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中最吸引人的反派-邪王石之
发布时间: 2023-07-11

邪王石之轩,出自《大唐双龙传》中的一代宗师,他同时身兼花间派与补天道的掌门身份。他一生以光大圣门为己任,名列魔道八大高手之一。他不但假扮大隋重臣裴矩深入隋宫,还经略西域,使得突厥一分为二,最后更是一手颠覆了大隋,使得天下重现群雄割据,四分五裂的惨况。

而恢复本来面目的他,在书中几乎都是独来独往、纵横天下,不论是道门宗师宁道奇,或是佛门四大圣僧,以及阴后祝玉妍等等各式不同门派的绝顶高手,每个人都有收拾石之轩的心。但不论他们是单打独斗,还是群起而上,石之轩从无畏惧,也从没来人能打败他,直到最后唯一能击败他的人也只有自己。

石之轩是魔门百年难得一出的盖世奇才,先不谈其后来在书中冷血无情的邪王形象。从其弟子侯希白的俊雅倜傥、喜爱艺术的多情性格,令我不禁开始想象石之轩年轻时的模样。也许是个长江月下的良辰,放舟于沉静的深夜中,依稀勾勒出石之轩年轻时诗酒风流的俊逸形象。正因为石之轩是如此不平凡的人,才契合着花间派的宗旨,他不顾圣门反对而与慈航静斋的碧秀心相恋,二人更生下一女石青璇。

可由于志向的不同,我猜想石之轩虽然痴恋于碧秀心,却又碍于种种原因而只得离开了幽林小谷,而遗留下来的不死印法更让碧秀心阅后呕心心力而死。

展开全文

我无法窥知这是石之轩的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假设石之轩是有意为之,也许他是认为只要碧秀心死了,他便能够继续毫无牵挂的进行圣门的统一,成就他光大门户的大业。奈何情感就是无法用理性来衡量的,即便强如石之轩也逃不出爱恨纠缠结成的网,竟因此而人格分裂。在江湖上行走时他是盖世邪王,不论正邪两派均闻风丧胆,但一旦接近成都,他便又成为那深情自责的石之轩。

冷酷无情与深情如海,这是差距何等之大大的情感?统一的大业与发自内心的痴情相违背时,那种痛苦与自责不但纠缠石之轩半生,更让读者闻之心酸,亦深深被其所吸引。

先来看看这番话。石之轩淡然道:“自我懂事以来,便感到自己的孤独,那不是有多少人在身旁的问题,而是当你把这世间看通看透,你会变成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他们对得得失失的执迷不悟,在我眼中只是不值一哂的愚昧。我曾企盼宗教可以提供我在这困笼般的人生一个出口。最后发觉那只是另一种自我麻醉的沉迷。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无比孤独的滋味,子陵,明白吗?”

这是石之轩心中的矛盾与痛苦。书中的石之轩是个天生的强者。人世间追求的名利财富于他而言只是随手可得,即便面对兴复圣门的大志,他也能潜心策划多年而不躁动。看透世情的他唯一甩脱不开的,是对碧秀心的自责与痴情。即便通过邪帝舍利而使人格恢复,武功大进。他也以为自己能够看开一切,却始终看不破,这对于他而言又是何等沉重的负担?他清楚而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的痛苦,却又无法解决,这比不知道痛苦本身还来得更令他感到打击。

机关算尽一生到头来依旧孑然一身的石之轩,在碧秀心坟前聆听爱女石青璇的演奏,以及其大喊一声爹后,终究大彻大悟,放下一切潇洒离开。纵观石之轩一生,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置他于死地,到了最后唯一能击败他的也只有自己,放下心中的忧惧,才能得到真正的平安喜乐。

“三十年来寻刀剑,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临走前的长笑以及这首诗,或许就是石之轩一生的写照,也为其画下个完美的句号,一代邪王石之轩消失在时代的舞台中,徒留读者的追思与回想。

(完)

推荐阅读:

主角为什么不能跟荡妇、妖女修成正果?黄易小说不刺激吗?

小说结局为何一定要建立大一统的帝国,黄易这种分而治之不好吗?

杨过为什么吻完颜萍?因为完颜萍的眼神让杨过开了情窍

为什么大唐双龙传中,最让人讨厌的反而是代表正道的佛道高人们?

古龙的主角为什么一出场就是满级大号,打怪升级难道不香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