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中国古代儒家《三礼》,具体是指什么?儒家《三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试着解

 

2023/7/18 8:34:19 ('互联网')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儒家《三礼》,具体是指什么

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即被学界习称为“三礼”的三部儒家经典)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

经学中关于礼仪的研究被称为礼学,在群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礼学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三礼研究,是以礼法和礼义为探究核心的学问。皮锡瑞认为,经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等数个历史阶段。

彭林据此将两千多年来的古代三礼研究划分为六个历史时期:先秦(从礼制到礼学)、两汉(三礼之学的成熟)、魏晋南北朝(郑王之争)、隋唐(《三礼义疏》问世)、宋元明(礼学积衰)和清代(礼学极盛)。

三礼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包括六个领域:1)“小学”研究(;2)礼学思想研究;3)名物考订;4)与考古学结合研究;5)会通群经;6)礼学史研究。

可见,礼学研究的内容极其纷繁复杂,细枝末节的研究难点又太多。如果不首先把礼的内涵和价值弄清楚,就很容易在研究的迷宫中迷路。正如《礼记·郊特性》所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儒家《三礼》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试着解析

周礼写礼之史,仪礼写礼之仪,礼记为礼立典章。

三礼从以史为证,到详述各种礼仪,最后以礼仪作为治国之典章,非常清楚的展示了一套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论。

三礼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就代表儒家的核心思想,因为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基石。三礼都是以礼为核心,礼之史,礼之仪,礼之制。所以,三礼的核心思想就是只有用礼才可以树人治世。

所以,后人就有很多人追求克己复礼。其实,历史一直在检验着各种理论,人类也在不断地试用着各种制度。曾经适用的,被后来的世代抛弃,所以,三礼到现在也成为一种历史。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儒家三礼、三吏、三别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三礼、三吏、三别。首先,我们要对“三”这个字有深入的理解。三皇时代是中华文明第一个时代,三皇,天皇、地皇、人皇。这是文明源头设计的空间纬度,不是简单的自然数。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不是说一天多次反省自己,而是要表达从多个层次和纬度反省自己。因此,我们对历史文献中“三”这个字要注意理解。如果是简单的《周礼》、《礼仪》、《礼记》这样的排列就概括为三礼,是肤浅的,不负责任的。三礼应该在“天”这个层面上体现的是敬畏,在“地”这个层面上体现的是尊重,在“人”这个层面上体现的是教育,人人平等,以身示教。三吏,三别照此类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