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薄情郎黄梅戏原版(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戏曲经典剧目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

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2、《金玉奴》是戏曲传统剧目,亦名《棒打薄情郎》,取材于《古今小说》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豫剧皇后陈素真、京剧大师荀慧生的早年剧目,还有评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川剧有《棒打莫稽》,徽剧、滇剧均有《红鸾喜》。

3、《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 而梅兰芳(京剧)、陈素真 (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

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

4、《长坂坡》是京剧传统剧目,选自《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叙述: 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与所属部队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

后又奋力拼搏,保护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护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5、《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改编的传统京剧,故事叙述: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故交,请求过江劝降。周瑜将计就计,盛会隆重宴请诸将和挚友,号称“群英会”。

席间歌舞欢庆,相邀蒋干共眠,旋即详装酒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什么戏曲的名字带打字

  • 戏曲的名字带打字是;打金枝

  • 《赵匡胤千里打马送京娘》

  • 《蓝瑞莲打水》(《蓝桥会》)

想详细了解青衣以及经典段子

 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正旦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长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
  这些戏基本上都是坐着唱,没有什么繁重的表演,是比较典型的、标准的青衣戏。当然有些正旦戏也是唱、念、坐并重的,比如像《宇宙锋》里的赵艳容,《三击掌》里的王宝钏,《汾河湾》里的柳迎春,《宝莲灯》里的王桂英等。这些虽然也是正旦戏,但是却要求唱、念、坐并重。从服装上看,正旦穿青褶子为多,所以正旦也称青衣或青衫。有的正旦,虽然也穿女蟒,或者穿宫衣,不管穿什么,除了蟒和宫衣是固定的式样花色以外,一般的褶子,色彩都比较素雅。比如《商林升天》中的秦雪梅,《陈世美不认前妻》的秦香莲,《汾河湾》的柳迎春,《芦林会》中的庞氏,《小姑贤》的梁氏,《清风亭》中的周桂英,《别宫·祭江》的孙尚香,《春秋配》的姜秋莲,《骂殿》的贺后,《法门寺》的宋巧姣,《浣纱记》的浣纱女等,都是属于正旦范畴的角色。在以前,妇女都比较有道德、知廉耻,稳重安详,所以在舞台上表演妇女一般的正常姿态,不管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保持稳重的姿态。另外由于正旦扮演的人物有很多都是属于命运不太好的,有的遭受遗弃,有的生活上很困苦,穿的服装也非常朴素,所以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作苦条子旦角,这跟前面说的苦条子老生是一个意思。青衣还有一个名词叫正旦。这跟前边说的正生,及后边的正净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行当里,是中心的、主要的部分。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青衣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二进宫》的李艳妃,《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青衣扮演的。
  酒次青衣:据《晋书·孝怀帝纪》记载,孝怀帝为前赵刘聪所俘。刘聪举行盛大宴会,令孝怀帝穿青衣,给宾客斟酒。后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摆布﹑侮辱。

秦腔曲目中有没有描写英雄的曲目名字叫什么具体讲的是什么故事

晚上和老爸聊天,说最近如家湾又要唱戏了,然后就说起秦腔,老爸是个戏迷,曾经也是村里戏团成员的主二胡手
到现在也是一在家无聊就放秦腔,听得我头都大,赶紧换流行歌曲清清耳
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自己也听了不少的秦腔,虽然大多数叫不上名字,对不上主角,还有些,折子戏和全本也搞混了,可仍是记住了不少
我丝毫不懂秦腔,但若被我记住的,那就的确是经典,因为妇孺皆知么,长大后我几乎就没听过秦腔,这些全都是小时候在戏院里边玩得时候听说的
游龟山——印象中有恶少耍流氓,英雄仗义出手然后又被陷害的过程
周仁回府——见嫂嫂她只哭地悲哀伤痛……阴森森暗藏着短刀一柄,娇怯怯无气力大功难成,痛煞煞么奈何自己刎颈,血淋淋倒在地严贼胆惊,哭贤妻哭地我悲哀伤痛…… 这出折子戏讲得是义气,兄弟义气,但实赞的是周仁老婆的大智慧与勇敢牺牲精神,这出戏的词对我而言是最熟的,而且确实写得好
三娘教子—— 春江花月夜,全本有可能叫《春江花月夜》,讲得是老妈含辛茹苦培养儿子长大成人的过程,经典句子是娘为儿如何如何……
十五贯——因为十五贯铜钱而被陷害后又得伸张正义的过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出《 滚水烙碗记》片断,我的小姑姑这出戏是曾经公认为演活了的
窦娥冤——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张驴儿(鱼儿)这俩字我倒现在还没听清楚过在戏里边,但是这个丑角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的老母亲,十足是个禽兽
三对面——全本《 铡美案》,这个也太熟了,陈世美人人知道,三对面就是指包公、公主、秦香莲三人对质的时候,唱段相当的经典,个人认为从一个侧面基本代表了秦腔唱腔的风格
宝莲灯——刘彦昌哭地眼泪汪汪,怀抱着襁儿小沉香……,就记住了这俩句,情节当然大家都知道
拾黄金——全本好象叫《 八棉衣》,也是一个被陷害的故事,精彩的不在于戏本身的情节,而是其中的一个乞丐,一个人唱了一台戏,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最经典的莫过于一段快板:
鼓打一更一点半,冻得我鼻涕流成了长丝线,鼓打二更二点半,冻得我叭拉拉叭拉拉浑身只打颤……
三滴血——好象是滴血验亲啥的呢,具体情节已记不得了
花亭相会——这是讲一段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的吧。。前面走地是高文举,后边紧跟着张梅英,好象是这俩人
辕门斩子——斩的是谁呢,当然是杨文广,那个独苗在面对军法无情的时候
葫芦峪——这个好象是讲诸葛亮的吧,跟诸葛亮有关的还有
斩马稷——反正是哭唱的,还有一句不知道从哪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