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如何评价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主旋律电影,聚焦了全国多位出名的导演和实力派演员,《我和我的家乡》作为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献礼之作的姐妹篇,可以说,这样的配置,使得这部电影本就是国庆档最有保障的存在。

不同于去年的祖国,它用七个故事,去为我们展现了从新中国到现在,我国的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整体的观感,是感动又所思颇多,故事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今年的家乡,另辟蹊径,将主旋律电影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五个故事,满满的喜剧色彩,类似于小品电影的模式,让我们在笑与泪中,感受到这些年家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西南北东,全方位欣赏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五个故事,其拍摄水准并未有过大差距,本片绝对是国庆档一部最受期待的电影。

中国的顶级喜剧天团,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北京好人》这个故事,是宁浩拍摄,与去年的《北京,你好》相似,故事的主角,依旧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张北京。可这次他所遇到的事情,不是破钱消灾,反而是更大的麻烦。

张北京,这个人物,善良又富有正义感,可他的这种善良,不是悬在半空中,他也有着普通人的小毛病。这次,因表舅的生病,他上演了一出偷天换日的医保假冒。宁浩不愧为黑色幽默的顶尖导演,他直接将本片的焦点,对准农村医保,钱和家乡情谊。

从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张北京的犹豫,抗拒,从不情愿到主动接受,想办法。无论我们离开家乡多少年,这种最朴实无华的情谊,都是永不褪色的。宁浩的故事,剧本完成度是最高的,若结局不是大团圆,转折过于生硬,或许值得更高的评分。可以说,《北京好人》是最为写实的故事。

《天上掉下个UFO》是由陈思诚执导,相比于去年的《白昼流星》,今年的这个故事水平要提高太多了。陈思诚对于当今时代的热门因素,非常了解,无论是手工耿、直播,以及借疯狂外星人和唐探相结合,提高了观众的期待值。

该故事聚焦的重点,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究竟应该如何辩证。混乱又热闹的一场寻找UFO爆笑之旅,得到的结论为,只有拥有一个更好的科技,家乡才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山村需要靠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另一种富裕的可能。但本质上,这个故事,的确有些太陈思诚了,他的个人色彩过分鲜明。与其说是乡村致富之旅,不如说像是唐探的外传。

《最后一课》徐峥,不愧是最适合掌握喜剧的男人,用悲剧去表现喜剧,反而让这个故事成为全片最为感人的部分。

乡村的老范,用一辈子去为这个小小的村子,培养出无数的优秀人才。而这些被他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不曾忘记这份师生恩情。

老范,这个人物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他将28年乡村大大小小的变化串联起来,人为塑造出来的两个时空,当旧时破旧的板凳,讲桌和现在光鲜亮丽的教室相融和。时空在最后嘎然而止,一个为教育事业,奉献出全部的老范,也被在此定格。这最后的一堂课,不仅仅是难以忘怀的师恩,更为重要的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旋律的核心,家乡的教育多年以来的巨变。

《回乡之路》由邓超和俞白眉合作执导,这个故事,的确超出了预期。两人之间算得上是老搭档,可《恶棍天使》,《分手大师》,让人对这两人的合作并不期待。

故事聚焦的核心是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从一片黄沙到如今青山绿水,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奉献。乔树林这个人物,前后的角色反转,让人惊喜,有让人感动。沙漠与苹果,这些年,是一代代无名英雄,将绿洲一点点出现在这个本不可能出现的土地之上。

《神笔马良》是由老朋友沈腾马丽,这个出名的“沈马”组合,有着一种浓浓西虹市首富的风情。东北话,笑料百出,这个部分绝对是笑点最为密集的地方。

家庭与抱负,两者相矛盾时,如何选择呢?

马亮,这个角色,是真真正正立足于新农村,关心老百姓好坏的人,他全身心装着的都是老百姓。不是所有的人,在面临自己有机会出去的时候,选择的是靠自己的所学所会,报效家乡,建设祖国。

一个个贫困地区的崛起,一个个脱贫致富的可能,都是因为我国有着无数像马亮这样的人,他们深入基层,因地制宜的为乡村,谋求出适合发展的道路。

东西南北中,在其中,总有你的家乡,也总有你旧时的记忆。无论每个人现在身居何处,最难忘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家乡。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了极大地提高。家乡,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二十年前自己,从未想象过的样子。

本片的切入角度,不像祖国,所选取的是建国以来一个个最为重要的历史时刻,本片从平凡人,普通生活入手,选取的是各个地方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可恰恰是这些小事,反而能够看出国家的变化,家乡的改变,医疗,教育,环保,扶贫,科技,方方面面,本片均有涉及。空间与时间,阻隔不了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对这片自己从小到大生长土地的热忱。

主旋律电影,不知何时成为他人恐慌的存在。

可祖国和家乡,让我们见证了主旋律电影的崛起。不是所有正能量的传达,在不经过亲身观看前,就理应被肆意地批驳。

人这一辈子总要去做有意义的事,家乡的建设能够更进一步,靠的就是新时代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青年。

今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值得一看不

值得一看!

电影中五个故事的发生地点挺有代表性的,东(浙江千岛湖)、南(贵州黔南苗寨)、西(陕北毛乌素沙漠)、北(东北乡村)、中(北京),一个地方一个代表性人物,热心市民、农村发明家、支教老师、治沙英雄、基层村干部,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呈现回得去的家乡变化,也展现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

最直观的感受是笑中带泪,开头笑到捂嘴,后面慢慢出现泪点(最好哭的是范伟那段)。我最爱的还是葛大爷,感觉他只需要往旁边一站,脸上带着笑,用地道的北京话吹吹牛,聊聊天,就有那味儿了。

这一次的张北京,也是个兜着小聪明,揣着热心肠的北京大爷。他攒够了钱想买辆车,工作之余开专车赚钱,不过,河北衡水老家那边的表舅想借钱做手术。张北京不是那么想借,又不想看着表舅一直病下去,就想了个“歪招”。

搞笑的部分集中在医院里,抽血时候的双簧,逃离医院前的“疯狂”,我都快笑疯了。葛大爷穿着病号服在医院楼道里奔跑,后面跟着看戏似的医护人员,那场面才是“解放天性”。

作为观众,我明知那俩人做得不对,可特别理解。表舅到北京讨生活,做外卖员,攒不下几个钱,张北京在酒店停车场工作,好不容易有了点存款,都难,都掏不出那七八万的手术费。

等到峰回路转,最终有了着落,张北京担心的事也得到了解决。这是我觉得人物丰满、厚实的地方,藏着自己的小心思又不乏普通人的恻隐之心。《北京好人》的好是利人利己,不是杀身成仁,完全地牺牲自己。

除了宁浩和葛大爷的再次联手,剩下的部分也很好看。毕竟是堪称来了“一壁江山”的中国喜剧梦之队,个个都挺厉害。惊喜开场之后,紧接着就是黄渤主演的《天上掉下个UFO》。

提起贵州的交通不便阻碍当地发展,让我想起之前一个采访对象,四川人,在上海工作了十多年,他有次跟朋友去贵州大山里旅游,发现当地的物产特别丰富,山上有走地猪,山腰是板栗林,山下是放养的羊群,吃起来的滋味特别香,跟平时在市场里买到的不一样。可这么好的东西,偏偏带不出去。他跟几个朋友一合计,留在当地办农场,还创立了一个销售副食品的品牌。

他的想法跟电影里黄大宝等人挺像,就是想把贵州山村里的好东西推出去,让更多人吃到,也让当地因此发展起来。这个单元应该是最热闹荒诞的一个,很接地气,土土的发明,浓浓的乡音,哪有什么UFO,只有一群想要家乡更好的人。

然后就是最好哭的《最后一课》,主要还是范伟表演的太好了,角色的时间跨度很长,但老年的衰败,壮年的神采都很具神韵。可能最好哭的片段,还是他在望溪村的“最后一课”上讲述他为什么觉得自己留下的那十年值得的时候,从“该去读书,全去喂猪”的过去,到有希望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跟他说,以后去学校食堂能吃到其它好吃的,不用天天吃萝卜干了。

那种朴素的追求,往往最动人也最伟大。曾经受惠的学生们都已经长大,用自己的方式建设着家乡,养蜜蜂的,做民宿的,也有成为小学教师的,他们同样希望帮助老师,为他凑出记忆里的拼图,愿他余生幸福安康。

同样搞笑的《回乡之路》和《神笔马亮》,前者反转强烈,后者笑果频繁。

邓超饰演的乔树林看起来太像“坏人”了,先是飞机偶遇借校友身份搭讪,接着打肿脸充胖子表现身价,可前面越轻视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