨晨煜;也有成绩同样的林家琦、林家瑜两姐妹;而最引人注意的相当于是曾在《诗词大会》技压群雄,凭着613分考进清华的奇女子武亦姝。

在节目里以一首“七月引兵,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蝈蝈入我床底”的飞花令而一举夺魁的武亦姝,早已展露出浓厚的文学功底。当获知这名年仅16岁高一女生拒绝了北大的输送,而选择了参与高考,致力于报名清华大学。尽管年纪轻,可是武亦姝却有自己的坚持不懈:在她看来,清华是本人青春年少阶段的心愿,而严谨校风也是吸引了自身,因此必定会到高考中,凭借着自己的考试成绩,敲响清华大门的。

在今年高考中,武亦姝以613分(上海高考100分660分,录取分数为610分)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清华大学的新雅书院,成为一名准大一生。两年前的“满腔热血”并没有变成一时的逞强,武亦姝用实实在在的分数,验证了本身实力。一时之间,这名蕴含书香气的女孩子,变成大家关注的聚焦点,而最令人疑惑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可以培育出这种孩子?

在接受采访时,武亦姝心怀感恩父母对自身的文化教育,而自己能走到现在,离不了爸爸那坚持不懈在下午4点多待机的好习惯。在武家教学过程中,父母一直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的功效,她们意识到了仅仅只是规定孩子去学,而自己在一边做旁观者乃至歇息,那样孩子当然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跟孩子一起学习,要在武亦姝儿时,全家人就养成一个习惯。

虽说工作中很忙碌,可是武亦姝的爸爸或是只需回到家里,便会在在下午4点多,其实就是孩子放学的时间点,将手机没电。全家人都凑在一起学习培训,看书、背一背词或者玩一些类似诗词接龙的益智类游戏。

父母除开高度重视孩子课程的学习外,也十分重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塑造,古诗词、美术绘画、书法艺术甚至登山,都成为了武亦姝在空闲时间,丰富自己人生的个人爱好。在父亲的教育中,发觉自己的爱好,那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必凡事都急于求成。那也是武亦姝可以在忙碌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一直保持着非常好古诗词文化底蕴的原因之一。

从武亦姝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指引与模范作用。而武亦姝的父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那样孩子的成长结论,当然令人高兴、感慨。

令董卿刮目相看,入读清华的武亦姝,现在过得怎么样

武亦姝,这个名字想必人人都知道吧!武亦姝在2017年参加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大家所熟知,在最后一个环节《飞花令》的表现更让人所震惊。这个年仅16岁的女孩,压倒性地打败了北大的博士陈更,成为新的擂主。

在比赛期间,“飞花令”的要求是以“月”字对答,武亦姝在回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微笑,以对对手的敬意。当武亦姝第二次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因为重复董卿要求武亦姝再次说出一句带“月”字的诗。

武亦姝脱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句诗词迎来了评委的赞赏,更是让对手陈更赞叹。她的表现也让主持人董卿刮目相看。

武亦姝说:“诗词中有很多现实中给人不同的感觉,其实比赛结果不论什么样都没有关系,只要自己喜欢诗词,享受诗词带给自己的乐趣就足够了。”

陈更赞赏武亦姝:“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一夜成名的武亦姝并没有骄傲自大,而是拒绝了所有上门采访的媒体。在高考之际,北大看中了武亦姝的才华,向武亦姝发出“邀请”,但是武亦姝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高考的时候以613分的高分考入清华;上海的高考总分也不过660分。

虽然武亦姝是一个高中生,但是舞艺术的诗词量可真是惊人。复旦附中的校长说:“这很正常,这就是武亦姝!”

在清华的开学典礼上,清华的校长当着整个学校师生面前点名表扬武亦姝。试想,一个孩子要拥有怎样高尚的气质与才华才能得到清华校长的赞赏啊!

武亦姝在校军训期间,曾经写过700字的军训体验,被刊登在《中国国防报》上,让国家教育部都位置“点赞”。更有某校教师称:“如果能教上武亦姝一回,那简直三生有幸”。

武亦姝在诗词大会上表现出的从容镇定、有条不紊,说明诗词是真真正正地融入到她的生命中去的。那气定神闲的样子,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意。在武亦姝4、5岁的时候,武亦姝的母亲就带领武亦姝学习诗词,更是拿诗词来跟武亦姝做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让武亦姝爱上诗词。

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别人家孩子的写作桌上摆的都是关于学校课本有关的练习册、习题,而武亦姝的写作桌上摆放的则是陆游的诗集,所以在武亦姝身上就能够看出来一个人的潜力。

武亦姝在学习方面非常的自律,不管是学习诗词还是学习其他学科,武亦姝都一丝不苟,在写作和历史成绩特别好的武亦姝,其实是一个理科生。

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结束后,即使面对有媒体的采访,他也会选择拒绝。回到学校后,并没有挑战成功而自大,或是沾沾自喜,而是一心一意地备战高考,这种戒骄戒躁的品格也值得我们学习。

武亦姝每天学习诗词,受诗词的熏陶,武亦姝更能体会到诗词的“香气”,见识古代的诗词变迁,领略气吞山河的胸怀,见识豪情壮志的志向;可以说,阅读诗词深深影响了武亦姝的格局。

当孩子阅读诗词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处,要从不用的角度去剖析诗词古籍。读诗词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诗词分析,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诗人的感受,更能体会诗词带给孩子的真实感,思维的碰撞,才能擦出更闪亮的诗词火花。

武亦姝——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近日高考成绩放榜,两年前持续霸屏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再一次被推上热搜。
武亦姝的高考成绩是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被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新雅书院录取,她将成为一个清华学子。

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中,16岁的少女武亦姝以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横扫全场,三战三捷,一举夺魁。

最精彩的当属,那段以“月”为主题的飞花令,两人你来我往,战况激烈。

几番较量后,武亦姝念出《诗经》中《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引得评委拍案叫绝。
有才情,有气度,“生女当如武亦姝”成了这一届家长的口头禅。

获奖之后的这一波走红,各路代言和娱乐公司纷纷上门,打着“天才少女”的名号想要签约武亦姝。

然而武亦姝的妈妈却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武亦姝的妈妈,是小学美术教师,爸爸在律师事务所工作。
2001年5月,武亦姝降生在这么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

作为家中独女,武亦姝刚进幼儿园,父母就为她专门定制了一套“家教方针”——要增加女儿的知识储备,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小时候的武亦姝很顽劣,调皮捣蛋,不光不愿意学习,连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也草草了事,是老师眼里的“差生”。

于是,武亦姝的父母带着她去拜访一位朋友。

朋友家的小孩非常爱读书,涉猎广泛,连工具书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夫妻俩问孩子是怎么培养的,结果朋友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

孩子的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家中藏书众多。

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卫生间,随处可见孩子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