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分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从幼儿到老人,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糖尿病有多种类型,1型与2型只是其中之二。比较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其次是1型糖尿病。那么,1型与2型糖尿病有何区别,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一型糖尿病,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从发病年龄上来看,1型糖尿病多起病于幼儿、青少年等人群,少数成人也可发生;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少数可发生于青少年。所以,从年龄上,我们可以作一个初步判断,如果少年起病,多为1型糖尿病;如果中年起病,多为2型糖尿病。

从发病病因上来看,1型糖尿病多与遗传相关,由免疫介导,引起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严重缺乏,不能降低血糖而引起;2型糖尿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关系最大,如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体型肥胖等,也可以这么理解,2型糖尿病几乎就是吃出来的病。

从出现的症状来看,1型糖尿病由于绝对缺乏胰岛素,常常急性起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后期可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故起病较缓,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极少数人由于血糖严重升高,也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从临床检查上来鉴别,1型糖尿病胰岛素抗体长呈阳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抗体为阴性。OGTT检查会发现1型糖尿病几乎没有或少量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有胰岛素分泌,甚至可高于正常。

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空腹药控制血糖,后期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时,或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或有口服药禁忌症时,也需要胰岛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成人缓慢进展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但由于这种病人可分泌少量胰岛素,故病情进展缓慢,通常成年以后才发现,需注意鉴别。

综上,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如何鉴别,可通过发病年龄、症状表现作初步判断,确诊有赖于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查、OGTT等。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大家关注医学莘,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糖尿病有什么分类

随着生活作息越来越无规律以及环境的污染等,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现如今,有数据分析,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了,目前在我国人群中有10%是糖尿病患者,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糖尿病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常常没能及时引起人们的注意”,更确切的说,它不像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征兆,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对它缺少认识,就及其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任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身体才感到不适,而这个时候可能相当严重了,甚至发展到了病情难以控制的阶段。

其实,要想诊断糖尿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而问题所在就是人们是否具有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糖尿病的定义有所了解。是否想到自己有患糖尿病的风险,当发现一些疾病征兆的时候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确诊。当前糖尿病的检查项目包括75gOGTT试验以及空腹血糖等。

糖尿病患者其实也没有必要过度地担心。糖尿病是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合理控制来控制的。时间为3个月,如果3个月后还是无法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那么此时建议增加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配合来控制血糖。同时还要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切忌暴饮暴食和吃一些高热量的东西、要进行适当地运动,再加上药物的配合治疗,还有血糖的有效监测,很快便可以将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