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中国打工者(中国的海外工人安全状况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中国的海外工人安全状况

据外交部2006年底统计,中国公民当年出境人数达3200万人次,据预测,到2020年,公民出境人数将达1亿人次。
“中国人出国出境基数的越来越大,中国涉外事务也大量增加,中国人遭受恐怖袭击的概率必然上升。”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明明说。
张明明认为,全球局势发展的不平衡,某些局部地区由于战乱、社会动荡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已成为“高危”地带,如中东、南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而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这些地方的援建工程和合作项目又相对较多,在这些地方频发的突发事件容易波及到中国人,从而影响到中国人在海外的整体安全环境。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在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遇袭事件,多发生在远离都市的深山、河畔或荒漠地带,往往属于所在国经济文化水平发展落后,地方部族势力和反政府武装盘根错节的地方,中国的援建项目容易卷入该国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冲突之中。
“但多数遇袭属于在事发现场受到殃及。”张明明说,2005年11月,约旦首都安曼连环爆炸案殃及到我国防大学学员代表团团员,而近年发生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绑架中国人质案、枪击案和爆炸案,从形式上看是针对中国人,但实际上他们还没有发展到锁定中国人作为袭击目标,而是赶上谁就袭击谁。“这说明,袭击者为了向外界显示自身力量,而将打击目标泛化了。”
据张明明介绍,某些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并非恐怖组织,而是当地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但是他们采取的手法和恐怖组织非常类似,其目的是为了向其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中国人只是作为他们采取行动的牺牲品,2001年发生在菲律宾的绑架中国人质事件,就属于这种情况。
专家还称,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差异性以及社会骚乱、跨国犯罪、各种刑事犯罪案件和意外事故等,都是导致中国公民海外遇袭遇险事件不断增加的原因。
海外用工管理存在漏洞
埃塞俄比亚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原石油勘探局向其全球各分部发出通知,要求甲方全面加强武装安全保卫工作,对武装安全保卫人员不足的项目坚决停工,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曾在3个不同国家参加过援外工作、现在河南省南阳市经营一家建筑公司的艾春贵对记者说:“这是非常必要的举动。”
据了解,一些中国工人海外遇袭事件的发生,与海外公司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不无关系。
去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十四局阿富汗盖劳盖尔沥青拌和站遭恐怖袭击后,有关方面调查发现,拌和站的管理就有问题。
在拌和站,工人们生活的一座大院有3个门,只有当地派遣的两名持枪保安把守,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没有登记和请假制度。据一位目击者说,出事的前一天下午,有人开着一辆吉普车快速闯进工地,绕了一圈又掉头开走,十分可疑。六十多名刚刚抵达工地的中国工人被安排在大院外面的几顶帐篷中过夜,没有任何警卫来保障他们的安全。在那次事件中,中方11名工人丧生。
而我国在其他国家援助项目的通常作法是,要求工地周围或者挖一道壕沟,或者围起铁丝网,任何人进入都要登记。
艾春贵告诉记者,某些中国公司在境外用工上的不规范,导致一些中国海外工人必要的安全教育缺失。
今年1月5日,在尼日利亚被劫持的李绍富曾向媒体透露,他们村先后出国打工者有几十人,全部是跟着小老板(当地农民对一些工程小包工头的称呼)走的,根本没人跟他们说,到外国干活要注意安全。雇他们干活的那家公司则表示,“我们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属于‘租用’,用工的邀请函由总承包商发给工人,然后工人拿着邀请函办理签证。一般的国际项目都是这样操作的。”
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被派往海外的中方企业负责人或者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应该提前接受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事发后立刻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营救方案,减少时间的损耗,尽快营救人质。
怎样保护海外公民安全
“中国人在海外发生危险,所能求助的无非是自己的国家,对海外公民进行保护既是国家的职能也是国家的责任。”曾经担任多年外交官的我国著名国际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文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公民在国外遭袭等事件,涉及国际法上的领事保护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辛崇阳告诉记者,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确认,领事官员有权帮助和协助派遣国国民(包括法人)。当派遣国国民在领区内遇到困难、麻烦或被逮捕、被拘留、被监禁等情况时,领事官员可会见该国民,视情况需要向其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和协助,或请求领区当局给予必要的协助。领事援助具有广泛的内涵。
辛崇阳说:“当本国国民因其所在国的私人行为遭受侵害时,其国籍国可以向该国民提供领事保护。”据介绍,领事保护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外交保护,即受害人在用尽当地救济过程中遇到拒绝司法的情况或者政府对侵害外国国民的私人行为不予处罚,无视和不作为,这些国家的行为将产生国家责任,外国人的国籍国在满足了规定的法定要件的情况下,就可以行使外交保护。
据我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政治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对被绑架人员的营救工作正在进行,“使馆已经与埃塞俄比亚政府以及相关力量沟通,要求埃方务必使被绑架中国人员安全获释”。
朱文奇告诉记者,每一次我国公民海外遇袭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都是全力以赴的。
具体到埃塞俄比亚事件,朱文奇分析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关系友好,反政府武装力量把中国公民作为目标,很有针对性。而埃塞俄比亚政府本身对这支反政府武装力量并没有有效的控制。“因此,两个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一个是这个反政府武装力量其行为的坚决程度够不够大,另一个是埃政府有没有其他途径或者第三方来与这个反政府武装力量接上头。”朱文奇认为,我国政府在解救我国公民这个问题上,要找到一个既坚决又灵活,又不伤两国和气的办法。
“埃塞俄比亚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要找到如何彻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朱文奇以他曾经担任前南国际刑事法庭检察官的经历分析说,从国际刑法讲,此次事件属于恐怖犯罪,任何国家的刑法都认为是一种罪行。
我国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朱文奇说:“依照此规定,我国有权对这种侵害我国公民的行为进行管辖”,但由于事件发生地在国外,我们又没有取得对这种武装力量的实际控制(没有抓捕到),最好的办法还是依靠埃塞俄比亚本国的司法力量和武装力量来解决。
“追究国际刑事责任,谈惩治还是第二位的,”朱文奇说,“目前,全力解救人质才是最重要的。”
名词解释
领事保护:当派遣国国民(包括法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领区内受到违反国际法的不法行为损害时,领事官员同领区当局交涉以制止此种不法行为,恢复受害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对已受到的损害予以赔偿。
外交保护:由于一国的国家行为侵害了他国国民的权益,该国民的国籍国在满足了规定的法定要件的情况下,通过谈判、协商或国际诉讼等和平手段维护其国民的利益。

中国人在尼日利亚打工苦吗

尼日利亚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经常缺水、缺电。在尼日利亚打工主要看是在什么公司,在中国大公司会好很多,例如中土、中地、华为,这些企业均有自备的发电机,住宿条件也不错,吃的也有专门的厨师做。如果是小公司条件会差一些。在尼日利亚打工首先要注意身体健康,避免罹患疟疾、伤寒等疾病,要保持适当锻炼,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防蚊措施,不喝生水;其次,由于近几年尼日利亚暴力冲突不断,应注意安全问题。

去尼日利亚打工安全吗要注意些什么求教,家里人不让去,怕不安全,读书少,没出过国,谢谢

尼日利亚属于风险高的国家,但是在非洲的中国人非常多,抢劫、盗窃时间时有发生,很多都是针对华人的
但是我来非洲五年了,感觉还行,没什么事少出门,出行时捎带钱,自己多

微信